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立项详细流程一、科技立项申报工作1、科技立项申报工作启动宣传(三至四周) 注:有关文件或宣传材料2、科技立项申报工作(1) 从网上下载《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立项申报书(试行)》及填写说明(2) 同学在认真阅读填写说明后,认真填写申报书(3) 将填写好的申报书打印出来,并找到相关教师作为项目指导教师(4) 将填写完整的申报书及申报电子版在规定时间内交至校科服(5) 校科服在收到申报书及电子版后检查并存档,若申报书出现问题,可酌情解决,并记录申报项目的类别(6) 校科服需在申报书收齐后的一周内,分类整理并制作电子版目录。
同时,根据整理的类别与团委的老师联系,成立评审小组(7) 校科服负责将申报书分类并转交评审小组。
3、立项审批(1) 校科服需及时掌握立项审批情况(2) 在立项审批结束后,校科服需将申报书取回并整理并确定校级立项的项目(3) 根据当年的科技经费,给出校级项目的批复经费及院级项目的建议批复经费(4) 将校级立项制作详细目录(目录格式详见附录),将非校级立项项目返还各院,滞留不同意立项项目4、立项批复(1) 各级立项批复单由校科服会同各院科技协会(部)同时下发(2) 各项目立项批复单由相关部门下发(3) 不同意立项的项目同样发放批复单,但须在批复单上注明原因,不同意立项批复单由各院下发二、中期审查工作在研究阶段需对项目进行核查,有明显不履行任务进度时间表者,可进行撤项处理。
中期审查结束后,须由审查部门对已审查的项目编写中期审查报告,格式详见附录。
(注:各级项目的撤项处理须经校团委批准方可生效,院级立项的撤项可向校科服申报,由校科服协调各项工作) 2三、科技立项结题工作1、结题申报工作(1) 校科服及各院科技协会(部)需在每年的结题阶段开始时,通知各项目负责人(2) 各项目负责人需在网上下载《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立项成果评定书(试行)》及填写说明(3) 各项目负责人需将成果评定书打印版、电子版及立项成果、成果电子版上交相应部门,各院科技协会(部)需将成果收齐后送交校科服(4) 校科服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整理工作并移交学科专家组注:①若项目成果为模型的,需交模型的正、侧、背、俯、鸟瞰图图片的电子版,并将图片体现在结题报告中②整理工作:分类,制作目录2、结题审批工作校科服应及时掌握审批情况3、结题批复工作(1) 校科服须在结题审批后将全部项目取回(2) 校科服须对同意结题项目进行整理(3) 校科服需会同各院科技协会(部)对全部项目发放结题批复,不同意结题项目需注明原因(4) 各项目结题批复有各项目所属部门下发并收回存根(5) 校科服须下发2008 年度北京建筑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立项结题证书四、报销工作1、报销时间报销时间自项目同意结题之日起至当年12 月底前2、报销流程(1) 各项目负责人在报销时间内携带结题证明,及需报销的发票到校团委找校团委相关老师进行报销的审核(2) 审核完成后,即可到财务处报销3、注意事项(1) 只有通过结题评审的项目才可进行报销3 (2) 所要报销的发票需为报销当年开具的正式商业性发票(3) 发票背面需有三个人的签字(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组员、项目所属部门负责人四者之三) (4) 发票背面注明:项目名称、支出明细(5) 发票为散装,不可装订(6) 机打发票的,台头的客户名称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手撕的发票均需在背面注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7) 可报销的经费总额原则上不超过批复经费4第二节科技立项补充说明一、关于立项在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表中的加分说明科技立项在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中的加分,按照《学生手册》(2005 年7 月版P45)学生非业务素质-“创新精神”中的规定执行二、科技立项的管理部门各级科技立项由各级部门管理。
如:校级立项由校科服管理,院级立项由各院科技协会管理三、关于科技立项项目组成员的说明1、科技立项项目组成员总数不得超过七人,其中包括项目负责人一人,合作者最多六人2、在项目研究阶段,可申请增加组员。
项目负责人需将申请书交至相应的管理部门,申请书格式参照附录相关内容3、在项目研究阶段,可申请变更项目负责人,变更后的项目负责人须为原项目组成员,需由现任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由原项目负责人、项目指导教师、组员签字后交至相应管理部门4、在项目研究阶段,可申请变更成员,申请由项目负责人提出,须项目负责人变更的成员的本人签字,交至相应管理部门5、项目结题阶段只可变更项目组成员,不可申请增加人员6、各级管理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应予以核实、签署意见并盖章,然后报校科服备案三、关于申请科技立项延期的说明1、申请延期的项目,需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重点说明原因,最好能提供相关证明,由项目负责人签字后上报相应管理部门2、各级管理部门应在核实情况后,签署意见并盖章、备案3、延期时间不得超过红头文件规定的最终上交时间四、关于申请增加指导教师的说明1、申请增加指导教师需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并由第一指导教师确认情况签字后,再由第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并签字2、申请增加指导教师应在科技立项申报阶段,随申请书一并交上至校科服3、在项目同意立项后,有相应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并备案五、备注1、每年科技立项的申报及结题的具体时间以当年的团委文件为准2、申请增加的指导教师只能为一人,每个项目必须有一名指导教师3、申请一律为A4 纸打印,并在相应位臵处签字 5 第三节科技立项申报书填写实例及说明编号: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申报书(试行) 项目名称:北京市大学生助学贷款遭遇信用危机及其应对措施的研究项目负责人:XXX 项目负责人班级:XXXXX 项目起止时间:2008.3-2009.3 指导教师:XXX 项目类别: 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发明制作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服务中心编制二○○八年 6 说明1、本表内容应在项目申报时由项目负责人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完整、如实地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A、C、D、F 表为必填表格,此外,只需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选择填写B1、B2 或B3 表。
3、该表格上交电子版和打印版各一份,打印版一律用仿宋_GB2312 字。
此申报书可复制。
4、填写时请勿更改表格大小,否则按作废处理。
5、需要指导教师或项目负责人签字的地方,要求手签字 ... 。
6、凡是有“□”的选项,需将要选项目前的“□”改为“√”,再进行打印,请勿手画。
7、申报书封面右上角的编号请勿自行填写。
8、专家组评审意见以及评审老师的审核意见请勿自行填写。
9、申报书各页用A4 纸打印出来,靠左上角用书钉装订成册。
7 A.申报者情况申报者代表情况姓名XXX 性别女出生年月1987.7 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系别、专业、年级X 学院X 专业X 年级X 班学历( B )A 大专 B 大学本科C 硕士研究生学制四年入学时间2004.9 作品名称关于绿色建筑的智能维护结构与绿色建材技术的研究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XX 小区X 楼X 单元X 号邮政编码XXXXXX 手机号码XXXXXX 常住地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XX 小区X 楼X 单元X 号邮政编码XXXXXX 住宅电话XXXXXX 其他作者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XXX 男20 大学本科XX 学院XX 专业XX 年级XX 班XXX 女21 大学本科XX 学院XX 专业XX 年级XX 班资格认定指导教师情况姓名XX 职称XXXXXX √校内□校外单位(系、部教研室) 文法学院法学教研室联系方式134XXXXXXX8 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是□否负责人签名(手签字): 年月日8 B1.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作品分类请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 作品全称作品分类(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9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作品摘要10 本作品研究或调查方式□走访□采访□座谈□会议□文件 试验□调查问卷□亲临实践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影视资料□其他(请详细注明): 作品计划进度安排成果形式 论文 软件 模型 书册 其它(请注明): 指导老师对以上内容审核意见指导老师签字(手签字): 年月日11 B2.申报作品情况(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作品所属领域请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 作品全称北京市大学生助学贷款遭遇信用危机及其应对措施的研究作品所属领域(C )A 哲学 B 经济 C 社会 D 法律 E 教育F 管理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目的: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力图找出引发还贷危机的原因,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并结合实践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完善首都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
基本思路: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掌握全国其他省市及国际上有关大学助学贷款信用问题的成功措施及经验,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北京大学生助学贷款现状及成因,从而提出可行性措施。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本项目通过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北京市大学生助学贷款目前遭遇的大学生信用缺失问题,从社会、经济、法律、管理多角度进行探讨,并与实践相结合,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特别是对穆罕默德〃尤努斯创造的格莱氓银行独特体制的思考,力图探索出完善首都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对完善北京市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提出可行性建议,通过在首都试点,将有效措施推广全国,为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的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12 作品摘要随着以学生个人信用为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应运而生。
其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自国家助学贷款的首次还贷以来,还贷率就不容乐观,使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行举步为艰。
本项目中从北京市高校出发,研究目前北京市大学生助学贷款和大学生诚信状况,试图找出引发还贷危机的原因。
经分析发现,引发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其中既有国家助学贷款体制不健全因素,也有大学生诚信度不够的原因;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大学生缺乏诚信。
因此,本项目针对北京市大学生助学贷款目前遭遇的大学生信用缺失问题,从社会、经济、法律、管理多角度进行探讨,并与实践相结合,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力图探索出完善首都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的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