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法规及知识考试复习题之一2009-08-23 21:54:45 来源:阳光畜牧网浏览:8838次1.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3.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的其他动物,合法捕获的动物除外。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7.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8.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9.县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10.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动物防疫工作。
()1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1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13.省兽医主管部门对动物状况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措施。
()14,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国内外动物疫情和保护养殖业生产及人体健康的需要,及时制定并公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技术规范。
()15.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确定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16.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17.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动物疫情监测。
()18.种用、乳用动物和宠物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19.经营动物、动物产品的集贸市场应当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不用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20.采集、保存、运输动物病料或者病原微生物以及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的规定。
()21.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可以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易感染、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
()22.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23.国家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经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验收合格予以公布。
()2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动物疫情,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动物疫情,不得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
()25.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
()26.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
()27.屠宰、或者运输动物以及或者运输动物产品前,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28.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动物和动物产品的。
托运人托运时不需要提供检疫证明。
()29.运载工具在装载前和卸载后应当及时清洗、消毒。
()30.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货主应当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下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处理费用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承担。
()31.动物诊疗许可证载明事项变更的,应当申请变更或者换发动物诊疗许可证,不需要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32.国家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执业兽医,是指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
()34.执业兽医、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参加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的活动。
()35.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需要,经当地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车站、港口、机场等相关场所派驻官方兽医。
()36.官方兽医执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任务,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佩带统一标志。
()37.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可以从事与动物防疫有关的经营性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38.止转让,伪造或者变造检疫证明,检疫标志或者畜禽标识。
()39.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管理办法,由国务兽医主管部门制定。
()4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动物防疫纳入上一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41.市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向乡、镇或者特定区域派驻兽医机构。
()42.对从事动物疫病预防、检疫、监督检查、现场处理疫情以及在工作中接触动物疫病病原体的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43.对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动物、动物产品可以重复检疫。
()44.兴办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不需要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
()45.,跨省、直辖市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胚胎、种蛋的,不用办理审批手续。
()46.未经检疫,不得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动物、动物产品。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48.《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是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
()49.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应当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
()50.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逐级建立责任制。
()51.国家对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管理,实行《动物免疫合格证》制度。
()52.种用动物应当取得健康证明。
()53.《动物防疫合格证》的格式由农业部制定。
()54.发放和考核审验《动物防疫合格证》可以不按国家物价,财政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
()55.县以上兽医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接种和疫情监测,调查,控制、扑灭等应急措施。
()56.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及其实施方案应当根据疫情发展变化等情况及时修改、完善。
()57.单位和个人可以在城市规划区内饲养家畜、家禽。
()58.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重大动物疫情防控需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所有易感动物实行强制免疫。
()59.规模化饲养场鸡、鸭、畜可以混养。
()60.饲养、经营动物和生产,经营动物产品的,应当主动配合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61.重大动物疫情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
()6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发布重大动物疫情信息。
()63.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64.疫区解除封锁后,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不需要继续对疫点和疫区进行监测。
()65.需要向疫点引进同类动物的需报经市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
()66.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问责制度。
()67.动物饲养场应当建立动物来源、免疫、用药和销售去向等档案资料。
()68.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进行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可以收费。
()69.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监督检查发现没有有效检疫证明、消毒证明的动物,动物产品实施补检,消毒所需费用,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承担。
()70.规定动物疫病是指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
()71.非免疫区,是指对规定的某种或者某几种动物在一定期限内停止免疫、而没有发生疫病的无疫区。
()73.免疫无疫区、是指对规定的某种或者几种动物疫病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实施免疫,而没有发生疫病的无疫区。
()74.《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所称动物检疫是指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的产地检疫和屠宰检收。
()75.《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适用于国内、国外的动物检疫活动。
()76.各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检疫工作。
()77.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
()78.国家对动物检疫实行报检制度。
()79.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期最长为30天,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期最长为7天。
()80.国家对生猪等动物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81.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和消毒证明应当执行动物防疫证章填写及使用规范的规定。
()82.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依法设立的定点屠宰场派驻或派出动物检疫员,实施产地检疫和宰后检疫。
()83.动物检疫员按照国家标准和农业部颁布的检疫标准,检疫对象以及《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施动物检疫。
()84.无疫区动物防疫管理实行统一规划,严格标准,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的原则。
()86.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可以重复检疫。
()87.通过公路运输动物,动物产品进入无疫区的应当经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防疫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
()88.动物饲养单位和个人可以使用未经高温杀毒处理的废弃食物﹝泔水﹞喂养动物。
()89.禁止生产、经营、使用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标准的饲料和兽药。
()90.动物繁殖、饲养、收购、仓储、屠宰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场所,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
()91.动物屠宰应当进行宰前,宰后检疫。
()9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屠宰未经检疫、染疫或者病死的动物。
()93.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建立动物免疫档案,向动物饲养单位和个人发放动物免疫证明,并为活的猪、牛羊、家禽佩带免疫耳标。
()98. 省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公布的动物疫情状况和本省动物疫病防治及发生状况制定动物疫病控制、扑灭计划,并对重大动物疫病制定应急控制预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99.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动物疫病或者疑似动物疫病发生时,应当立即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100.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当立即派员到现场进行检查、诊断;确定发生疫病时,应当迅速采取控制、扑灭措施,并及时逐级上报。
()答案:1-5√√√×√11-15√√×√√31-35×√√√×36-40√×√√×41-45×√×××96—100 √×√√√动物防疫法规及知识考试复习题之二101.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由市级以上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根据疫病发生的地点、种类、危害程度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