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四章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四章
特点:
⑴研究所收集的资料是分析单位中的每一个个体的信息。
➢ 个人⇒年龄、性别、职业、教育水平、收入、对某些现象的看法等。 ➢ 家庭⇒家庭的规模、结构、总收入、人均收入等。
⑵把这些个体的信息聚合起来,可以描述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研究样 本),以及由这一群体所代表的更大的群体(总体)。
分析单位与调查对象的区别
关注如何有效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通常是描述性的 目的在于了解现实的社会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
供政策建议 课题来源常常是各级政府机构
.
第三节 研究方式
一、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 实地研究
二、研究方式的选择
.
第四节 分析单位
一、分析单位的概念
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即研究中将被分析和描述的对象。
.
练习:请指出下列研究中的分析单位
4. 护理人员对于改变护理制度有着强烈的影响力。相反,决策权 却掌握在管理阶层以及医生阶层手中。 答案:护理群体→群体
5. 尽管200万农民中,有66.7万是女性,但在美国历史上,女人 总被视为农夫的老婆,而不是农夫。 答案:农夫→个体
.
第四节 分析单位
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错误
.
二、纵向研究/历时研究
2.同期群研究/世代研究
也称世代研究或人口特征组研究,是指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
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每次研究的样本并不相同,但他们必须都属于同一个同龄人群体 例:课本 “老三届”研究;“八十年代生人”研究
.
二、纵向研究/历时研究
3.同组研究/追踪研究/小样本多次访问法
.
练 习:
设计一项研究,表明研究者陷入了区位谬 误。然后修订该研究,并避免区位谬误。
.
第五节 时间维度
一、横向研究/截面研究
指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 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与不同研究类型的关系
➢ 探索性和描述性研究通常都是横向研究。 ➢ 许多采用调查研究方式的解释性研究同样也属于横向研究。
.
二、纵向研究/历时研究
1.趋势研究
定义:指对同一总体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例:历次人口普查。 对于美国总统选举,连续多次的民意测验。
研究特点:对某一总体的趋势研究,就相当于利用对这一总体进行 若干次横向研究的结果来分析和探寻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的研究。
注意:多次研究必须具有同样的研究内容,采用同样的测量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一、探索性研究
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 识,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使用范围 ➢ 研究者讨论某个他陌生的议题 ➢ 议题本身比较新
方法特点 ➢ 常采用参与观察和无结构式访问等方法收集资料 ➢ 研究的对象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小
4. 社区
➢ 乡村、城市、街道、集镇等。
5. 社会产品(社会人为事实)
➢ 书籍、图片、歌曲、建筑物、服饰,以及婚礼、约会等。
.
练习:请指出下列研究中的分析单位
1. 女人看电视的时间比男人长,因为女人在家庭之外的工作的时间比 男人短。黑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白人平均多45分钟。 答案: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个体
纵向研究的优点:可以描述事物变化的过程,便于探寻不同现 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缺点: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
第五节 时间维度
三、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基本逻辑
.
第六节 具体方案
研究的具体方案包括: ⒈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⒉说明研究的内容; ⒊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 ⒋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 ⒌说明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 ⒍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调查员培训等; ⒎确定研究的时间进度; ⒏说明研究经费的预算和使用计划。
研究设计 探索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 应用性研究 分析单位 区群谬误 简化论 横向研究 纵向研究 趋势研究 同期群研究 同组研究 研究计划书
.
思考与实践
1.描述性研究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列举两例常见的描述性研究的例子。(p59-60) 2.试述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三者的特点及其关系。 (p61-62) 3.从社会学刊物中,找出几篇社会研究报告,分析和说明它们各自采用的研究方式是
.
第六节 研究计划书
研究计划书包括:
明确的研究问题(⇒题目); 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说明研究的内容 ; 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 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 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 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 确定研究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
基本概念
2. 1960年,在美国130个居民人数超过10万的城市中,有126个 城市拥有至少两家美国医院协会认可的短期非私立综合医院。 答案:一定规模的美国城市(社区)
3. 这篇论文考察了不同工作角色的名称和结构。1985年,通过对加 州文职体系的3713个工作名称的分析,我们探讨了某些工作怎样 以及为什么会在不同的工作类型中有着不同的等级、功能,或特殊 组织地位。 答案:工作头衔→社会人为事实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探索性研究
对象规模 抽样方法 研究方式 分析方法 主要目的 基本特征
小样本 非概率抽样 观察、无结构访问 主观、定性 形成概念和初步印象 设计简单、形式自由
描述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
大样本 概率抽样 问卷调查、结构式访问 定量的、描述统计 描述总体状况和分布特征 内容广泛、规模很大
中样本 概率或非概率抽样 调查、实验 相关与因果分析 建构理论和检验理论 设计复杂、理论性强
.
三、解释性研究
探寻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社会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 “为什么”的研究类型。
与描述研究的不同: ➢ 描述性研究⇒回答“是什么”、“怎么样” ➢ 解释性研究⇒回答“为什么”
研究特点:理论色彩往往较浓。包括建构理论的研究和检验理论的研究 方法特点:
➢ 在分析方法上,解释性研究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 一般来说,样本规模大于探索性研究,小于描述性研究。
➢ 分析单位⇒被分析和描述的对象。 ➢ 调查对象⇒收集资料时直接询问的对象。
• 家庭为分析单位时,户主是调.查对象。
第四节 分析单位
二、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
1. 个人
➢ 大学生、中学生、工人、农民、女人、男人、老人、儿童等。
2. 群体
➢ 家庭、班级、团伙、邻里等。
3. 组织
➢ 工厂、学校、公司、机关、医院、军队等。
1. 区群/区位谬误 定义
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 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教材)。
以群体作为分析单位所得出的结论推论到个体层次(李沛良)。 以较大的分析单位所得出的结论推论到较小的分析单位(包智明)。
案例:课本P77页例1、例2 区位谬误是假定以区位为单位得到的结果也可以在区位的个体中获
.
第二节 研究性质
一、理论性研究(基础研究)
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 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关注如何发展出某种一般性的社会认知。 可产生出许多被广泛利用的思想、理论和方法。 不同于纯理论研究
.
第二节 研究性质
二、应用性研究(应用研究)
侧重于现实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 政策的经验研究。
什么。 (p63-66) 4.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p62-63) 5.分析你所找出的那几篇社会研究报告中所用的分析单位是什么。 (p66-69) 6.确定上一章你所选定的研究课题中的分析单位,并为这一课题设计一套具体方案。
(p66-69) 7.指出下列例题中的分析单位: 例1:女人看电视的时间比男人长,因为女人在家庭之外工作的时间比男人短。 年轻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老年人平均少30分钟。 例2: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的消费水平略高于父母;相比之下,非独生子女 家庭中的子女消费水平则与父母相当。 8.同期群研究是如何进行的?这种研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p72)
指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特点:主要用来探讨人们的行为、态度的改变模式和变化过程,分
析影响这种变化的各种因素。 例:研究黑人与白人的新婚夫妇的适应过程 能提供随时间变化的综合性资料 样本量减损的问题:第二次及以后的各次研究中都有可能出现样本
减损现象。
.
二、纵向研究/历时研究
二、纵向研究/历时研究
指的是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 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
广义:所有涉及到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的研究,包括采用参与观察 和深度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的实地研究。
狭义:特指在不同时间点上收集资料并采用定量方法进行的纵向研 究,即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和同组研究。
优缺点
➢ 获得新观点 ➢ 很少圆满的回答所研究的问题
.
二、描述性研究
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的研究类型。 方法特点
➢ 研究对象(样本)的规模大 ➢ 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 ➢ 由随机样本推论总体情况 对描述的要求 ➢ 准确性⇒进行定量的、精确的描述和说明 ➢ 概括性⇒研究结果反映一般状况和趋势(非个别和片面的情况)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目录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性质 第三节 研究方式 第四节 分析单位 第五节 时间维度 第六节 研究计划书
.
研究设计是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 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 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同时,它还包含着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 究方案等方面的内容。研究设计在整个研究 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