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荡荡的家作文400字_叙事作文
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
寒风中,它为我护航;烦恼时,它为我排除忧伤;欢乐时,它让我与家人一同分享。
可现在……
妈妈走了,去杭州了。
姐姐走了,去学校了。
家里冷清多了——
瞧,厨房里。
昨天的这个时候,妈妈应该已经在里面忙和了吧?我还嫌“轰轰”的油烟机声太吵了呢!妈妈在里面晃来晃去,菜还没有端上来,就只闻到一股香味,可馋死我了。
可现在,厨房里没有妈妈的身影,她昨天烧的菜也孤零零地待在冰箱里,油烟机声没有了,安静了……
看,沙发上。
昨天的这个时候,我和姐姐应该已经在抢遥控器了吧?我抢不过姐姐还有些生气呢!姐姐抢过遥控器,就在那儿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没一会儿,我刚才的“气”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也随着姐姐紧紧地盯着电视。
可现在,沙发上只有我一个人,拿着遥控器,我可以尽情地看我喜欢的电视,可那是多么寂寞。
那儿,餐厅里。
昨天的这个时候,我和姐姐、妈妈应该已经围坐在餐桌旁,其乐融融地吃晚饭了吧?“嗯!这炸土豆好吃!”我边嚼着边美美地说。
“看你这德性!”妈妈说。
姐姐“紧追其后”:“她呀,还不就是贪吃!”“嘻嘻!”我“不怀好意”地笑着。
“呀!”姐姐叫了声,我把姐姐筷子中的最后一块土豆片抢了过来!“真是!”姐姐有些抱怨。
“好了,别吵了!吃饭!”妈妈说。
“嘿嘿!”我又笑起来。
可现在,那笑声听不见了,其乐融融的景象也看不见了。
家里空荡荡的,我心里也空荡荡的……
空城计读后感400字_400字读后感
【第1篇】
早就听说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人才。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真可谓智勇双全。
今天,我看到一本书上有《空城计》这个故事是写诸葛亮的,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读了起来。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诸葛亮自失了街亭之后,准备撤离西城县。
司马懿带领十万兵马,气势汹汹地向县城逼近。
诸葛亮此时手下只有两千多老弱残兵,可是诸葛亮临危不惧,眼看魏军正向县城蜂拥而来,他却叫人大开城门,在门旁安排了二十来个士兵扮作老百姓扫街,然后他自己衣冠楚楚地在城楼上燃香抚琴。
司马懿的部队赶到城门下,只见城门大开,百姓只管扫地,诸葛亮却坐在城头旁若无人、香烟袅袅,琴声悠悠。
司马懿深知诸葛亮行事谨慎,他认定必有重兵埋伏,于是立刻就把全部兵马撤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诸葛亮手下无兵却敢大胆地设了这样一个“空城计”,让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上了当。
我想,我也要像诸葛亮一样,机智勇敢,遇事不慌,碰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所以,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千万不要手足无措、慌慌张张,应该沉着冷静、不慌不忙、机智有谋。
空城计运用的是一种心理战术。
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
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
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
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
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
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
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十分清楚明了的道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要有勇气,临危不惧,有时就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2篇】
今天我读了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
《空城计》我想大家都知道吧,不过我也不介意再说一遍。
同志们,请将史书翻到三国时期,话说孔明得三城欲想攻打魏国。
魏王得知,速派司马懿带二十万大军攻街亭。
街亭乃烧柴生火之地,若被夺下,全军就将变成“饿死鬼”。
因马谡操作失误,全军覆没。
不一会孔老头子便收到了十封“SOS”。
于是,孔老头迫不得已城门大开,吹琴迎客。
敌方将领想:孔老头要送我“大礼”了,这个礼我可不能收,一收肯定上当,于是转身自动弃权。
孔明怪笑两声后,以0.1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慢慢地走出城楼……。
孔明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镇定自若精神虽然值得学习,但空城计可不能多用,孔明一身也只用过一回。
若我们在学习上也像孔老头一样使用空城计,那后果就只好自负了。
空城计是特殊情况、特殊条件、特殊环境下使用的特殊方法。
这种方法在学习上可不能用哟!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可不能像孔明那样投机取巧呀!小结:看了以上的故事,我想大家已经对三国有个新的认识了吧,下次我们不见不散,Bey – Bey。
【第3篇】
我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记,前两天,爸爸又送给我一本《空城计》。
看到书名,我还真迷茫了,《空城计》?什么意思?应该是没有人的城市里面发生的故事?还是……算了,还是让我看看吧,猜不出来。
哦,原来,故事讲的是,诸葛孔明大出祁山,不想先锋官马谡误失街亭,致使前线大军节节受困。
情急之下,孔明决意退守汉中。
大军尽去,时孔明身边只剩五千兵马驻守西城县。
一日,忽接探马飞报,说魏国大将军司马懿引十五万大军正望西城蜂拥而来。
这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驻城的五千兵马也已分出一半运粮去了。
众官听罢尽皆失色,唯孔明镇定自若,当即下令将旌旗藏匿起来,城门四开,每门分派二十军校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其余士兵不得妄出,不得擅自高声喊叫。
一切准备就绪,孔明引二童携琴登上高楼,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好一副闲情惬意!
司马懿引兵来到,远望城上孔明端坐城楼,笑容可掬,旁若无人,大感不解。
整个城池寂静一片,就跟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一样。
看此情景,若换了旁人,大可无所顾虑,大手大脚的引兵浩浩荡荡杀入城中。
说不定诸葛孔明早已授首就擒。
可偏偏是司马懿,生性多疑,不由分说便下令退兵。
孔明遥望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这就是著名的“空城计”。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人不光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过人的胆识,这也是所谓的“艺高人胆大”。
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成为有用的人,俗话说得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