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都江堰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下午好!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离成都56公里,在游览都江堰前,我先给大家交代几个注意事项:第一,我们的车牌号是川AQ123,下午5点钟在离堆公园集合登车。
第二在游览过程注意安全,紧跟团队以防走失,第三,我的电话号码是:123456789,如果有什么事请与我联系,今天我们的游览顺序依次是:安澜索桥,鱼嘴,飞沙偃,伏龙观,最后进入离堆公园,我们的游览时间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主要包括三大组建:即鱼嘴,飞沙偃,宝瓶口。
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
都江堰的主要特色是“一无三自”,无坝饮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控制进水流。
难怪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游览都江堰时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可见都江堰的功绩之大,怪不得成为世界遗产,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制服岷江孽龙,将其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后人依此立祠祭祀。
北宋初改名伏龙观。
现在我们来到了飞沙偃,在这我就不给大家讲飞沙偃是如何千辛万苦修建而成?也不讲下游的宝瓶口是怎样自动控制水流,形成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一千余万亩农田,那我讲什么呢?好了,大家请沿着我的手势向下看,站在这可以宏观地看到飞沙偃的主体及对面的虎头岩,在这我就利用回旋流的知识讲讲飞沙偃的作用。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到岷江的水流是由鱼嘴分流流向飞沙偃的,在方位上说就是自西向东流,这水沿金刚堤而下的急流受宝瓶口限流所阻,在口外形成一个洄水沱,即伏龙潭。
加上飞沙偃对面突入内江的虎头岩对水流,沙石的导引作用,洪水便连同泥沙向右翻过飞沙偃,排往外江。
意思就是应用流体学原理,因为水是分为表层和底层,以底层裹挟的泥沙比例为大,约80%,又根据这一原理,两个层面的流水在遇到弯道时,使表面的水流向凹处—即飞沙偃的下游低处。
而带泥沙和沙石的水冲向凸岸,再加上虎头岩的导引作用与飞沙偃配合,才完成了飞沙偃的第一个作用---“排沙“,看来飞沙偃真是善解人意,它的第二个作用就是:飞沙偃遵循著名的三字经中的:”低作偃“原则,即堤顶低作与对岸标准台顶等高,使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的内江水浸过偃顶流入外江。
如遇特大洪水,偃体会自行溃堤,让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它的设计可谓是鬼斧神工啊!与世界伟大的工程相比,飞沙偃的修建没有修建埃及金子塔耗资巨大,没有中国长城中孟姜女哭长城的悲哀壮观,没有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巧妙神奇,没有秦始皇兵马俑的壮观震撼。
飞沙偃的创建,有的只是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变害为利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
看来古人早就在2000多年前就做到了:坚持了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堪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
好了,通过小李的讲解,相信大家对飞沙偃的作用及得名有了大概的了解吧?下面我们即将进入下一个景点伏龙观,那么李二郎是怎样擒龙治水的呢?请大家稍作休息,等一会小李再向大家细细到来。
谢谢,各位评委!我的景点讲解完毕。
2、蜀汉三国旅游线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是广元,成都到广元大约280公里,需要约5个小时的车程。
从成都出发,经过2小时130多公里的车程,途径德阳.绵阳,马上,我们就要到达江油了。
江油是绵阳的二级城市,由绵阳市代管。
但是。
一座城市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绵阳有“科技新都”之特色,而江油市呢?它的特色又是什么?大家请看车窗正前方,那副巨大的牌匾上写着四个苍劲而有力的大字:李白故里。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82年时,为江油亲笔题写的,换句话说,咱们现在离李太白老先生的出生地已经越来越近了。
江油市的特色也正在于此,它是将整个城市的建设与李白文化相结合,我可以毫不夸张地告诉大家:到江油来,就是要“读李白诗、行李白路、喝李白茶、饮李白酒”...李白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小陈给大家打个比方:一百个李白的研究者的看法中就会有一百个李白,正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仿佛李白已经不是一个真实的人,而是传说中的神仙。
但是,今天,小陈暂不给大家讲“寻仙访道”的李白,也不讲他是如何“仗剑远行”,我今天重点为大家讲伟大诗仙李白的爱好。
现在请大家往车窗的右侧看,那是江油市内一处结合着李白文化新建的文化广场,看到广场中间的那尊巨大的青铜雕像了吗?李白手持酒樽,抬头望向天空,仿佛若有所思...从这尊雕像,大家能猜出李白的爱好了吗?李白生平就有“一好一爱”,“一好”是好酒,在中国的古代,饮酒咏酒者比比皆是,但是若要说哪为文人与酒的关系之密切以及嗜酒的名气之大,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与李白相提并论。
翻翻李白的诗就不难发现,李白这一生当中,几乎无处不有酒。
孤独时,可以“独酌无相亲”,高兴时,可以“一杯一杯复一杯”,更甚之在表达自己忧愁时,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被世人称为“酒仙”,然而酒仙与诗仙时相辅相成的,李白与酒,正如李白与诗,从未分开过,酒似乎成了李白的生命,被他融入诗当中,成了诗的灵魂。
当然,如今我们尊崇李白,也决不是因为他好酒,而是取他酒后傲视权贵的反抗精神和诗才。
再说这“一爱”,便是爱月。
据粗略统计:李白现存1000余首诗中,写月亮的就有250多首,这个比例相当于李白每写四首诗中必有一首诗写月亮,更何况他笔下的月的意向更诗多达80多种类型。
今人台湾的于光中先生说:“李白酒入豪肠,有三分笑成了剑气,余下的七分便酿成了月亮...”李白这一生,不仅有美酒相随,更有明月相伴。
明月对他而言,又有生命意义呢?举些例子来说:诗仙李白思乡时:可“举头望明月”,孤独时可以“举杯邀明月”,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说李白的死是因为他醉酒后投入湖中捞月所致,真是一个“生有明月相伴,死为捉月而亡”的人。
李白这一生,与酒、与月,诗难舍难分喃。
好了,关于李白的话题我们及暂告一段落,不知不觉,我们的旅游车已经离开了江油,再过2小时左右,我们就将到达中国历史上一位最成功的女性的故乡——广元,她,到底是谁?在历史山又曾获得过怎样的成功?请大家稍做休息,待会儿,小陈再喝大家接着聊,谢谢!各位评委,我的途中讲解完毕!3、九寨沟黄龙旅游线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是九寨沟。
成都到九寨沟大约435公里,大约需要10个小时的车程。
从成都出发,经过5小时180公里的车程,途径郫县、都江堰,现在,我们已经进入茂县了。
茂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羌族聚居区,羌族又是中华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族,羌族人民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自己的语言,没有高楼大厦可以居住,却有自己独特的建筑,这建筑是什么呢?大家请看车窗外,那些土黄色的建筑便是羌族人民的一大发明——碉楼,这碉楼再国外被称为是神秘的东方古堡,在范晔的《后汉书》当中称它们为“邛笼”,但小陈今天不给大家讲邛笼特殊的防御功能,也不讲邛笼数年不倒的建筑奥妙,虽然今天车开得比较快,但是细心的朋友一定注意到邛笼顶上,都放着一块块白色的石头吧,这白石仅仅只是起着装饰的作用吗?它和羌族人民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小陈就重点给大家讲讲羌族的白色信仰。
羌族人把这白石放在屋顶,这种做法与羌族人民源远流长的崇尚白色的心理有关,这白石可不单单只是一块冰冷的石头,它再羌族人民的心中是被赋予了灵性的,代表着天神。
这白石怎么就成了羌族人民所信仰的天神呢?这便和传说中的“羌戈大战”有关。
传说再远古时代,古代羌人与戈基人再岷江上游大战,眼看着羌人就要全军覆没,羌族女神便从天上抛下三块白石,化作三座雪山,挡住了戈基人的追兵,挽救了羌族儿女。
苦难酿造了信仰,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期,获得天神帮助的羌族人,便把对天神无形的崇拜转化成了有形的白石崇拜。
当然,羌族人民信仰的不仅仅只是天神,他们同时也信仰地神、山神、水神等众多自然神,但是所有的神都以白石为象征,白石放在屋顶,代表这天神;放山顶则代表着山神;放湖边则代表这水神...真可谓是“万千神灵集以石”。
(咱们的张师傅,请把车开得稍微慢一些)这会儿,各位不妨再向车窗外看,有羌族人正在悠闲自得地放着羊...其实,羌族人不仅仅只是在宗教上信仰白色,羌族人头顶白云而牧羊,喝着白色的羊奶,饮着高山上白雪融化的雪水...他们的服饰呢?请各位仔细观察:无论是头帕、羊皮披肩还是腰带,也全是白色,就连羌族先民取火,也是用两块白石互相撞击而产生火星,燃出火苗..可以说,羌族人民的生活的主要色调就是白色。
好了!各位游客,关于羌族人民的白色信仰的话题就暂告一段落,不知不觉,我们的车已经驶出了茂县,还有140多公里我们就要抵达松潘,高原古城松潘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边陲古镇,那里流传着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千古佳话,那又是怎样感人肺腑的故事呢?请大家稍作休息,待会儿,小陈再和大家接着聊,谢谢!各位评委,我的途中讲解完毕!4、峨眉乐山旅游线路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是乐山,从成都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80公里的车程,途经双流,新津,彭山,马上我们就要到达眉山境内。
大家请看车窗外,那一片葱郁的竹林,我们都知道许多文人墨客都习惯用竹来比喻自己高风亮节,有位诗人就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位爱竹之人是谁?对了!他就是苏轼。
苏轼是为旷世奇才,在诗词文书法上大放异彩,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巨星。
他虽然文学上得意,但在政治上缺失意不断。
几经沉浮。
而我们今天就不说苏轼的得意与失意,我们今天重点说说苏轼为什么号东坡居士?唐宋时期,文人喜欢取号,李白称自己青莲居士,欧阳修称自己为六一居士,陆游称自己为放翁。
这些号称都寄托了他们内心的情感志趣。
而东坡只是一块土地,苏轼怎么就用这块土地做为自己的号称呢?这块东坡之地对于苏轼来说可以说是意义重大!首先:在物质层面: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由于政治地位的降低和经济条件的恶化,苏轼一家的生活比较艰苦,为了度过难关,苏轼还制定了家庭财政紧缩计划呢!为了增加收入,苏轼的好友为他购得一块五十亩地的营地,这块地就是东坡地,苏轼在这块土地上种植庄稼,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
其次:在精神层面上:虽然苏轼旷达乐观,但是这乌台诗案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为了舒缓这失意的情绪,他亲自参加生产劳动,这在古诗人中,除了陶渊明和杜甫外是很少见的。
这次打击让苏轼对以前所追求的上层生活绝望,他看不到重回那种生活的可能,于是试图在这东坡之地找到自己的未来,这是苏轼的一种自我反省,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这里是他精神的寄托。
最后,苏轼也是爱屋及乌的喜欢上这东坡地,苏轼和另一个诗人白居易遭遇相同,公元85年,白居易被贬忠州,白居易也曾在一块名叫“东坡”之地的地方居住,并且栽花种树,散步吟诗,由于同时天涯沦落人,苏轼也把白居易的爱好当做自己的爱好,并且也做东坡诗,赞扬东坡顽强坚硬,作为自己个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