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赤城县观光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赤城县观光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河北省赤城县环首都经济圈观光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根据中央、省政府指示精神,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服务首都中对接北京,加速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为进一步壮大赤城县观光农业产业的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2011年-2015年观光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赤城县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一是观光农业初具规模。

“十一五”期间,赤城县立足区位、资源优势,探索农业发展新路,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坚持以农为本、强农兴旅,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得到初步发展。

全县现有各类大小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5个,规划建设面积1万余亩,2010年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经营收入1000多万元,解决当地就业300多人。

二是产业特色日趋明显。

近年来,赤城县不断壮大特种水产、花卉苗木、蔬菜瓜果、畜禽生态养殖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发挥产业优势,彰显农业特色,初步形成了以生态农业示范园为主体,融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生态餐饮、休闲垂钓、科技科普、休闲购物、乡土民俗等于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载体建设加速推进。

加快建设京北第一水城,投资3亿多元实施了白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建成了白河湾公园,黑龙山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等一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了赤城县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特色。

四是环境建设不断优化。

赤城县东与承德接壤,南与北京毗邻,西与崇礼、宣化交界,北靠坝上沽源县,是连接宣张,承接京蒙,贯穿丰承的重要交通枢纽。

境内112国道横贯东西,赤宝线南赤公路穿越南北,公路总里程达1590公里。

随着张唐铁路和京尚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沟通京冀蒙的重要枢纽作用日益显现。

特别是与北京山水相依,县城南距北京公路里程仅180公里,到京张高速公路沙城入口仅70公里,西距正新建的张承高速崇礼入口55公里,东距丰宁仅141公里,交通条件较为优越;同时,我县没有大型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企业,加之多年来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工作,积极治理土地沙化,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我县具备了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基础条件,为首都北京游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旅游休闲度假的场所。

赤城县是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基础差、底子薄。

“十一五”期间,赤城县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从无到有,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后劲,但由于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困难和问题依然很多。

一是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建设起步较晚,各种配套设施建设还未完全到位,规模效益还未完全显现。

二是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重量级品牌不多,农业节庆项目不多,市场吸引力不够,尚未形成凝聚人气的休闲观光农业体系。

三是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相对松散。

四是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设施条件、产业规模、人才队伍、消费水平等同周边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二、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优势资源1、自然资源优势:县境周围群山环绕,黑河、白河、红河三条河流纵贯南北。

河谷之间,高山起伏,沟壑纵横,耕地较少,山地面积较大,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全县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下降,山地、丘陵、盆地交错分布。

县内无污染的工业企业,空气质量长期保持在二级以上,绝大多数在一级以上,素有天然氧吧之称。

2、农业资源优势:近年来,赤城县坚持农业富民战略,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畜牧、仁用杏、中药材、特种养殖六大主导产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培育了样田出口蔬菜、赤城精细菜、东万口设施蔬菜、大海陀架豆、龙关大陆菜等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发展到4.68万亩。

食用菌大棚达到480个,建成了样田、田家窑、东卯、龙关、独石口、云州等九大产业基地,年生产各类菌棒500万棒。

发展高标准育肥牛养殖小区6个,年出栏1.8万头。

培育了云州、后城、雕鹗特种渔业养殖场,养殖面积发展到200亩,全县冷水鱼年产量可达300吨,成为京北地区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

梅花鹿存栏达到2000只,肉鸡、柴鸡养殖发展到80万只。

仁用杏种植面积达150万亩,杏核年产量5000吨。

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发展黄芩种植4.2万亩。

3、区位资源优势:与北京山水相依,是北京的饮用水资源基地、生态保护屏障、绿色食品供应基地。

全县有4个乡镇与北京2个县4个乡镇毗邻,和北京边界达150多公里,在北京北部与河北省交界的四个县中居第一位。

县城距北京公路里程180公里,进京时间仅2个多小时,具备接受北京的旅游市场、资金辐射和大都市影响带动的先天条件。

三、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资源为依托,以规划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核心,以农民为主体,加快发展以“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生态观光”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大力实施农业服务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赤城县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设施一流、立足现代、特色鲜明、以人为本的特色生态区,把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培育成为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2、基本原则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最大生命力在于体验。

为此,赤城县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必须坚持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重点把握“三个度”、围绕一个主题,即提高农业关联度、农民参与度、游客满意度,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坚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立意新、特色明、个性鲜,突出生产、生态、文化、科教、旅游、载体等多方面功能,建成具有赤城特色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一要突出生产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物质消费需求。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要以农业生产为本,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加速推广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种养加工一体化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基本装备等与休闲观光功能的有机结合,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积极引进适合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品质优良的特色蔬菜品种、花卉和观赏植物,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提高科技含量,为市场生产和提供更多的名特优新农副产品。

二要突出生态功能,规划和建设生态休闲度假区。

将农业生产基地、产品消费市场、休闲观光场所结合在一起,突出特有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让人感受到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乐趣,达到体验生活、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的效果。

以“京北第一水城”建设为契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农业景观和谐统一,形成独具特色的、高品位的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三要突出文化功能,开发和完善农业休闲观光区。

利用农村特色地域文化和民俗民风,建立乡村休闲特色农庄,体验农家乐趣,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民俗风情,挖掘乡土风情的文化积淀,串点连线,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假日农庄、特色农业节和乡村游。

四要突出科教功能,完善和发展农业科技主题园区。

以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突出农业科技科普,展示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展现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拓展产品市场,延伸产业链,形成集生产、科研、休闲、观赏、教育等于一体的现代精品农业观光示范园。

五要突出旅游功能,加快建设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场所。

开发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特别是乡村游等农业旅游项目。

通过先进现代技术的宣传、示范、推广,向人们展示现代农业的风采,让游客体验农耕和丰收的喜悦及淳厚的农家风情,采摘和垂钓的乐趣,品尝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快乐及原汁原味的农家菜,在参观游览体验中领略到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得到回归自然的放松,使游客达到休闲放松的目的。

六要突出载体功能,扩大和提升特色产业影响力。

通过举办各类农业采摘节、观赏节,参加各类国际、国内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做大做强农业节庆、节会,推动经济发展。

3、发展目标赤城县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以建设“京北第一水城”,打造“京北第一生态观光农业县”为目标,以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为主线,以农业景观、生产活动、乡风民俗为内容,以回归自然、体验农味、休闲观光为特色,建成各景点相互协调、错落有致,集观光、休闲、科普、体验、生产、购物于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到2015年,生态观光农业投资总额达到近百亿元,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0亿元。

四、区域布局、发展重点及重点产业项目1、区域布局根据赤城县的区位特点、农业资源分布、现实发展状态和长远发展目标,重点建设各具特色的“三条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带”。

一是以黑龙山民俗村为代表的体现自然归真的黑河流域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带,主要景点包括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黑龙山民俗村、塘子庙温泉度假村、井儿沟现代农业观光园等。

二是以赤城县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为代表的体现现代农业高科技的白河流域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带,主要景点包括云州水库、白河湾公园、摩天岭滑雪场、温泉度假村、赤城县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赤城镇水上游乐园,样田白云山九连洞、后城玉米迷宫、独石口冰山梁、云州金阁山、龙门所沙沟仿古城等。

三是以大海陀农耕文化体验园为代表的体现游客亲历农味的红河流域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带,主要景点包括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海陀农耕文化体验园、大海陀五味子、树莓采摘、雕鹗金红苹果采摘、黄芪茶制作等。

2、重点发展项目一是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科技”要求,计划投资15亿元在赤城镇建设占地300亩的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园区设置四大功能区,三大展示厅。

即特色农业示范区、高效农业生产区、现代高科技农业实验区、观光农业旅游区,高科技产品展示厅、最新农业技术展示厅、最先进农业设备展示厅,园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并建成京北最大的太空种子繁育基地。

二是建设一批观光农园,计划投资10亿元,扩建、新建包括独石口攀宝农业科技园,云州吕合堡垂钓园,样田六合农业科技园,等大型观光农园。

通过开放菜园、花圃、鱼塘等,让游客入园摘果、摘菜、赏花、垂钓享受田园乐趣,不仅可以让游客亲自体验采摘乐趣,更能达到休闲的效果。

三是建设大型水上游乐园,结合白河治理工程,计划投资10亿元在赤城镇建设一座占地3000亩的集垂钓、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大型水上游乐园。

四是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

计划投资20亿元重点建设云州水库、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海陀自然保护区休闲旅游度假区,及沿国道、省道建设万亩万寿菊观光带。

同时投资15亿元,在后城镇建设一座占地5000亩的集休闲、娱乐、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玉米迷宫。

建成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要特色,融体验性、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风景区。

五是计划投资5亿元,在三道川乡黑龙山村建设民俗村,让游客体验原生态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俗活动,让游客有返朴归真的感觉。

六是投资3亿元计划在大海陀建设占地3000亩的农耕文化体验园,让游客亲自参与到农事生产活动中来,既增长了农耕知识,陶冶了情操又从中得到了乐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