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清华大学化学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
摘要:本文由新祥旭考研聂老师xxx-nls为大家详细解析清华大学化学考研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清华大学化学系介绍、化学考研考试科目、研究方向介绍、本专业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对比、往年录取名单及清华大学备考经验。
一、清华大学化学系介绍
清华大学化学系始建于1926年,在新中国成立时,已成为国内高校中师资力量最为雄厚、学术水平最高的化学系之一。
现在化学系已重新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化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化学系科。
化学系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五个研究所,对应五个传统二级学科。
此外还设有纳米与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有机电子学、理论化学和超分子化学五个交叉学科和一个实体的基础分子科学中心。
化学系现有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化学系的科研方向不仅涵盖了现代化学的各主要领域,而且也包括了21世纪化学发展的最新生长点。
研究内容涉及:生命过程中的化学问题,复杂样品分析新方法与新仪器,有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新型晶体功能材料,超分子自组装和纳米结构材料,分子药物的合成与中药复方的现代化学分析,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以新能源及环境保护为目标的新催化系统等等。
化学系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员工110人,其中院士5人,长江特聘教授13人,长江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6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0人(含青年项目),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名。
同时还聘请了国内外十多位著名学者担任化学系的双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化学系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目
前一批高水平的中青年教师已成为化学系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大都有在国外大学学习或工作的经历,研究成果突出,视野开阔。
另外,化学系目前在站博士后90多人。
清华大学化学系继承了老化学系的优良传统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在教学上倡导“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
化学系全系师生热忱地欢迎有志于在化学领域耕耘的莘莘学子来我系学习,同时也衷心地希望来自国内外的优秀青年化学家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共同为培养我国的优秀化学人才和发展我国的化学研究与教育事业,为使清华大学化学系早日跻身世界一流而努力。
二、清华大学化学考研考试科目、招生情况
专业代码070300 专业名称化学招生人数 5
研究方向01(全日制)化学生物学(制药)
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645 综合化学④930 化学生物学
复试内容基础化学(综合)。
备注:深圳研究生院
三、清华大学化学考研参考书目
645 综合化学
《无机化学》(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宋天佑,程鹏,王杏乔
《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邢其毅主编
《分析化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薛华等
《仪器分析》(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刘密新等
《高分子化学》(第四版) 化工出版社潘祖仁主编
《高分子物理》(第三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何曼君等
930 化学生物学
《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查锡良
《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王镜岩等
四、清华大学化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录取人数
年份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政治外语业务课1 业务课2 总分录取
2018
070300 化学50 50 80 80 320 7
2017 50 50 80 80 320 8 2016 50 50 80 80 320 11
五、清华大学化学2018年录取名单
序号考号姓名录取专业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分成绩备注
1 10003803400166
2 钱瑞化学324 131.6 70
3 化生(制药)
2 10003803401024
3 过冬冬化学330 134.2 710 化生(制药)
3 100038034010270 李恒化学335 138.2 723 化生(制药)
4 100038034010292 赵李川化学314 141.4 707 化生(制药)
5 10003803401031
6 张宸化学310 141.4 693 化生(制药)
6 100038034010318 刘昱宏化学318 130.6 695 化生(制药)
7 100038035010453 吴伯瑶化学322 133.2 686 化生(制药)
六、清华大学化学考研备考指导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
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
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清华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