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功能分析方法论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产品,整体上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产品中各子功能之间,虽然强调弱耦合性,但实际上彼此之间都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就象人的身体,虽然手和足相互独立、各具功能,但总体来看,都是组成一个生命有机体的一部分。
所以分析产品功能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圈外,用系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从而避免功能遗漏。
我们的客户,往往缺乏专业性,所提出的需求缺乏逻辑,甚至好高骛远、前后矛盾,使我们无所适从。
那如何站在系统的角度去分析用户需求?从而分析出功能完善、符合实际的功能图呢?
首先,一定要和客户确认最根本的需求,这是所有问题的首要问题。
用户使用这个产品最终想达到什么目的?目前所提出的目标,是阶段性目标,还是终极目标?最终使用者是谁?一定要确认清楚,提前做好铺垫。
否则很容易形成战略性的方向错误,导致项目工程的失败。
其次,在整个需求分析过程中,一定把握好两个原则:1、内容决定形式,2、以需定进。
内容决定形式,即不要一开始就纠结原型如何设计,而是集中精力深挖用户需求,抽象、汇总所有功能。
功能明朗以后,再考虑其他如设计原型或界面,否则容易被形式带偏了方向。
以需定进是指,除了咨询客户所需最终结果外,还要假设以不同使用者身份设身处地,设想可能的需求。
这样就能清楚,数据输入的时候,哪些是必须输入的,哪些是不必须的。
从而避免数据遗漏,造成后期
大量修改改成本。
再次,就是紧紧抓住产品业务主线。
抓住主线,就抓住了“纲”,总体方向就不会跑偏,剩下的只是功能细化的问题了。
例如:设计一个B2B2C商城,业务主线即:用户→登录→会员→商品→购物车→结算→提现。
根据这个主线把问题解决,产品的主要功能已具备了。
最后,根据产品主线,进行逐层细化。
产品成败往往决定于细节,细节考虑越周全,就越接近事务的本质,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那怎么继续分解呢?很简单,根据主线上的每个环节再次逐层细分就可以了。
例如上述产品主线上用户一项,可以继续细分为用户的注册、修改、删除、冻结/解冻、密码修改、所属区域等细节。
所属区域,又可以继续细分为区域的增删改查等功能,层层细分,直到达到终点。
最终的功能图就象一个倒挂的树状图,然后再用脑图展现出来就可以了。
这样功能分析阶段就完成了。
当然这只是功能结构图,至于制作原型时,细化的哪一个层次,由决策者决定。
总之,整个分析过程中,一定要站在系统的角度鸟瞰全局。
而在设计阶段,一定要有前瞻仰性,为未来可能拓展方向留下余地,这样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灵活性可和适应性。
从而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王金赞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