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铁路局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功能试验办法第一章总则1.1 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hunting Train Protecting,以下简称STP)是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将站场联锁信息传送到调车机车上,结合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实现站场机车车列的自动跟踪和安全防护控制的重要监控设施。
为规范我局STP设备功能试验工作,正确验证STP设备安全防护功能,特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根据铁道部运输局《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技术条件(暂行)》(运基信号[2004]73号)、《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运用维护管理办法》(运基信号[2011]381号)、《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功能测试大纲》和《XX铁路局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运用维护管理办法》制定,适用于新建、更新改造(大修)STP设备及系统升级改造、日常运维中的功能试验。
1.3 各单位要按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优化和完善有关试验项目,结合本单位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第二章系统功能试验项目—1—2.1车务终端功能试验项目2.1.1站场信息显示功能核对车务终端站场信息显示与计算机联锁控显机(控制台)显示的一致性。
具体核对每个道岔名称、位置、开通方向,定位、反位显示;每架信号机名称、位置、防护方向、信号机开放与关闭的灯光显示;每个轨道区段、位置、空闲、占用、锁闭显示是否一致。
2.1.2调车作业单功能验证调车作业通知单实时显示、钩作业进度执行功能是否正常;验证调车作业通知单录入、编辑、查询和打印功能是否正常;验证STP设备从钩打系统接口采集调车作业通知单功能是否正常。
2.1.3 机车信息显示功能核对调车车列在联锁区内所在位置和机车信息实时显示是否正确。
2.1.4人工定位机车功能验证人工定位机车功能是否正常。
2.1.5 交接班登陆功能验证交接班登陆功能是否正常。
2.1.6用户管理功能验证用户口令修改,用户新增、修改、删除功能是否正常;验证用户权限管理功能是否正常。
—2—2.1.7系统数据管理功能验证数据导入、导出功能是否正常;验证作业方式、作业方法管理功能是否正常;2.2 车载设备基本功能试验项目2.2.1站场信息显示功能核对车载显示器站场信息显示与计算机联锁控显机(控制台)(模拟验证时与车务终端进行核对)显示的一致性。
具体核对每个道岔名称、位置、开通方向,定位、反位显示;每架信号机名称、位置、方向、信号机开放与关闭的灯光显示;每个轨道区段位置、空闲、占用、锁闭显示是否一致。
2.2.2其他信息显示及报警功能核对车载显示器实时显示前方调车信号机、调车限速、实际速度、防护距离、调车作业通知单、勾作业进度、平面调车信号显示状态、调车车列在联锁区内所在位置、系统工作状态、语音报警等信息是否正确。
2.2.3 自动跟踪机车位置功能验证系统自动跟踪机车位置是否正常,当前信号机复示是否正确。
2.2.4.人工选站和人工定位机车功能验证人工选择车站(场)功能和人工定位机车功能是否正常。
2.3 车载设备安全防护功能试验项目2.3.1基本安全防护功能—3—验证以下车载设备基本安全防护功能是否正常:1.机车入网退网控制:验证机车LKJ在列车监控模式下从站外入网是否正常、机车LKJ在调车监控模式下从非集中区入网是否正常、机车从集中区进入非集中区退网是否正常。
2.防车列冒进阻挡信号机控制功能:验证防止车列越过关闭的信号机、股道内两端信号机的防护及车列位置检查、推进车列的控制、溜放作业控制功能是否正常。
3.防车列越过站场规定的停车点控制:验证防止车列越过一度停车位、分区点、站界等控制功能是否正常。
4.控制车列在尽头线安全距离前方停车:验证车列进入尽头线最高限速是否正确、控制车列在尽头线安全距离前方停车功能是否正常、双人解锁后车列在安全距离内限速是否正确。
5.防运行速度超过允许的最高限速控制:验证车列在空闲股道、非空闲股道超速防护功能是否正常,验证机车携带特殊限速车辆、车列侧向通过9号以下道岔限速功能是否正常。
6.防连挂作业时超过连挂作业允许的最高限速控制功能:验证车列向已知存车距离的股道连挂时限速是否正常、连挂后系统车列位置信息是否正确,验证平调发送十、五、三车控制系统限速是否正确。
2.3.2站场内多台机车同时作业时各机车安全防护功能验证多台调车机车在同一站场同时作业时的安全防护功能是否正常、两台调车机车在站场同一股道的安全防护功能是否正—4—常。
2.4 不同型号地面主机与车载主机间的互联互通功能验证不同型号车载主机与不同型号的地面主机相互结合的安全防护功能是否正常(测试项目为第2.2条和第2.3条规定内容)。
2.5 应答器报文核对现场人工读出应答器报文,核对车站代码、站场编号、应答器编号等读出应答器的报文内容是否正确。
2.6 站场区段长度核对2.6.1 核对系统写入的区段长度数据与区段长度数据表是否一致。
2.6.2 核对STP控制区域所有径路的长度与机车实际走行距离准确性、一致性和距离误差。
2.7系统其他功能2.7.1 记录处理功能验证系统地面设备历史数据回放和数据转储功能及车载设备转储监控运行数据功能是否正常,检查记录完整性、准确性。
2.7.2 系统性能测试测试机车设备故障、电台故障、地面主机与计算机联锁或PLC通信故障及恢复,双机热备切换是否正常。
测试系统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2.7.3无线信号测试—5—测试集中区与非集中区分界点外方(非集中区)30米处、站界外方500米处、集中区内有可能因地形地物覆盖、遮挡等地点的数据丢包情况、无线信号强度等,数据丢包不能影响到设备正常工作,无线信号强度值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三章系统功能试验步骤及方法3.1新建、大修、更新改造STP设备功能试验系统功能试验分试验室模拟验证、现场运行验证和安全防护功能运行试验三个阶段。
3.1.1模拟验证主要内容包括:(1)验证编制的STP站场基本数据完整性、正确性;(2)在模拟站场联锁信息发送条件下,验证车务终端、车载显示器表示的信号、道岔、进路状态正确性;(3)在模拟站场联锁信息发送和机车走行条件下,验证STP 调车安全防护功能正确性和系统主要功能。
3.1.2 模拟验证具体项目、数量及要求:(1)车务终端功能试验(第2.1条):全部验证;(2)车载设备基本功能(第2.2条):全部验证;(3)车载设备安全防护功能(第2.3条):机车入网退网控制、防车列越过站场规定的停车点控制、控制车列在尽头线安全距离前方停车、车列侧向通过9号以下道岔限速等功能按控制点数量全部验证,其他项目进行抽试;(4)应答器报文核对(第2.5条):全部验证;—6—(5)站场区段长度核对(第2.6.1条):全部验证;(6)根据需要进行互联互通功能试验(第2.4条)模拟验证未涉及的内容必须结合现场运行验证或安全防护功能运行试验一并完成。
3.1.3 STP现场运行验证主要内容包括:(1)在实际站场联锁信息发送条件下,验证车务终端、车载显示器表示的信号、道岔、进路状态正确性;(2)验证调车监控控制区域所有径路的长度与机车实际走行距离准确性、一致性和距离误差:(3)验证调车安全防护功能和系统功能,典型区段和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模式曲线的目标距离;(4)STP设备稳定性、可用性;(5)查阅地面主机运行记录和转储、处理LKJ运行记录文件,检查记录完整性、准确性。
3.1.4 现场运行验证具体项目、数量及要求:(1)车务终端功能试验(第2.1条):全部验证;(2)车载设备基本功能试验(第2.2条):全部验证;(3)车载设备安全防护功能试验(第2.3条):一度停车、分区点、尽头线等关键控制点按数量全部验证,其他试验项目验证数量根据现场机车运行的实际情况抽试;(4)应答器报文核对(第2.5条):全部验证;(5)站场线路长度核对(第2.6.2条):登乘机车核对STP—7—控制区域所有径路的长度与机车实际走行距离准确性和距离误差;全部验证。
(6)系统其他功能试验(第2.7条):全部验证;(7)根据需要进行互联互通功能试验(第2.4条)。
现场运行验证在登乘机车试验时不能覆盖的内容可以通过分析回放LKJ 数据、地面数据或其他方式完成。
3.1.5 STP 安全防护功能运行试验方案、项目、测试内容根据现场运行试验情况及站场调车安全防护特殊需要确定,具体试验项目为本办法第2.3条和第2.4条内容,每项内容抽试一次。
3.2 STP设备日常运维功能试验3.2.1凡影响到系统功能的设备整治、更换器材、电路修改、软件升级、数据修改等须进行模拟验证、现场运行验证及根据需要的安全防护功能运行试验。
3.2.2 站场联锁信息发生变化时,应进行全面的车务终端和车载设备站场显示功能试验。
其它站场数据发生变化根据影响范围进行相应的项目功能试验。
3.2.3 涉及安全防护功能的软件升级(修改)按车载设备安全防护功能试验项目进行功能试验。
3.3 多台终端和机车的功能试验3.3.1一站有多台车务终端时,以一台车务终端为主测终端进行功能试验,其它车务终端与主测终端比对文件一致性。
3.3.2 一站多台机车或新增机车时,以一台机车为主测机车—8—进行功能试验,其他或新增机车车载设备与主测机车车载设备比对文件一致性和进行系统性能测试(第2.7.2条)。
3.3.3 文件一致性验证可采用比对文件MD5码、文件内容二进制比对等方式。
第四章系统功能试验要求4.1新建、大修、更新改造STP系统功能试验的基本条件4.1.1 模拟验证必须满足的条件:(1)站场数据已按要求提供,系统厂家完成站场数据文件的编制和核对。
(2)系统厂家完成地面、车载软件编制。
(3)系统厂家完成地面与车载软件各项功能的自测试。
(4)系统厂家向设备管理(接管)单位提交测试报告和软件数据文件交接单。
具备上述条件后,经施工单位申请,电务段审核满足模拟验证条件后,由电务段组织进行模拟验证。
4.1.2 现场运行验证必须满足的条件:(1)模拟验证完成并各项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2)室内室外施工全部结束。
(3)施工单位初步完成系统调试。
(4)施工单位向设备管理(接管)单位提交正确无误的临时竣工图纸、系统调试原始记录以及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的记录。
—9—具备上述条件后,经施工单位申请,电务段审核满足现场运行验证条件,可组织进行现场运行验证。
4.1.3 系统安全防护功能运行试验必须满足的条件:(1)所有建安工作全部完成并经过静态验收,具备开通启用条件;(2)现场运行验证完成并符合要求;(3)制定实车验证实施方案,并通过批准;(4)施工单位向设备接管单位提交完整的站场数据、竣工图纸、竣工资料。
具备上述条件后,经施工单位申请,电务段审核满足安全防护功能运行试验条件后,由建设管理单位组织进行系统安全防护功能实车验证,实车试验条件确认单详见附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