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道德作用的表现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 的影响;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 量; 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 、 道 德 的 历 史 发 展
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
原始社会的道德
奴隶社会的道德 封建社会的道德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原始社会的道德
道德原则:维护氏族平等民主 , 勇敢刚毅。 道德缺陷:氏族复仇、血 缘群婚和食人之风。
问题
1、可否从上面的例子说明伯尔尼市民的道 德素质比广州市民的道德素质要高? 2、伯尔尼市民与广州市民道德行为差异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经济决定道德
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 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 则和主要规范。 (在阶级社会中,各种道德体系也必然带有 阶级属性。) 3、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 化。
1、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劳动和简单交往。 2、道德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3、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使道德成 为一种独立的意识 形态。
劳动之于道德起源的意义
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 劳动创造道德需要; 劳动提供道德产生 和发展的动力.
(二)道德的本质
马克思:“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 一定 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第103页。
教育功能
平衡功能 激励功能 沟通功能
评价功能
导向功能 辩护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阅读一个真实故事,谈谈 你的感想。
4万“巨款” 10年折磨
新华网长春5月23日电 日前,一对来自 吉林省延吉市郊农村的夫妇,将捡来的4万元钱 交给了延吉市公安局,请求公安局为他们找到失 主。 49岁的苏大友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妻子毕 天淑没有工作,还是一个重症肝硬化病人。他们 有一个今年刚满16周岁的儿子。 1996年夏天的一个夜晚,苏大友的出租 车上来了一男一女两位乘客。两人离开不久,苏 大友发现车后座上有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竟 然是一大堆钱,有50元的,有10元的,整整 4万元!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目的
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 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优良道 德传统,辨析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正确 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 系;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坚持集体主义?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思考:
1.道德是天生就有的吗? 2.道德是上帝赋予的吗?
非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观
1、神源论(亦称“神启论”) 2、心源论(或“天赋论”)
3、庸俗进化论
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观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起源的客观条件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起源的主 观条件 人的劳动是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
“三纲” “五常”的含义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 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 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 的《春秋繁露》一书
讨论
1997年,广州。一家公司进行公益活动, 在全市的交通岗亭投放了三 万把雨伞,供 市民在遭遇大雨时无偿使用。条件只有一 个,即市民用完之后将雨伞在方便的时候 交还给市内的任何一个岗亭。一个月以后, 这家公司重新清点雨伞,发现全市岗亭回 收的雨伞仅有六把。
1996年,瑞士伯尔尼。市政府为了方便市 民,在大街上投放了八百辆自行车。这些 自行车没有上锁,任何人都可以骑,骑到 目的地就地摆放。一年以后,市政府重新 清点自行车,发现八百辆自行车一辆不少, 有的还被翻修一新。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的语义学解析
“道”即道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 规范。 “德”即“得”,是指人们将道“内得于 己,外施于人”。(提高觉悟,乐于助人) 道德即从物之道引出人之得。最早见于荀 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 是之谓道德之极。”
奴隶社会的道德
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生 依附。 鄙视劳动和劳动者 强调对奴隶主国家的绝对忠诚。
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
封建社会道德
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 建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 的规范。 道德的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 是封建地主阶级道德的重要特征。
道德的含义
本质规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
识形态。
作用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
念(良心)
作用方式:善恶评价 存在形式: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
动。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的
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 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 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苏大友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想想自 己把所有家当卖了也不到1万元,他突然感到 很害怕。他把钱放到了朋友那里。 妻子毕天淑治病需要一大笔钱,曾经几次 住院,向亲戚朋友借钱都借遍了,她也没敢动 用一分那笔捡来的钱。 10年里,苏大友夫妇一直经受着道德良心 的折磨。意外之财没带来任何欢乐,相反使他 俩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苏大友原来开朗活 泼此后却变得沉默了,毕天淑的病情也日益加 重。 最后,他们决定通过警察将钱交给交给失 主。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1.道德的认识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 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2.道德的调节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 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 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 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