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白酒的基本知识
一、白酒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白酒起源于何时,众说不一,尚无定论. 一种说法:起源于诏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 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称 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
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
5.风香型:属于复合香型的大曲白酒。代表品牌有陕西西凤酒 .
6.兼香型:具有浓香兼酱香独特风格的蒸馏酒.以白云边、口子窖为代表. 7.药香型:以董酒为代表. 8.芝麻香型:以景芝白干为代表. 9.特香型:以四特酒为代表. 10.豉香型 :以玉冰烧为代表. 目前国内市场主流的香型为浓香型和酱香型,两种香型的白酒销量越占白酒 总销量的80%左右.
满舌面,仔细辨别其味道.3、酒样下咽后,立即张口
吸气,闭口呼气,辨别酒的后味.4、品尝次数不宜过 多,一般不超过3次.每次品尝后茶水漱口,防止味觉 疲劳.
白酒行业的品牌荣誉
中华老字号
中国驰名商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国名酒 绿色食品
中国的十大名酒
十大名酒:贵州茅台、五粮液、 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 郎酒、古今贡酒、西凤酒、贵 州董酒、剑南春. 中国名酒为国家评定的质 量最高的酒,国内曾先后五次 进行白酒国际级评比,茅台酒、 五粮液等酒历次在国家品酒会
小麦、麸皮)、豆类、薯类和含葡萄糖的果类为
原料和培养基,经粉碎加水成块或饼状,在一定温 度下培育而成.酒曲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培养 基成分,如霉菌、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霉菌 中有曲霉菌、根霉菌、毛霉菌等有益的菌 种,“曲为酒之母,曲为酒之骨,曲为酒之魂”.曲 是提供酿酒用各种酶的载体.
4.原料处理
攸关的决定性因素.
《对白酒的基本认识》
目 录
一.白酒的起源与发展 二.白酒的原料及成分 三.白酒的分类 四.白酒的健康价值与注意事项 五.白酒的酿造程序 六.白酒酒品的品鉴 七.白酒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前 言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因此,酒的文化我们并不 陌生,在中华名族的5000年历史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饮品,是物质的,但又同时融入到了人的精神生活当中. 中国古代关于酒的诗句也不枚胜举: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酒逢知己千杯少. 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四.白酒的健康价值与注意事项
开胃消食
预防 心血管病 白酒的 健康价值 驱除寒冷 消除 疲劳紧张
舒筋活血
促进 新陈代谢
饮酒时的注意事项:
酒不与 咖啡同饮
饮酒 应适量 健康饮酒
感冒后 不喝酒
酒后 不宜服药
酒后 不宜喝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白酒的酿造程序
1.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是酿酒的主要阶段,糖质原料如水果、 糖蜜等,其本身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 麦芽糖等成分,经酵母或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可直 接转变为酒精.酒精发酵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 化过程,有一系列连续反应并随之产生许多中间产 物,其中大约有30多种化学反应,需要一系列酶的参 加.
麦芽是酿酒常用的糖化剂,麦芽是大麦浸泡后发芽而成的制品,西方酿 酒糖化剂惯用麦芽;曲是由谷类、麸皮等培养霉菌、乳酸菌等组成的制 品.一些不是利用人工分离选育的微生物而自然培养的大曲和小曲等, 往往具有糖化剂和发酵剂的双重功能。将糖化和酒化这两个步骤合并起 来同时进行,称之为复式发酵法.
3.制曲
酒曲亦称酒母,多以含淀粉的谷类(大麦、
其酒多至娄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
3.仪狄造酒说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
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 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 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 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 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全过程就已终结,新酿制成的酒品并没有 完全完成体现酒品风格的物质转化,酒质 粗劣淡寡,酒体欠缺丰满,固以新酒必须 经过特定环境的窖藏.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 后,醇香和美的酒质才最终形成并得以深 化.通常将这一新酿制成的酒品窖香贮存的 过程称为老熟和陈酿.
7.白酒的勾兑调味
勾兑调味工艺,是将不同种类、陈年和产地的原 酒液半成品或选取不同档次的原酒液半成品按照一定 的比例,参照成品酒的酒质标准进行混合、调整和校 对的工艺.勾兑调校能不断获得均衡协调、质量稳定、 风格传统地道的酒品. 酒品的勾兑调味被视为酿酒的最高工艺,而勾兑
2.按酿造用曲分:
大曲法白酒:以大曲(麦曲)作为酿酒用的糖化剂与发酵剂.具有曲香馥
郁、口感醇厚、饮用回甜等特点.多为名酒与优质酒.
小曲法白酒:以小曲(米曲)作为酿酒用的糖化剂与发酵剂.此酒适合在 气温较高的地方生产.但不如大曲香气馥郁. 麸曲法白酒:以麸曲为糖化剂,酵母菌为发酵剂制成.以出酒率高,节约 粮食及生产周期短为特点,但酒质不如大曲和小曲白酒. 小曲大曲合制白酒 :先用小曲,后用大曲酿制而成.
师的工作便是富有技巧地将不同酒质的酒品按照一定
的比例进行混合调校,在确保酒品总体风格的前提下, 以得到整体均匀一致的市场品种标准.
六.如何品鉴酒品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 很多人只是喝酒,但真正懂酒的人 是品酒,品酒在我国是有专门的行 业标准的,需要品酒者通过眼、鼻、 口等感觉器官,对白酒样品的色泽、 香气、口味及风格特征进行分析评 价.
无论是酿造酒,还是蒸馏酒,以及两者的派
生酒品,制酒用的主要原料均为糖质原料或淀
粉质原料.为了充分利用原料,提高糖化能力和 出酒率,并形成特有的酒品风格,酿酒的原料都 必须经过一系列特定工艺的处理,主要包括原
料的选择配比及其状态的改变等 .
5.蒸馏取酒
所蒸馏取酒就是通过加热,利用沸点的差异 使酒精从原有的酒液中浓缩分离,冷却后获得 高酒精含量酒品的工艺.在正常的大气压下,水的 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3℃,将酒液加 热至两种温度之间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含酒精的
自然吸气,手慢慢将酒杯在鼻前晃动,感
受酒香扑鼻.优质白酒的气味可以使人身心 愉悦,香气中带有如粮食、果实、花朵等 自然香味.
3.品其味
酒入口时要慢而稳,将酒含在口中,用舌头将酒 液铺满整个口腔,慢慢品味,慢慢咽下.由于白酒的口 味有圆润、浓厚、绵软、绵甜、单薄、辛辣、纯净和 邪味之分,酒液下咽后又有绵甜、苦辣之别,因此在 感官上以醇厚、圆润、绵甜、细腻为上品,讲究入口 甜、落口绵、下咽顺. 方法:1、每次入口量以0.2-2.0ml为宜。2、酒样布
2.淀粉糖化
糖质原料只需使用含酵母等微生物的发酵剂便可进行发酵;而含淀 粉质的谷物原料等,由于酵母本身不含糖化酶,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 子组成,所以采用含淀粉质的谷物酿酒时,还需将淀粉糊化,使之变为糊 精、低聚糖和可发酵性糖的糖化剂.糖化剂中不仅含有能分解淀粉的酶
类,而且含有一些能分解原料中脂肪、蛋白质、果胶等的其他酶类.曲和
1.观其色
观察其色泽是否清澈透明,有无悬浮、 沉淀物等. 方法:举起酒杯,观酒液的透明度,再 逆时针转动酒杯,观酒液的挂杯度,优质 白酒挂杯痕迹明显、均匀,像丝绸一样, 杯中酒液清澈透明,没有丝毫杂质.
2.闻其香
用人的鼻闻出白酒的香气,检验其是 否具有该香型独特悠美的香气,有无其它 的异杂气味等. 方法: 将酒杯倾斜,呈30度靠近鼻尖,
蒸汽,将这种蒸汽收人管道并进行冷凝,就会与
原来的科液分开,从而形成高酒精含量的酒品. 在蒸馏的过程中,原汁酒液中的酒精被蒸馏出 来予以收集,并控制酒精的浓度.谓原汁酒中的 味素也将一起被蒸馏,从而使蒸馏的酒品中带 有独特的芳香和口味.
6.酒的老熟与陈酿
酒是具有生命力的,糖化、发酵、
蒸馏等一系列工艺的完成并不能说明酿酒
话,意思是自古以来,我国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的说法.但这些
只是诗人们渲染文学气氛而已,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故并不可信.
2.猿猴造酒说
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作中记叙道: “琼州(今海南岛)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 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 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清代的另一种 笔记小说中也说:“粤西平乐(今广西壮族自 治区东部,西江支流桂江中游)等府,山中多 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
4.杜康造酒说
一种说法是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 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是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 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洞中发酵后,有芳香的气味传 出。这就是酒的作法,并无什么奇异的办法.由一点生活中 的偶尔的机会作契机,启发创造发明之灵感,这是很合乎一 些发明创造的规律的,这段记载在后世流传,杜康便成了很 能够留心周围的小事,并能及时启动创作灵感之发明家了. 魏武帝乐府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自此之后,认 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说法似乎更多了
1.上天造酒说
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二》一诗中有“天若 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东汉末年以“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 空”自诩的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 酒泉之郡”之说;经常喝得大醉,被誉为“鬼才”的诗人李贺,在 《秦王饮酒》一诗中也有“龙头泻酒邀酒星”的诗句.此外如“吾爱李 太白,身是酒星魂“、“酒泉不照九泉下”,“仰酒旗之景矅”, “拟酒旗于元象”,“囚酒星于天岳”等等,都经常有“酒星”或 “酒旗”这样的词句.窦苹所撰《酒谱》中,也有酒“酒星之作也”的
二.白酒的原料及成分
主要原料:高梁、玉米、大米,是粮谷原料中用于酿造白酒的主
要原料,有些名优白酒除使用上述原料外,还搭配一些其它粮谷
类.例如,五粮液就是用高粱、玉米、小麦、大米、糯米五种原料 搭配酿制的.各地产的优质白酒,在选择酿酒原料时也采取多品种 搭配,但多以高梁为主. 主要成分: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而溶于其中的酸、 酯、醇、醛等种类众多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占总量的1%-2%) 作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质,却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又称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