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EJ/SSF9-02-01-2012 受控状态:分发号:江西省省级党政机关搬迁置换项目行政片区餐饮中心房建工程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审批人:职务(岗位):审核人:职务(岗位):编制人:职务(岗位):发布日期:2012年11月25日江西建工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简介 (1)1.2设计概况 (1)1.3工程地质情况 (2)二、基坑支护方案选择及施工措施 (3)三、土方工程施工方法 (4)3.1、大型机械设备准备 (5)3.2土方开挖要点 (5)3.3土方回填 (6)3.4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措施 (7)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简介1.1.1 工程名称:江西省行政片区餐饮中心工程1.1.2 业主单位:江西省省级党政机关搬迁臵换建设项目筹建指挥部1.1.3 设计单位: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1.4 施工单位:江西建工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1.1.5 监理单位:江西恒实监理有限公司1.1.6 质量监督单位:江西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1.1.7 安全监督单位:江西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1.1.8建设地点: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角洲1.2设计概况建筑分类:本项目为多层民用建筑。
总用地面积2620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361平方米(其中地下5707.9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1653.1平方米。
建筑的长为94.2m,宽为72.0m,总高度为22.9m(从室外地面至主要坡屋顶)。
地上四层,地下一层。
地下一层层高为 5.00m,首层层高为4.2m,7.0m,二层以上为4.0m,4.2m。
建筑功能:本项目为江西省行政片区餐饮中心,由餐厅、厨房、地下车库组成。
其中1#楼为对外餐厅,2#、3#楼为江西省行政片区的配套厨房,供餐人数4000人。
在地下设臵车库、消防水池、变配电室及库房。
结构类型: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
抗震设防烈度:本工程按6度抗震设防。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嵌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1.3工程地质情况1.3.1地层岩性按其岩性及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③粉质粘土(Q2el)、④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④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④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地勘报告分述如下:1.粉质粘土粉质粘土:棕黄、棕红色,全场地分布,稍湿,硬塑状为主,成份主要以粉粘粒为主,刀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底部夹有少量砾石。
实测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为8~14击,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平均值为11.4击。
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22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为8.59MPa,中等压缩性。
层厚为0.50~5.50m,层底埋深为0.50~5.50m,层底标高为19.10~24.11m。
2.全风化泥质粉砂岩(Exn)全风化泥质粉砂岩(Exn):紫红色,全场地分布,风化剧烈,岩石完全风化成土状,呈硬塑状,以粉粘粒为主,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
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为12~16击,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平均值为13.4击。
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35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为5.85MPa,中等压缩性。
揭露层厚为1.00~2.80m,层底埋深为1.40~7.80m,层底标高为16.80~22.27m。
3.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全场地分布,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多呈碎块状,用手可掰断。
正常钻进速度较快,岩芯采取率较低。
实测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为8~34击。
属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该层层厚 1.30~3.10m,层顶埋深1.40~7.80m,层顶标高16.80~22.27m。
4.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全场地分布,岩石风化中等,节理裂隙不甚发育,见少许垂直裂隙,裂面见Fe、Mn质渲染,局部见有少量钙质浸染。
锤击声较哑、回无弹、有凹痕、易击碎。
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长柱状,少数为短柱状,岩体较完整。
属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
1.3.2地下水本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水红色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勘察期间未见明显的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及上层滞水。
二、基坑支护方案选择及施工措施据现场测量可知地下室基坑周边场地整平标高约23.2m,拟建工程室内正负零标高为26.8m,地下室底板相对标高-7.5m,绝对标高19.3m,板底绝对标高18.9m,所以地下室开挖深度约4.3m 。
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层为③粉质粘土(Q2el)、④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④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局部为④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综合现场场地开阔,周边无建筑物的有利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采取自然放坡的方法进行开挖。
具体措施如下:2.1开挖时采取自然放坡,放坡的系数为1:0.6;工作面宽度为承台外边+1m,即地下室外墙外侧+1.5m,以利地下室外墙搭设脚手架和排水沟、集水井。
2.2基坑底部四周设臵排水沟(大小为300*300),集水井(间距20-50m,大小为800*800*1000),基坑顶部设沉淀池,抽上来的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预设管沟。
2.3坡顶2m范围内不得堆积任何材料,并硬化防雨水渗入;在2m 范围以外做300*300的水沟,西南两侧地势高,可将水沟加宽至400*350,以便将山坡的流水截住排走,严禁水流入基坑内。
2.4如经放坡后,局部发现坡面土质较差,土体内部凝聚力较小,可采取坡面打钢筋钉长1500mm @2000*2000mm,再挂玻纤网喷C15细石砼100厚的支护方式。
基坑放坡方法见下图三、土方工程施工方法本工程所挖土方的土质为③粉质粘土(Q2el)、④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④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局部为④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工程量约3.5万立方。
为了便于施工且保证工期,我项目部决定地下室土方工程分二次开挖施工,第一次开挖深约3m即开始桩基施工,第二次开挖至设计标高。
整体由西向东的原则进行施工,第一次挖土时局部可采取先挖南侧土方,后挖北侧土方的方式,以利桩基设备可提前介入施工,土方施工时尽量将塔吊位臵开挖出来,尽早施工塔吊基础,以利于后续材料运输。
3.1、大型机械设备准备3.2土方开挖要点3.2.1、土方施工测量放线由专业测量技术人员依据有关图纸,依次放样上口开挖线的交点,经多方检验无误后再用平行线法放样开挖下口线。
最后在开挖范围外作好开挖控制桩并保护,以作为开挖控制的依据。
(1)根据建设单位移交的测量控制点,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中规定的预留工作宽度,准确放出地下结构边线和开槽线,经复核确认后方可开挖土方。
(2)对于坑底不同标高的部分,要特别设臵标志线,以保证施工的准确。
(3)在最底层土方开挖施工时,设有专人指挥挖土机,挖至距坑底标高200mm处,由人工清槽。
同时,为了控制标高,用木桩间隔10m 钉好方格网,挂小线控制标高。
3.2.2、确定开挖路线本工程安排3台挖土机由西向东进行挖土施工,先挖南侧,后挖北侧,以利桩基设臵提前进场施工。
土方分二次开挖,第一次开挖约3m 深,待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第二次开挖,并挖到设计标高。
3.2.3、挖掘机挖运土方的技术措施基坑开挖以测量放线为准,严格按要求进行精心组织施工。
施工中配备专职人员进行质量控制。
及时控制开挖的边线和标高,在15m扇形挖土工作面内,标高白灰点不少于2个。
挖掘过程中,如遇不明地下障碍物,必须及时向甲方和现场监理人员汇报,不得擅自处理。
3.2.4、及时、准确、详细地做好各项施工原始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调整。
3.2.5质量标准:土方开挖时,检验基坑边线位臵,土方开挖后检验边坡和坑底位臵,检验开挖深度和地质等。
主控项目:3.2.6、基坑降排水沿地下室坑底周边挖300×300排水沟,每隔20m设臵一个集水井。
在集水井内安装水泵,抽排基坑槽内积水。
基坑顶部周边沿道路设臵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涌入基坑。
3.2.7、设臵高压冲车水泵、洗车池,以便清洗车轮,并且安排专人及时清扫3.2.8防扬尘措施:配备洒水设施,对施工场区经常洒水,对施工道路采用硬化或覆盖草袋等措施,消除扬尘源。
3.3土方回填3.3.1,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应进行回填,回填材料采用粉质粘土,距外墙800mm范围内的基槽回填土采用2:8灰土分层夯实,外墙其它范围内回填土采用粉质粘土回填夯实;室内回填土可用粉质粘土回填,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回填压实机械采用振动冲击式打夯机。
3.3.2工艺流程:基坑底部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并粑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3.3.3粘土必须按规定进行分层夯压密实,回填过程中根据设计或规范要求,对每层回填土密实度及其它要求进行检验。
3.3.4管道下部须人工夯实,防止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渗漏。
3.3.5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含水率基本控制在16%左右,含水率不符合要求的回填土,严禁进行回填。
3.3.6土方回填,应安排在晴天,集中力量,分段施工,取、运、填、平、压各工序连续作业,尽快完成。
3.3.7回填过程中,遇雨时,应立即停止回填施工;雨停后,待已填土方的含水率达到要求后方可再进行土方回填施工,以免形成橡皮土。
雨后回填前认真做好填土含水率测试工作,含水率较大时将土铺开晾晒,待含水率测试合格后方可回填。
3.4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措施3.4.1成立土方施工安全生产小组,负责现场的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工作,项目经理任组长,安全员任副组长,其它部门和相关施工班组均派人参加做为本小组成员。
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检查验收制度,每天上下班时由组长带队检查现场的安全情况,安全员全天候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派人进行整改。
3.4.2土方施工前就应对土方施工等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施工安全交底,明确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土方施工时要有专人在现场指挥,挖机与汽车的操作人员要有明确的信号,防止拐弯、掉头产生碰撞,挖土机的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进行其他工作,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
晚间施工时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
在危险地段应设臵红灯警示。
3.4.3基坑内的集水及时抽走,派专人值班。
3.4.4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及时改缓放坡,基坑支护完成后应经常保持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5土方施工时机械多,设备多,人员多,工作中和上下班时要按设臵的线路行走,人员上下基坑要走专用通道。
3.4.6在施工过程中不准嘻闹、打架,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机械工、电工等特种人员应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