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重要性
梁智纲
思维的重要性体现在两方面:
1、有思维,才能在原有点的基础上推导出下一步的结果。
任何理论都是靠思维构筑,无思维,不成理。
人类所有的科学、哲学、技术,都是靠思维才能存在,才能发展,才能进步。
个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一个小孩从懂事开始,就是用思维去认识世界。
所谓懂事,就是能把两个以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思想中形成一件有始有终的事,小孩能明白,可以做。
以后获得的知识,只是一个个的点,小孩能升级,能从小学升到中学,再升到大学,就是能把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更高级的知识点,能联系起来,成绩就好;联系不起来,成绩就不好。
到了工作时,学到的理论与实际能否结合,工作能否做好,事业做得大不大,也是靠能不能把各个相关的点联系起来。
现在一般人讲的聪明、智力,除了记忆之外,基本就是这种能联系的本领。
所以,思维决定着个人的成长,决定着人类的发展。
2、什么样的思维决定着什么样的结果。
信息本身是一样的,为什么同样是人,却会对同样的信息产生不同的看法,做法?有人能一叶知秋,见微知著,有人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人会扬汤止沸,劳而无功,有人能釜底抽薪、一针见血。
除了感情和心理的派生因素外,基础和主导的就是思维。
比如守株待兔:兔撞死在树上,这是事实,但有个人因此放弃农活,天天等在这颗树边,想白拿死兔子。
不劳而获的感情、心理很多人都有,但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去守株,只有那一个人去守呢?这就是思维的问题。
很多人联系到实际情况:这种事概率很低,撞到是运气,不能靠它生活;而那个守的人没有联系到实际情况的概率。
前后两种思维的不同造成两种做法的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我们中华文化自古就非常重视思维。
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寓言、成语,就是揭示错误的思维,使人警醒,如;杞人忧天、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自相矛盾等;兵法中的三十六计,大部分都是引导敌方用错误的思维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而掩盖己方的真实意图,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
而这种故意误导别人引向错误思维的意图和行为就叫做骗,骗人就是欺负人,所以叫欺骗。
自己的错误思维欺骗了自己,也欺骗别人,就叫自欺欺人。
思维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人类的文明、进步是由思维推动的,而人
类之间的很多误解、矛盾、甚至战争,根源也是思维。
正确思维造就和平美好的世界,错误思维造就矛盾纷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