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界转速

临界转速


xi 2 2

i1

(H)
yi

1 EI
M
i 1

xi 2
2

Mi
M i1 6
xi 2 EI
i1 xi

yi1
(I)
将以上2式整理后与(A)、(B)两式归纳在一起,得:
Qi Qi1 M i1 k 2 yi1
M i M i1 Qi xi
3.在保证满足轴始端(一般取左端)的边界条件 的情况下,给定一组始端的参数(Q0、M0、 θ0、y0)。
4.利用递推公式逐段递推计算各个分段点的4个基本参数
5.(4如个Q果i边计、界M算参i出、数的(i 终、YQ端iz)的、M,4个直z 、参到 数计z 、能算Y满出z )足转边轴界终条端件(,右端则)所假的
EI
d4y dx 2

mi

y
k 2
令常数项的组合: k 4 mi k 2 / EI
得到:
d4y k4y 0 dx 4
(3-2)
上式的通解为:
y C1 sin kx C2 cos kx C3shkx C4chkx (3-3)
系数(常数)C1、C2、C3、C4由边界条件决定。 对两端铰支座(一般滑动轴承相当于这种情况),
规定: 第i段包括第(i-1)分段点的集中质量,不包 括第i分段点的集中质量,而第i分段点的质量包含再i与i+1 分段点组成的第(i+1)段上,依次类推。
取第i段轴分析,i和(i+1)分段点上的Q、M、θ和y,
(当i-1轴)以分某段临点界上角除速有度切力kQ旋i-1转外时,,还根有据因“为规i-1定分”段,点再上 的集中质量产生的离心力,所以由力的平衡则有: Qi Qi1 mi1 k 2 yi1 (A) 再由力矩的平衡,则有: M i M i1 Qi xi (B)

x
(C)
另:由材料力学知有: d 2 y M (x) dx2 EI
(D)
由材料力学及数学知识有:
dy tg (x) (x)
dx
将(C)代入(D)得到:
(E)
d2y dx 2

1 EI
(M i1

Mi
M i1 xi

x)
对上式积分一次,得:
(x)

dy dx

1 EI
又对上式积分,得:
y(x)

1 EI
M i1

x2 2

M i M i1 xi

x3 6

i1

x C2
(F+)
又由边界条件:
x 0 处有:y(x) yi1
y 所以有: C2= i 1
C2代入(F+)得:
y(x)

1 EI
M i1
下面将介绍真实转子临界转速的计算。
一.力学模型的建立
1. 将质量连续分布的实际转轴,简化为一系列质量 集
中而又分散分布的计算轴,在各个集中质量之间 用
没有质量但有弹性的轴段连接起来,因而将整个 转
轴分为许多小段,如图所示:
2. 转轴中凡直径改变之处,一般均取为分段点, 如“1”、“3”点;
3. 叶轮和其他回转零件通常作为一个质量集中于 其质心的集中质量来考虑,同时取质心所在位置
由上式可知:
e 1)若质量偏心 =0(理论而言),那么在一般转速
(也即一般 )下,转轴无挠度,y=0,即不发
生 弯曲。
2)
若 则
e =0,但
y0

k 时(即转子在临界转速下运转)
0 y0
此时可能 y
y 任意值(即发生弯曲)
在这三种情况的无穷多个值中,y 0的机会只有
一个。所以由此说明:在质量完全匀布而无质量
e 偏心时即 =0 时,转子只有以 k运转时,
转子才会发生挠曲,即弯曲,而且y值有可能很大。
3)当 e 0(即存在质量偏心时),若 k ,则y值 会很大,甚至当 k 时都会使y值很大。
4)以上2)、3)说明,转子不能在临界转速下工作, 否则转子会因弯曲过大而折断。
上在还分应段该点加“上2”上这面部,分除零了件集(中如有叶第轮Ⅱ)段的的集质中量质m量2,与例第如Ⅲ:
m 段的质量
3M之2 和的m一2 半2 ,m3还应m加im上p 叶轮,的质量,即
式中 mimp ——叶轮的质量
6. 除上所述,按变直径和集中载荷自然分段外,一般分 段数应该高于所求临界转速阶数的5~6倍,例如:求转轴2 阶临界转速,则至少要划分2*(5~6)段,上述的图中,
i
i1

i M i

M i1 2
yi

yi1
i1 xi
i
xi
M i 6

M i1 3
(i=1,2,3…n)
(3-6)
式中
i

xi EI
上式表明:
只要知道第i-1分段点上的4个基本参数(Qi-1、Mi-1、
θ
边界条件为:
A) y 当x=0时, 0
B
B) y 当x=l时, 0
C)
y"
当x=0时,
0
D)
y"
当x=l时,
0
最终解得:
(1)有 sin kl 0 显然,对正弦函数,当 kl i 时,
上式可满足,i为任意整数(i=1,2,3,……),
因为前面令有 k 4 mi k 2 / EI ,现又得
那么始端O分段点上的4个基本参数知道不知道呢?
实际情况是: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
( (1) 边界条件: 由材料力学知,对一根两端绞支的梁,应有:
YO 0
MO 0
(2) 分析:


O

?
QO ?
且不为0
从递推公式可看出,前后两截面4个基本参数
Q、M、 、Y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在已经假定k
到 kl i ,所以有:
k i 2
EI ml 3
(3-5)
式中:m ——为整个轴得质量, m mil
由上式可知:
(A)一个转子的临界转速不是一个,而是无限多个。 (B)第一阶振动时的临界转速称为第一临界转速,
nk1 ;第二阶振动时的临界转速称为第二临界 转速,nk 2 ;余依次类推。
可在每一段中人为再增加段数。
二.计算公式——递推公式
1 1.基本参数 由材料力学可知,弯曲梁上任一截面的变形情
况可由 4个基本参数来反映,即 切力——Q 弯矩——M 转角——θ 挠度——y
2. 计算公式
将实际轴简化为计算轴后,如下图所示:
以左边为起点,转轴的第一个分段点为0点,依次各 个分段点分别为1,2,3,……i-1,i,……j,分段点0 于1之间称为第1段,1与2之间称为第2段,…..(i-1)与I 点之间称为第i段,依次类推。
又因为由实轴简化为计算轴的过程及上述“规定”,在 当前讨论的第i段轴上,除了在i-1分段点有集中质量外, 其他部分是无关质量,只有弹性的轴,所以这一段内的切 力为常数,即Qi,因此在这段轴上i与i-1分段点的距离为x 的地方的弯矩就为:
M (x)

M i1

Qi

x

M i1

Mi
M i1 xi
之后),从数学知识可知,如果我们一开始就
将边o界条Q和件oYO
作为未知数代入递推公式(此时的
MO 0 ),逐个分段点递推,
那么很显然,任一截面(分段点)i上的4个基
本的参 线Y数 性i 函数i,、即Mi有、:Q和i
都只是 o 和Qo
Yi Aio BiQo i Cio DiQo (i=1,2,3……n) M i Eio FiQo Qi Gio HiQo
5)式(3-1)也说明,质量偏心e的大小并不影响临界转 速的数值,它们是互相独立的二个参数。也就是说存 不存在临界转速以及它的大小如何,与存不存在质量
偏心 e 无关。 e 但是,偏心 严重影响振幅y的大小。它说明加工和平衡
e 都不好的转子,由于其偏心 过大,即使其工作转速远
离临界转速,由于振幅y大,转子也会发生强烈的振动。 反之,若加工和平衡都做得很好的转子,只要保证工作转 速不等于临界转速,即使工作转速很接近临界转速,转子 也能良好运转。
作为分段点,如“2”点;
4. 每段轴的质量均分为二半,分别集中到该段轴 的两端的截面上(即分段点处)。这样,各段之
间的分段点上则分别集中有相临两段轴的质量和
的与一第Ⅱ半。 段如 的分 质段 量点m“2 1之”点和上的集一中半有;第即Ⅰ段的质量m1
M1

m1
2
m2
5. 如分段点之上还有其他回转零件(如叶轮)则分段点

d2y
2
程为: EI M dx2
3
(A)
(2)目前状态m下i ,轴单位长度所受的载荷就是轴单位
q m y 长
2
度的质量 所i产生的离心k力:
(3)又由材料力学知:沿轴长度弯矩的二次导数(,B)等
于轴单位长度所受的载荷,即:
d2M q dx2
(C)
(4) 由(A)(B)(C)得:
6) 行业规定,为安全起见,应该有:
n0.75nk ——此状态下的轴称为刚轴
n1.3nk ——此状态下的轴称为柔轴。
第二节 等直径轴的临界转速
讨论: 无圆盘、等直径光轴的临界转速以及 轴弯曲振动的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