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文库()/实习报告律师事务所实习日志【40篇】4-7星期三这天,我致力于完成方律师昨日下午交代我写的三份上诉状及申请执行书。
坦率地说一句,我真的不知该从何入手。
心里纷乱不已,有股莫名的烦燥困扰着。
但无论怎样困难,我还是务必得把它完成。
总不能因为困难就一向搁之不理,尽管这也是我最爱干的事情。
我真的对那个上诉人感到深深的无奈——他既然打官司了,那又为什么全都认了呢。
唉!这也把我害惨了——总觉得自我写的上诉状实在不好写。
自我当学生的这种死脑筋就是不会灵活变通,老是觉得原告这样主张而被告又如此合作全认了,这不就歇菜了吗?为什么还要死要上诉呢——尽管我已知上诉人纯属只是在拖时光?写吧,努力地写吧!4-8星期四这天早上我一向在等着方律师回办公室。
因为他之前曾说这天早上要回来,叫我在他这天回来时给他看看我的执行书和上诉状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但是,他这天早上并没有回办公室。
我还一向以为他会回呢!最后是他叫我把执行书和上诉状发到他邮箱里去。
其实我昨日早上就已经写好,只但是我对470那份上诉状写得不是很满意,总体上我对上诉状的感觉好像是自我在捏造故事似的只但是是多了些法律方面的东西。
心理一向忐忑不安,担心会被方律师骂——虽然这到目前为此仍未发生过。
结果,我根本不需要对它们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
这天下午,方律师叫我能够把执行书和上诉状打印出来,只是把470和471的字体改为楷体gb2312就行。
心里的那份不安最后安定下来。
总算是踏实了!4-9星期五这天有一位客户带他的妹妹来咨询方律师关于合伙合同的问题。
正如方律师所说的,正是大家都是好朋友才会一齐合伙做生意的。
如果相互间都不是好朋友,才不会一齐合伙做生意。
但合伙问题涉嫌的不仅仅是生意问题,还是朋友关系的和谐。
涉及到金钱,我总觉得朋友关系很脆弱——不明白是否因为我深受电视剧的毒害呢。
先小人后君子成为了合伙的必要。
签订合伙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有利于避免合伙纠纷的发生。
即使将来真的发生纠纷也能够拥有有力的证据。
因此,签订合伙合同时要慎重注重合同的资料——想像我们处于最糟的状况下该如何保护自我的权益。
4-10至4-11周末律所公休4-12星期一这天,我和阿蓝在空闲时看了《法苑》介绍的电影《十二怒汉》。
坦率地说,我看不明白——无论是那些陪审团的推理还是整部电影的好处。
虽说该电影探讨的是人性与法律的关系,但我真的是弄不懂——即使我已经不断重复地回想或重看。
也许我在将来的某一天会豁然开朗,弄懂《十二怒汉》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毕竟,对于问题的深层好处的思考是需要必须的人生阅历为基础的。
4-13星期二这天,我如常到律师事务所实习。
九时许,林哥突然进办公室问我方律师是否有交待过司法局的事。
我困惑不已,方律师根本一丁儿都没有谈及。
之后林哥叫我接方律师的电话。
原先方律师忘了叫我替他到司法局的法律援助那里代班。
就这样,我在什么都不明白的状况下来到法律援助那里。
我签到时看了看签到这个月分配的签到表,发现江门其实有挺多的律师事务所的,只是我没有发现而已。
整整一个早上,只有一通来电来咨询。
他咨询问如何到警察局拿证据,坦率说一句我根本就不明白。
在这种状况下,我叫那个实习律师来听。
这就应没有关系吧?但是,我就这样因此浪费了一次宝贵的经验。
4-14星期三这天就是纽邦买卖纠纷案上诉期限的最后一天。
方律师跟这件案的委托人谈起这件事。
他们均对被告的行为感到奇怪。
因为通常大家都会耍程序或者什么的,但对方完全没有这种动作。
被告方并没有暗地里转移财产,也没有上诉。
更奇怪的是他们也不属于那种即使强制执行也没有财产执行的那类,而他们这种完全漠不关心的行径实在令人感到困惑不已。
这也是我第一次亲自感受到居然有这种人的存在。
真不明白该用哪种形容词来形容他们。
我对他们真的很无语!如果在律师生涯中常遇到这类人,那么律师这行业实在是太好混了!但事实上,这类人是世间罕有的果实,另类的程度不一般啊!4-15星期四这天阿娟跑进来问我买哪些司法考试资料比较好。
林哥、阿娟与我在这方面的交流时十分融洽。
并不是我平常跟大家有矛盾,只是我感觉自我始终跟男性有沟通有问题。
其实,我跟女性总不能持续一个长远的联系。
总之,我的沟通交际就是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点。
这究竟是我的性格、习惯还是别的原因而导致我此刻所面临这种困窘呢?我很困惑,也很想改变这样的状况。
这是很迫切而重要的问题!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自我建造的象牙塔里!我深信只有改变才能迎来我生命里的机遇!4-16星期五这天,方律师的大哥——也是一名律师——到方律师的办公室跟客户会面。
席间这位方律师多次谈到不愿透露他们律师事务所上次接的同类型的案子实际所花费的具体数额。
这让我感觉那里面有太多的猫腻!而且这位方律师在期间打了一通银行经理的电话查询案件被告的经济状况。
银行不是就应保护客户的信息不被别人明白的吗?为何这位经理如此轻易地违反他的职业操守呢?甚而,这位方律师说这件案子我是约几们法官出来看谁更愿意接这个案子帮忙他。
这又让我更困惑——案件不是有它的管辖限制的吗,能如此轻易选取法官审判案件?越接触到一些事情,感觉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影响巨大,仿佛世上根本没有纯净的正义。
人们不断在灰色地带里活动。
4-17至4-18周末律所公休4-19星期一快五了,而我也将要结束实习。
阿蓝整个人都显得懒洋洋的,对事情完全没有干劲,一心等待五一假期的到来。
这间律师事务所在放假和社保这两方面是彻底地贯彻国家的规定。
这能够说是相当不错!据我所了解,其实还存在着超多的工作单位是不买社保,一年只有几天的假期。
而且我还在网上看见即使是律师事务所也是有的不按照国家规定购买社会保险的。
其实,这些都是法律规定务必履行的义务,但是人们在现实中可能还是未能做到全部实现。
4-20星期二这天是我实习的最后一天。
方律师居然跟我说很抱歉——由于他最近案子接得比较少而没能让我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不管这是出于礼貌还是事实,我都觉得他不需要这样跟我说。
因为毕竟是我向他学习,求他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就应是我主动地诚恳地向方律师感谢他在这段日子给我的指导与照顾。
无论如何,实习总算结束了。
也许在我的脑海里会自我觉得自我接触的事情其实很少,但在与同学交流实习状况时他们总觉得我的实习生活其实已经相当丰富多彩了。
扪心自问,其实我也算很幸运——起码我能遇到一位愿意教我的律师。
律师事务所实习日志【二】实习日记一7月6日一大早我就坐公车来到了律师事务所,期望给事务所的其他同事、领导留下好印象。
推门进到走廊,却已经看到几个人在办公室见奔走忙碌,我不禁感叹律所工作的繁忙。
在一个工作人员的接待下,我找到了负责为我介绍工作的尚律师。
他是这家律所的合伙人之一,同时也是律所的负责人。
他热情的接待了我,并和我聊起了我的专业学习状况。
尚律师由于工作较为繁忙,他个性指定了一个有丰富明白实习生经验的律师助理来帮忙我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这位律师助理姓刘,是个很热情风趣的姐姐,她和我谈起她当年到律所实习的经历,鼓励我要自信应对实习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遇到疑难必须要用心请教,才能更快进步。
也许是同龄人的关系,和她聊天十分简单愉快,我也从她的介绍中对律所的工作资料、流程有了基本了解。
实习日二7月7日我十分幸运地发现律所里不只有我一个大三生在实习。
这天来了一位广西大学法学院的大三生,他也和我一样期望到律所理解锻炼和挑战。
刘师姐带我们到专门存放结案卷宗的办公室,让我们透过阅读并整理卷宗来尽快找到法律文书的感觉。
我出于对民法的兴趣选取了民事代理案件的卷宗。
结果发现最多的是债务纠纷,其次是一些侵权索赔纠纷,其中有不少当事人竟然是未成年人。
刘师姐告诉我,这类案子总是很棘手,一般虽能以双方和解告终,但过程总是反反复复。
有些时候,往往“犯事”的未成年人往往来自疏于管教的家庭,游离于学校之外,甚至与家庭基本没有断绝关系,导致受害人家庭索赔艰难。
我觉得,如今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连年上升,一个孩子的错误,赔上两个甚至几个家庭的痛苦,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职责和社会帮扶职责的缺失造成。
实习日记三7月8日这天继续翻阅卷宗。
当然不可能再只看不动手了,实践出真知嘛。
刘师姐说准备教我写法律文书。
于是我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工作——超多的案卷的整理和装订。
虽然看起来并没有多大的法律技术含量的归档工作,但我还是决定怀着十二分认真把工作做好。
尚律师以前说过,法律文书初学者透过阅读整理过往的案卷,把那些当做范本进行模仿,能够较快掌握写作技巧,克服生搬硬套的毛病。
另外,超多枯燥的整理装订过程中,还很好的培养了我的耐性和细心。
实习日记四7月9日这天是周五,明天是周末了,所以早上尚律师抽空把我们实习生叫到跟前,和蔼地询问我们实习一周来的感受和遇到的难题。
他还让我们讨论了一个律所最近理解的一个离婚诉讼代理案件,考验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法律知识储备。
我十分紧张,说来一些自我的观点。
在听取了尚律师的代理意见后,我感到了我的应试思维与他的灵活经验和阅历之间的巨大差距,暗下决心今后要注重实际案例的分析。
实习日记五7月12日经过两天的休息和自我总结,星期一,我在走进律所门口的时候,想比于上一个星期的好奇和忐忑,多了一份了然和自信。
所里的李律师正要带上刘师姐去参加他代理的案子的庭审,我听说了也请求一同去旁听。
在学校学习诉讼法的时候虽然都已经学习过整个庭审的过程,但是书本上的东西总是抽象、难理解、难想象的。
而跟随律师去听庭审让我更清楚了解律师在庭审中、整个案件的流程中处于一个什么的主角、地位,处理什么样的事务,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律师在诉讼过程中起的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作为学习法律的人来说,了解自我的专业,了解自我的职业,是十分重要的。
而这次的实习让我从新认识一类人——律师。
在社会中、生活中、学校中、家庭中对律师这个职业有着不理性、不全面的了解,甚至而已说是偏见的理解。
这样错误的了解不仅仅仅是我自我,同时社会、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人也同样存在这样的偏见。
如果这次不去中晟律师事务所实习的话,估计这个错误的认识很可能一向伴随着我。
实习日记六7月13日昨日的经历让我意识到虽然来到律所实习了一周,我对律师始终不是很了解。
过去总觉得律师只要在庭上动动嘴皮子就能够了,如今看来庭审才明白,律师在庭审中的自如应对靠的是之前辛苦准备超多辩护材料,到各处搜集取证,反复揣摩推敲辩护意见,并与委托人反复沟通才能做到。
我把我的所思所想告诉刘师姐,她带我到几个主要律师的办公室参观。
我发现他们真的十分忙碌,电话基本没怎样间断,一向在跟不一样的人打交道,周旋在几个利益方之间,为委托人争取有利的材料。
若是没有电话的,坐一会就离开办公室到外边取证或是忙交涉去了。
律师行业果然是个高压力、高劳力、高风险,虽然委托费不算少,但大部分都归律所所有,总的来说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