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理工大学:钢结构设计原理 教学大纲

武汉理工大学:钢结构设计原理 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钢结构设计原理/ Design Principle of Steel Structure
学时/学分:40/2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结构工程(工程力学)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系交通学院结构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钢结构的材料特性、钢结构的连接、钢结构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及其设计原理,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钢结构的特点、受力性能,掌握钢结构基本构件和连接的设计方法,为进行较复杂钢结构的设计和研究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钢结构的特点、应用范围和发展状态。

钢结构的组成结构形式:跨越结构,高耸结构。

钢结构的极限状态和概率极限状态法:极限状态,概率极限状态法,设计表达式。

2、钢结构的材料
钢结构对钢材的要求。

钢材的主要性能及其鉴定:单向拉伸性能,冷弯性能,冲击韧性,可焊性。

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化学成分,成材过程,冷加工硬化,温度,应力集中。

钢材的破坏形式:塑性破坏,脆性破坏。

钢材的疲劳:疲劳断裂的概念,疲劳曲线,疲劳验算方法。

建筑钢材的类别及钢材的选用:建筑钢材的类别及表示方法;钢材的选用原则;型钢的种类与规格。

3、构件的截面承载能力—强度
轴心受力构件:轴心受力构件的应用与截面形式;强度计算。

梁的类型和强度:梁的类型;梁的弯曲、剪切强度,梁的局部压应力和组合应力;梁的内力重分布和塑性设计。

拉弯和压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应用与截面形式;强度计算。

4、单个构件的承载力—稳定性
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失稳类别,一阶和二阶分析,稳定极限承载力。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纵向残余应力、构件初弯曲、荷载初偏心、杆端约束的影响;整体稳定计算(弯曲屈曲);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

受弯构件(梁)的整体稳定性:梁的整体失稳现象、临界荷载;整体稳定系数;整体稳定性的保证。

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性;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

板件的稳定和屈曲后强度的利用:轴心受压构件的板件稳定;受弯构件的板件稳定;压弯构件的板件稳定;板件屈曲后的强度利用。

5、整体结构中的压杆和压弯构件
桁架中压杆的计算长度:弦杆和单系腹杆、变内力杆件、交叉腹杆的计算长度。

框架稳定和框架柱的计算长度:框架的稳定问题;框架平面内柱的计算长度;框架平面外柱的计算长度。

6、钢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或构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拉杆、压杆的刚度要求;梁和桁架的变形限制;钢框架的变形限制;振动的限制。

7、钢结构的连接和节点构造
钢结构对连接的要求及连接方法:焊缝连接、螺栓连接、铆钉连接。

焊缝连接的特性:焊接方法、焊缝缺陷;焊缝连接型式与焊缝型式;焊缝代号。

对接焊缝的构造和计算:构造要求;计算方法。

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角焊缝的构造和强度;计算的基本公式;常用连接方式的角焊缝计算。

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螺栓的排列和构造要求;受剪、受拉时的工作性能;螺栓群的计算。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性能和计算:连接的性能;抗剪连接计算;抗拉连接计算;同时承受剪力和拉力的连接计算。

8、钢结构的脆性断裂和疲劳
钢结构脆性断裂及其防止:脆性断裂的分类及产生原因,防止措施。

钢结构抗疲劳设计:应力幅准则;改善结构疲劳性能的措施。

(二)基本要求
1、概述
了解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理解钢结构的极限状态、概率极限状态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的方法。

2、钢结构的材料
认识钢材的破坏形式、钢材的主要性能和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

熟悉建筑钢材的类别及钢材的选用。

3、构件的截面承载能力—强度
了解各类构件的应用和截面形式。

认识各类构件截面的受力状态、应力分布特点,理解和掌握各类构件的强度计算准则和方法。

4、单个构件的承载力—稳定性
认识各类构件的整体失稳形式及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理解和掌握各类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方法。

认识构件各组成板件的屈曲问题,理解各类构件的局部稳定条件,并能正确进行验算。

了解板件的屈曲后强度的利用。

5、整体结构中的压杆和压弯构件
了解影响杆件屈曲的主要因素,能正确、合理地确定桁架杆件、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6、钢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了解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主要内容。

掌握各类构件的刚度验算方法。

7、钢结构的连接和节点构造
了解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及特点。

熟悉焊缝连接、螺栓连接的基本构造要求,认识焊缝连接、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理解和掌握焊缝连接、螺栓连接在各种受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条件。

8、钢结构的脆性断裂和疲劳
了解钢结构脆性破坏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了解影响钢结构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及改善疲劳性能的措施,掌握疲劳设计的应力幅准则和方法。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时数为40学时,学时分配如下表:
(四)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1、钢结构的材料
重点:钢材的主要性能及各种因素的影响;钢材的脆性破坏,钢材的疲劳。

难点:疲劳曲线、疲劳设计的应力幅准则。

2、构件的截面承载能力—强度
重点: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

难点:梁在不同工作阶段的正应力分布;压弯构件截面的受力状态、强度计算准则。

3、单个构件的承载力—稳定性
重点:构件的失稳形式,整体稳定的计算方法;局部屈曲的基本概念,构件的局部稳定条件。

难点:初始缺陷对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承载能力的影响,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极限承载力、整体稳定系数;梁的临界弯矩、整体稳定系数;压弯构件的面内、面外稳定计算;不同应力状态下板件的屈曲现象、临界应力。

4、钢结构的连接
重点:焊缝连接、普通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难点:角焊缝计算的基本公式,角焊缝连接的计算;普通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承载力设计值,螺栓群的计算;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受力特征,承载力设计值,螺栓群的计算。

三、课程改革与特色
1、开设一周的钢结构实验课,促进课程的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本门课程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推荐教材:
(1)《钢结构》(上册,钢结构基础),主编:陈绍蕃,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3年2月
(2)《钢结构基本原理》(第二版),主编:沈祖炎,陈扬骥,陈以一,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5年2月
2、参考书:
(1)《钢结构—原理与设计》,主编:夏志斌、姚谏,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4年7月
(2)《钢结构疑难释义》(第三版),主编:刘声扬,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4年9月
(3)《钢结构复习与习题》,主编:何敏娟,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2年10月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3年10月
(5)《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第二版),主编:陈绍蕃,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4年4月
(6)《Applied Structural Steel Design》(Fourth Edition),主编:Leonard Spiegel,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国外大学优秀教材—土木工程系列)(影印版),出版或修订时间:2005年1月
(7)《Structural Steel Design: LRFD Method》(Third Edition),主编:Jack C. McCormac,出版社:Pearson Education China Limited,出版或修订时间:2003

执笔:万红霞
审阅:王小平日期:2006.9
审定:张季如日期:2006.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