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滋病宣传日国旗下讲话稿:关爱艾滋病患者,消除歧视

艾滋病宣传日国旗下讲话稿:关爱艾滋病患者,消除歧视

艾滋病宣传日国旗下讲话稿:关爱艾滋病患者,消除歧视
艾滋病宣传日国旗下讲话稿:关爱艾滋病患者,消除歧视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关爱艾滋病患者,消除歧视”。

2016年12月1日,本周x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

首先,请大家先来了解一下艾滋病的历史。

艾滋病,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和确认。

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Getting to Zero”,意思是零新增感染、零歧视、零死亡。

说到关于歧视的问题,我不得不谈到前两天在网上查到的一个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美国艾滋病的普查率高达80%,而在中国,已经报告的感染者的数据与真正艾滋病感染者的数据相比只是“冰山的一角”。

这样的低普查率给我们的艾滋病预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成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潜在危险。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人到哪里去了?他们为什么不肯站出来?是不是怕受到歧视?我想我们都知道,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人们能够像看待感冒、癌症一样看待艾滋病,他们还会有什么顾虑吗?如果没有了歧视,他们就会站出来,所有的艾滋病患者得到了诊治和控制,艾滋病的防治不就更加容易吗?在医学上将艾滋病归为性传播疾病,在人们的观念中也很自然地把艾滋病和不正当的性行为联系在一起。

但是实际上性传播在中国的分布是多少呢?在我国,性传播占的比例不到10%,而所占比例最多的是通过静脉吸毒传播,其次是因为贫穷而去卖血被感染,我们不禁要问:艾滋病在中国的性传播的可能性是否被夸大了?即便感染者与吸毒、卖淫等行为直接相关,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走上这条路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同情的故事。

我们不应该,也没有权利对他们做过多的评价。

更不能一味的歧视和侮辱他们。

其实他们与我们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更需要理解、关爱和支持。

在这里我倡导大家,关爱艾滋病患者,给予他们包容、理解和支持。


同一个世界里,相互关爱、相互尊重。

真正了解艾滋病,消除恐惧,守望相助。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