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日关系史 PPT课件 课件 通用

中日关系史 PPT课件 课件 通用


②日本统治集团制定“大陆政策”
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④清政府实行“避战求和”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③
3、抗战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A.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积极组织民众抗战
C.进行了积极抵抗
D.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基础问题 探究 例1
结合唐代 史实分析古代
——《近代中日关系的特征》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19世 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期间日本不断 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原因。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19世 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期间日本不断 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原因。
日本 日本地理条件
中国
军国主义特征
落后 妥协
默许

国际社会 纵容

建 大社 大会 加的 强过 了渡 中。 国同日本的
友好关系以及人民之间的
相互了解和友谊。
结合唐代史实分析古代中日两国 友好交往对两国各产生的影响。
日本
1、友好交往的影响是相互的。
2、但主要是中国文化对日本 中国 的影响。

结论
基础问题 探究 例2
“从1894年到1945年这52年内,日本在 华军事行动共计10次,前后共历时35年。 换句话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这 半个世纪期间,30多个年头是日本以武 力反对中国。 ”
1、唐朝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 献的人物是:
A.义净和玄奘
BB.吉备真备和鉴真
C.吉备真备和玄奘 D.义净和鉴真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就有
密切的交往;但在近代日本却成为侵华的 主要国家。回答1-3题。
2、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
战争,其历史背景是: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逐渐强盛
②日本统治集团制定“大陆政策”
专题 复习
中日关系史
授课教师:林 琴 福州八中
专题
复习 中日关系史
一、高考趋势透视:
适度地关注热点问题,是文综 命题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和中国抗战胜利60周年。如何正确对 待中日历史,是中日关系中的重大敏 感问题,也是我们2006年高考要继续 关注的热点话题。
关于热点问题,就历史学科而言, 有两个关系必须要处理好:
原 因
经济实力强大 目标争夺西半球霸权
? 远离中国,远侵困难。
美国
基础问题 探究 例2
“从1894年到1945年这52年内,日本在 华军事行动共计10次,前后共历时35年。 换句话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这 半个世纪期间,30多个年头是日本以武 力反对中国。 ”
——《近代中日关系的特征》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近代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美日
两国有何不同特点?试分析特点 特
不同的原因。

日本
独占和最终吞并中国为目的, 野蛮的军事侵略为主要手段。
攫取特权控制中国为目的

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经济侵略为主要手段。
美国
(2)近代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美日 两国有何不同特点?试分析特点 不同的原因。
日本
实力相对较弱 目标东亚霸权 靠近中国,便于大规模入侵。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史 专
中国近代史
日俄战争(1904-1905)

《二十一条》( 1915年)

20世纪30年代侵华战争

敌对 中国现代史
缓和
专题 复习
中日关系史
一、高考趋势透视: 二、知识结构整理:
三、思维能力培养: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就有 密切的交往;但在近代日本却成为侵华的 主要国家。回答1-3题。
D.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就有
密切的交往;但在近代日本却成为侵华的
主要国家。回答1-3题。
1、唐朝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A.义净和玄奘
B. 吉备真备和鉴真
C.吉备真备和玄奘 D. 义净和鉴真
2、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历史
背景是: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逐渐强盛
? 日本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和饮食服饰
都受唐朝的影响。
……… …
结合唐朝史实分析古代中日两国 友好交往对两国各产生的影响。
日本: 日本全面学习唐朝的先
进文化如政治制度、生
产技术、天文、历法、
医促学进、唐建代筑经、济文进字一等步等繁,
中国:极荣大和地文促化进的自更身加社丰会富的多
发彩展。,逐渐完成了向封
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④清政府实行“避战求和”政策
A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③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就有 密切的交往;但在近代日本却成为侵华的 主要国家。回答1-3题。
3、抗战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 相同之处是:
A.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积极组织民众抗战
CC.进行了积极抵抗
中日两国友好交往对两国各
产生的影响 。

结合唐代史实分析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日两国 友好交往对两国各产生的影响。
仿照唐朝政治制度,进行“大化革新”,
日本: 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唐犁和筒车在日本普遍使用, 促进日本生产进步。 摹仿唐长安城设计京都平城京。
利用中国汉字楷体偏旁创造了日本文字, 推动日本文化的发展。
模仿唐朝,设立太学,传授中国儒学。
第一,历史学科有自己的主干知识, 要把握好主干知识与热点问题之间的关 系;
第二,历史学科的对象是过去发生 的事情,不可能直接地考察现实问题, 主要是通过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去 折射现实问题。
专题 复习
中日关系史
一、高考趋势透视:
二、知识结构整理:
两汉时期
中国古代史
中 日
隋唐时期 明朝时期
友好交往 不愉快摩擦
(3)甲午中日战争和20世纪30年代 日本侵华战争的结果是截然不同, 试分析这两场战争结果不同的原因。
(3)甲午中日战争和20世纪30年代 日本侵华战争的结果是截然不同, 试分析这两场战争结果不同的原因。
战争领导 群众基础
战略战术
国际环境

拓展问题 探究 例1
位于亚太地区的中、日、美是当今国际格局的重要 力量,三国关系的发展影响着亚太地区的局势。而 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又对三国关系的关系产生一定的 影响。20世纪以来,三国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 展历程。
无暇顾及
基础问题 探究 例2
“从1894年到1945年这52年内,日本在 华军事行动共计10次,前后共历时35年。 换句话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这 半个世纪期间,30多个年头是日本以武 力反对中国。 ”
——《近代中日关系的特征》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近代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美日 两国有何不同特点?试分析特点 不同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