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课 《非战公约》

第8课 《非战公约》


英国:同意德国的要求
所应得的赔款额相对较少 奉行扶德抑法的大陆政策
同意德国的要求 美国:
得到英法偿还的贷款 插手欧洲经济, 谋求政治霸权。
1914—1923年1美元所 能兑换的德国马克
4.2 14.0 39.5 493.2 17972.0 353412.0 98860000.0 4200000000000.0
B
3.道威斯计划的提出( ) ①是协约国对凡尔赛体系的重大调整 ②使德 国重新成为政治经济大国 ③使法国削弱德国的 计划受挫 ④美国得以在经济上迅速向欧洲渗透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 ) ①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基本规定 ②缓解 了欧洲的安全问题 ③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关系 ④有利于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5.如果说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赢家,那么 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下列哪个国家又 成了最大赢家( )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比利时
秀山高级中学 邱伟
奉命撤离德国铁路员工
法比联军进入德国
以上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其起因 是什么?结果如何? 鲁尔危机,德国战争赔款问题,德国经济 崩溃,法国在国际上陷入孤立。
一、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
1.鲁尔危机 “鲁尔危机” 鲁尔危机是指法、比以德国不履行条约义务为 是如何解决 借口,在1921年1月出军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 而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而酿成的危机。 的? (1)背景 法德两国分别为了维护 安全和重新崛起,在赔款问 题上展开了激烈斗争。 (2)影响 ①法德两败俱伤,经济形势恶化。 ②赔款问题主导权落入美、英手中。
1914.7 1919.7 1920.7 1922.7 1923.1 1923.7 1923.9 1923.11.15
英国
美 国 法国
德国
德国经济成为下金蛋的
母 鸡
②德国经济得到复兴,法国削弱德国计划受挫, 美国在经济上迅速渗透进欧洲
[问题探究]: 道威斯计划中,谁是最大 的受惠者?谁的利益最受损害? 德国是最大的受惠者。使它的经济得 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法国成为最大 的受损者,没有削弱德国还把赔款的 主导权送到了美英手中。
二、《洛迦诺公约》---1925(欧洲安全问题)
补充阅读 公约的缺陷在于: 首先,它笼统地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 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 争 其次,它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未使用当 时一些国际文件已经使用的“禁止使用武力”, 这就使侵略者有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它 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脱罪责。 第三,公约的拘束力因美、英、法等国的保留 而受到削弱。 这些保留超出了自卫权的范围, 是帝国主义国家强权政治的表现。 《非战公约》在国际法和战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
背景资料:德国赔款问题
*关于德国的赔款的规定:赔款总额为 1320亿金马克,限42年付清
*各国应得的赔款比例 法国 52% 英国 22% 意大利 10% 比利时 8% 希、罗、南 6.5% 日本 0.75% 葡萄牙 0.75%
面对德国延期付款的要求
法国 英国
美国
法国所应得赔款最多 急需大量资金复苏经济 法国:坚决反对 谋求欧洲大陆霸权 偿还美国贷款
导入
一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最
终确立,但是德国的赔款和欧洲的安全保障问题,
依然悬而未决。资本主义国家会找到什么样的解
决方案,又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1928年,15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 签署《非战公约》
《非战公约》
第8课《非战公约》
课标要求:
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 识其历史作用
1929.1.17美国总统柯立芝 在《非战公约》上签字
1、鲁尔危机的后果是( ) A.法、比通过占领鲁尔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B.法国在占领鲁尔后掠夺了更多的资源 C.促使德国加快了赔款的步伐 D.使战后赔款问题的主动权转移
D
2.下列关于道威斯计划后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加强了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和对欧洲国际事 务的影响 B. 法国在欧洲的国际地位获得很大提高 C.欧洲的紧张局势出现缓和 D.德国的经济开始复兴
问题:《洛迦诺公约》签订后,为什 么法国要急于签订《非战公约》?
《洛迦诺公约》把法国的安全寄托在英 意的空头保证下,使法国觉得自己安 全问题仍未得到真正的解决,因此希 望与美国结成同盟,使法国的安全得 到美国的保障。(法国的安全保障问 题)
三、《非战公约》(1928年)
(《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 《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B
D
如何评价《非战公约》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 (1)积极作用 ①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国际公约形式, 正式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主权国家有诉诸战争的绝对权利。 ②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危害 和平罪)的重要法律依据。 ③公约是宣示性国际文件,无有效期限的规定, 已成为一项惯例。它所反映的关于限制战争的基 本原则,为后来《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文件所继 承,从而推动了宣布侵略战争违法的历史进程。
1、背景: 《洛迦约公约》并未使法国感到安全,转而寻 求美国保障,但美不愿卷入法在欧洲的纠纷, 建议强国签署多边非战公约。 2、内容: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纠纷,废弃以 战争作为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用 和平方法处理一切争端和冲突。 3.影响: ①限制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 “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日 后审判法西斯战犯的依据。 ②对二战的发生未能起到实际的制止作用
1.背景 (1)长期对抗导致法、德两败俱伤,两国开始探 索和解之路。 (2)1925年2月,德国提出在莱茵地区有利害关 系的国家缔结公约,法国表示同意。 (3)英国主张促成法德和解。 2.签署 (1)时间:1925年10月。地点:瑞士洛迦诺。 (2)成员国:德、比、英、法、意、波、捷克 (3)议题:欧洲安全问题。 3.实质: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 所做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4.影响 (1)德国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平等国家), 该公约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德的紧 张关系,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2)孕育着新的不稳定因素,使法国的边界安全 置于英国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之下。
使法国在欧洲地位削弱,英国成为欧洲 大陆仲裁者,而德国成为最大的赢家.
洛迦诺会议现场
A A
C
6、(2011·龙岩模拟)《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 有强大的约束力,是因为( ) A.《非战公约》根本对列强毫无约束 B.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 埋下伏笔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非战公约》没有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 家政策” 7.从“鲁尔危机”的发生到道威斯计划的实施, 西方国家关系的变化对各国的影响是( ) ①美国资本进一步向欧洲渗透 ②德国获得重建 经济的有利时机 ③英国达到限制法国,维持均 势的目的 ④法国削弱德国、争霸欧洲的计划遭 重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赔款问题:鲁尔危机 非 战 调 道威斯计划 公 整 安全问题:《洛迦诺公约》 约 》 在一战的背景下,为了寻找和平,帝国主义
之间相互妥协,签订了《洛迦诺公约》、《非战 公约》等一系列条约,以解决了凡尔赛会议没有 解决的问题: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问题。建立起 一种新式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战争的爆发。但又是其孕育的新的不稳定因 素,加快了二战的到来。
(2)局限性 ①它笼统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区分侵略 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②它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不是“禁止武 力”,这就使侵略者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 口为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脱罪 责。 ③公约的约束力因美、英、法等国的保留而受到 削弱。公约很难真正地解决国际纠纷,更不能起 到阻止帝国主义战争的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 治色彩。 ④公约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实际上并没 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
2.道威斯计划(鲁尔危机的解决) (1)背景: 鲁尔危机使美英获得赔款问题的主动权。 (2)提出: 1924年,美国银行家道威斯等人提出。 (3)内容: 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协助德国复兴 经济以及解决德国赔款问题。 (4)影响: ①是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重大调整,由赔 款削弱德国变为复兴德国经济再取得赔款。
《非战公约》下的战争
《非战公约》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 束力。《非战公约》生效不久,
1931年日本就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侵占了中国东三省; 1935年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 争。
20年代的国际关系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结盟
是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为转移的。
认识
是短暂的, 矛盾与斗争 是长久的。
凡 尔 赛 体 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