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能力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一、意义及作用认知活动主要是指以人的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它是构成人的智力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智力发展一方面与人的遗传素质、个体发育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与社会文化环境和现实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康复训练是开发特殊儿童智力的重要手段。

但是康复训练不能脱离特殊儿童的实际,超越特殊儿童的发展水平,认知能力训练必须依照科学的规律来进行。

有关研究和康复训练实践表明,特殊儿童普遍存在着抽象思维方面的障碍和缺乏应变能力。

改善他们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能力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特殊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音的差异,而且表现为个体内的差异。

因此,对特殊儿童进行认知的康复训练,不仅需要遵循正常儿童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特别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对其实施个别化的康复训练。

二、训练内容在《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中领域三,提出了认知能力训练的长期目标。

我们为本领域的长期目标提供了必要的短期目标,作为开展康复训练的活动建议。

因此在制定个别训练计划时,提出特殊儿童在本阶段的长期目标以后,就可以在本章节中找出适合特殊儿童的短期目标。

此外,各地还应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需求和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特点自行拟订一些短期目标,以充实康复训练活动。

认知能力训练的短期目标如下(编码的第一级数表示领域,第二级数表示类别(长期目标),第三级数表示短期目标。

三位数码表示出一个短期目标的确切代码:3.认知能力3.1 物体的存在3.1.1 能指向物体失落的位置3.1.2 能寻找从眼前消失的东西(如给儿童看苹果后藏在背后,他会找)3.1.3 能从部分推知该物整体(如只给儿童看到狗尾巴,他知道是一只狗)3.2 从背景中选择知觉对象3.2.1 能从两个物品(如苹果和梨)中按指示选择任一件3.2.2 能从3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3.2.3 能从多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3.2.3 能从较复杂的背景中作选择(如在大街上的众多行人中认出母亲3.3 感知范围3.3.1 能在1/10秒钟内看清3个物体(如:小白瓷盘中撒3粒黑豆) 3.3.2 能在l/10秒钟内看清4个物体3.3.3 能在1/10秒钟内看清5个以上物体3.4 注意持续3.4.1 能持续注意10—15秒3.4.2 能持续注意20秒3.4.3 能持续注意1~5分钟3.4.4 能持续注意5—10分钟3.4.5 能持续注意10分钟以上3.5 配对、分类3.5.1 能将相同物品配对(如:将同样的木棍配对)3.5.2 能将相同物品分类(如:将白菜、萝卜分别放在一起)3.5.3 能匹配同色物(能从3种色块中,拿出一块与他人所拿的色相同) 3.5.4 能依某种特性归类(如:按形状、大小、高矮、颜色一样等) 3.5.5 能做实物与图卡的配对(如:白菜配白菜图卡)3.5.6 能将实物图卡配对(如:同是花朵的图片)3.5.7 能将较抽象的图卡配对(如:三角形图卡、前头符号)3.5.9 能匹配相同图卡(从5张图卡中找出一张与他人相同的图卡来) 3.5.10 能够何种人配何种东西(如:学生—笔、工人—机器、农民—锄头) 3.5.11 能拼合20块以内的拼图3.6 模仿作排列3.6.1 能从一堆物体中选择出与他人相同的东西3.6.2 能模仿简单的顺序排列.3.6.3 能模仿较复杂的顺序排列3.7 分辨常见关系3.7.1 能分辨大小3,7.2 能分辨长短3.7.3 能分辨高矮3.8 按特征排列3.8.1 能按一种特征排列(如按大小排列)3.8.2 能按两种特征排列(如除按大小外,还可按长短排列),3.8.3 能按3种或3种以上特征排列3.9 能按顺序活动3.9.1 能按顺序完成熟悉简单的日常活动(如:拿口杯和牙刷,接水、挤牙膏、刷牙) 3.9.2 能按指示依顺序进行3个步骤以上的活动3.9.3 能按排列序列完成活动3.10 认识线段3.10.1 能认识横线3.10.2 能认识竖线3.10.3 能认识交叉线段(如:十)3.10.4 能认识折线3.10.5 能认识曲线3.11 认识常见的形体3.11.1 能认识圆3.11. 2 能认识三角形3.11.3 能认识四方形3.11.4 能认识多边形3.11.5 能说出常见的物体形状(如;硬币、手帕、三角尺等)3.12 认识常见物体的形状3.12.1 能指认出球体的东西3.12.2 能指认长方体的东西3.12.3 能指认圆柱体的东西3.13 分辨有无3.13.1 能分辨常见容器中有无东西3.13.2 能分辨何处有无人(如:屋或车里有无人)3.13.3 能分辨事情的有无(某件事情发生与否)3.14 分辨多少3.14.1 能分辨常见实物的多少3.14.2 能分辨液体多少3.14.3 能分辨图形的多少3.15 认识快慢3.15.1 能根据速度差距,指出教具中物体活动的快慢3.15.2 能根据速度差距,指出常见事物活动的快慢(如:走路慢,坐车快) 3.15.3 能指出任意两个事物活动的快慢3.16 能识别简单方位3.16.1 能识别中间、旁边3.16.2 能识别左、右3.16 认识早迟3.17.1 能分辨先到、后到3.17.2 能分辨早到、晚到3.18 认识一天的时间3.18.1 能知道一天的时间顺序(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3.18.2 能知道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3.19 认识昨天、今天、明天3.19.1 能正确运用“今天我做什么”3.19.2 能知道“明天还没有到”3.19.3 能知道“昨天已过去”3.20 认识简单的因果关系3.20.1 能知道简单事物的联系(如:水和鱼、儿童与训练员、医生与病人等) 3.20.2 能知道简单的因果关系(吃了脏东西肚子疼,生了病要吃药、打针等) 3.20.3 能调节自己行为争取好结果(如:表现好可以得奖励)3.21 用常见的办法解决问题3.21.1 能伸手去取自己需要的东西3.21.2 能避开障碍去取自己想要的东西3.21.3 能通过媒介物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如:踏上高凳取放在柜架上的糖盒) 3.21.4 能通过求人帮助宋解决问题(如:求训练员、父母、其他儿童等帮忙) 3.21.5 能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如:以前会用手巾包娃娃,现在用纸来包书) 3.21.6 能利用已有处事方式来解决问题(如:向训练员、父母告状)3.21.7 能通过尝试来解决问题(如:水龙头拧不开,改用上下压的方式打开了) 3.22 唱数1~1003.22.1 能唱数l-103.22.2 能唱数l-203.22.3 能唱数1-303.22.4 能唱数l-503.22.5 能唱数1-1003.23 点数1~303.23.1 能点数1-3的数3.23.2 能点数1-5的数3.23.3 能点数1-10的数3.23.4 能点数1-20的数3.23.5 能点数1-30的数3.24 认识5以内的数3.24.1 能掌握5以内数的概念3.24.2 能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3.24.3 掌握5以内数的大小3.25 认识10以内的数3.25.1 掌握10以内数的概念3.25.2 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3.26 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3.26.1 掌握3以内实物的加法3.26.2 掌握5以内实物的加法3.26.3 掌握10以内实物的加法3.26.4 掌握3以内数的加法、3.26.5 掌握5以内数的加法3.26.6 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3.27 掌握10以内的减法3.27.1 掌握3以内实物的减法3.27.2 掌握5以内实物的减法3.27.3 掌握10以内实物的减法3.27.4 掌握3以内数的减法3.27.5 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3.27.6 掌握10以内数的减法3.28 有一个星期的概念3.28.1 能知道一周有7天3.28.2 能知道一周的顺序3.28.3 能知道今天是星期几3.28.4 能知道周一到周五工作、学习3.28.5 能知道周六、日休息3.29 认识年、月、日3.29.1 能知道年、月、日的说法3.29.2 能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3.30 有基本时间概念3.30.1 能知道小时、分钟的说法3.30.2 能对“马上”、“一会儿”、“立刻”有适当反应3.31 认识钱3.31.1 能知道钱的用处(如:买东西要用钱)3.31.2 能认识面值为壹元、贰元、伍元的钱币3.31.3 能认识面值为壹角、贰角、伍角的钱币3.31.4 能认识面值为壹分、贰分、伍分的钱币3.32 认识观察天气状况3.32.1 能知道:晴天、阴天、雨天、雪天3.3.22 能说出今天的天气情况3.32.3 能知道天热、天冷怎么办3.33 认识常见动物3.33.1 能认识5种常见动物3.33.2 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3.33.3 能说出两种动物的特征3.33.4 能爱护小动物3.34 知道常见的水果3.34.1 能知道3种水果的名称3.34.2 能说出3种常见的水果特征3.34.3 能知道常见的水果吃法3.35 认识常见的蔬菜3.35.1 能知道5种蔬菜的名称3.35.2 能说出常见的蔬菜特征3.35.3 能有自己喜欢的蔬菜3.36 认识花、草、树木3.36.1 能分辨出花草树木3.36.2 能说出花草树木的一两个特征3.36.3 能有自己喜爱的花草树木3.37 认识常见的粮食3.37.1 能说出常吃的食品名称3.37.2 能知道米、面分别是稻和麦子来的3.37.3 能知道爱惜粮食3.38 认识最基本的自然现象3.38.1 能分辨太阳、月亮、星星3.38.2 能知道下雨、刮风、打雷、闪电3.38.4 能知道水的几种用途和危害3.38.5 能知道火的几种用途和危害3.38.6 能知道电的几种用途和危害3.38.7 能知道空气对人、动植物的重要性3.38.8 能辨认当地的自然环境(如:山、河等)除了上述建议的康复目标以外,各地自行拟定的短期目标最好能属于某一长期目标,以便评估。

三、方法和活动(一)认知训练的方法1、训练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根据智残儿童评估后的情况而定,可给予合性训练智残儿童的发展是整体协调的发展,所以不应给予单一训练,但是应该有所侧童,评估后哪里有缺陷就着重训练哪些项目。

2、认知训练常采用问题情景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起智能残儿童的注意与兴趣,促使他们去探究。

对智残儿童的提问可以比较简单,但同样可以激发他们去思考。

比如,训练员拿出3种常见的蔬菜摆在桌上,问:“我这里有3种蔬菜,看哪位小朋友能最先说出它们的名字来?”这样提出问题,并出示教具进行认知训练。

还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比如当出现“滴滴嗒嗒”的声音时,让他寻着声音去发现是水龙头未关好,要他立刻将其关好。

还可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你生病了,爸爸妈妈不在时,你该怎么办”等,并教会他们一些相应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