秦文化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平 等、一律称秦族、秦人,实行七国人民平等的和 平相处的民族政策,为中华大帝国的坚固统一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秦人特有的民族气质、价值追求和文化优势, 奠定了其铁骑东向、灭六统一中国的文化基础,并最 终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升华为中国文体文化的源 头。
书同文
早期秦人在其历代先主的率领下,与西戎各族杂居, 以保卫西周门户而求得承认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秦 人惨淡经营,几度荣衰,不惜失地亡君,终于由附庸而 大夫,由大夫而诸侯,逐渐强大起来,被华夏文化所认 同。至秦穆公时,终于“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 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 文 化 具 有 鲜 明 的 功 利 色 彩 和 进 取 精 神
韩 非
秦国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生态 农业建设至今两千多年仍然发挥着重要 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是世 界上唯一的、规模最大、时间最古老的 生态农业工程。郑国渠水利工程增产的 粮食足够供给五十万秦军食用。
郑国渠
都江堰
《易经》师卦提出亦兵亦农的国防与发展农业兼顾的 政策。据历史资料记载,秦国当时仅有一百万人口,但 秦军有兵五十万,实行亦兵亦农制。对军队、对发展农 业,秦国采取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了一支强大秦军 具备了战无不胜的物质基础,使统一六国获得成功。
李斯小篆
秦始皇修万里长城,设国防,反对国战,用武力统一六国, 但不搞武力扩张向外发动侵略战争,奠定了中国延续至今几 千年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国防思想。欧洲帝国主义、德国法西 斯和日本帝国主义者,虽然他们的政府也设国防部,但实为 国战部,他们的殖民地遍及五大洲,而中国几千年来,就是 唐朝时代占有全球三分之二的财富,中国始终没有发动过一 次侵略战争,只发动过反侵略战争。这是秦文化的特征,也 是中华文化的特征。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一个由联邦制转变为中央集 权制统一的中华大帝国,传二百代,经历了两千多年,至1911年清朝灭亡 为止。虽然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只存在了十四年,至公元 前206年秦灭亡,但是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由奴隶社会转型 为封建社会,由周及周以前的诸侯国联邦制转变为中央集权制的帝王统治 中华大帝国,由诸侯割据混战时期转变为统一的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大统一 的中国。
商鞅舌战群儒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秦 文 化 具 有 勇 于 变 革 和 敢 于 创 造 的 精 神 徒木取信
秦 文 化 具 有 强广招天下贤士,如赵人吕不韦任秦国首相,学术思想自由 开放,促进了秦文化的发展。其他还有卫人商鞅、韩人韩 非、楚人李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