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关于新教材的几点思考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关于新教材的几点思考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按文体知识编排 按文学史发展线索编排 按语文知识序列编排
双线组元 部编初中语文: 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高中: 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
时下颇有好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 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 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去了国 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
“语言建构与运用”大致可以用三组主题词来描述,即“积累与语感”“梳理与语 理”“交流与语境”。从这三组主题词看,教师绝对不能单纯给学生讲语法,讲语言学 的知识点,而是在开展语文活动时,让学生通过读写实践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现象的同 时,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通过对语言现象的分析、梳理,对自己的母语有越来越多的 理性认识,然后在把握语境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12 拿来主 15 我与
9 念奴娇·赤壁 义/鲁迅
地坛(节
怀古/苏轼
13 *读书: 选)/史
*永遇乐·京口 目的和前提 铁生
北固亭怀古/辛弃图书馆/ 赋/苏轼
*声声慢(寻寻 王佐良
*登泰山
觅觅)/李清照
记/姚鼐
(三)任务和活动
“活动”:是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或方法,对应到语文学科来说,就是指“阅读与 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具体的学习行为。
③教学理念不同。单篇教学强调知识信息的获得,任务群教学强调项目 化的语文综合实践。
(2)要转变对单元教学的认识和教学方式
①单篇教学要以围绕单元学习任务来设计。 ②学生在独立研讨文本的前提下提出问题,通过合作交流提出解决方案。 ③教师应转变角色,成为目标的确定、任务的设计者、过程的推动者。 ④从学生的所思所想出发,在学生的能思能想范围内,达到学生的应思 应想。 ⑤师生应习惯从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解读文本、思考问题、设计任务、 开展活动。
务过于具体和集—中—,王宁 会不会导致有些传统
的教学重点和重要的
知识被遗漏?
(1)任务群学习和传统的单篇教学的不同
①单位性质不同。单篇教学是个篇章学习(主要是阅读)单位,指向学科 内容(文本本身);而学习任务群是个“学习行为、方式、过程、内容”的 “课程”描述,指向素养。
②价值追求不同。单篇教学的立足点是这一篇,教师往往是从文章本身 蕴含的文本价值出发来设计教学,追求的是把这篇文章读透、讲透;而学习 任务群的价值取向是综合素养。
强化立德树人教育,以人文

主题为线索组织单元
线


重视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学
习任务群为线索组织单元
单 元
阅读与写作
单元导语、课文及注释、学 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

样 化
整本书阅读
单元导语、导入语、阅读指 导和学习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
单元导语、学习活动和学习 资源。
(二)文本选用
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所有的文本都是学习资源,根据学习任务来选择相应的资源。
关于新教材的几点思考 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 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新教材究竟“新”在哪里?
目 二、必须领悟的几个概念 录 三、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四、第七单元的整体理解及教学设计
一、新教材究竟“新”在哪里?
(一)结构设计
1.“单一群”的复合模式
2.“群一单”的复合模式
3.“群一单一群”(或“单一群一单”)的复合模式
特别提示:
汉字教育不是只在小学阶段就完成了,要一直贯穿到高中,甚至是终身都要学习。母 语安全、母语发展、母语传播的速度和质量属于国家软实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处理不好就是民族的悲哀……
高中新课标指出,“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要自始至终贯穿在其他任 务群中。因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是言语作品,“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课程独有的素养, 这一点如果做不好,不能从文本的语言出发深入到文本的内涵,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就 很难落到实处……
老师们需要补充一些必要的语用知识。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很少关注语义和 词语内涵,并不清楚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很少提到话语体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 形象是从语言里出来的,有些中国传统语言学中有用的概念,完全应当进入高中语文教 学,却没有被用到。
——王宁《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
(二)双线组元 单元组织方式
二者的关系是:任务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活动是解决问题具体的过程、策略、方法 和手段。
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和引导着来完成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并没有发 生外部的变化,只是在内涵上更多地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灌输不同,学生运 用自己的智慧,寻找合适的方法,采用多种有效的形式,通过实践去解决问题,由此积 累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增进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 任务群并不是语文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而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 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 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 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陆志平《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第一,学习任务群的本质是学生自主学习,是不是以学生为主体,有 没有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境,这是衡量学习任务群实施是否到位的首要标 准。第二,教学必须符合语文课程的特质,也就是要做到语言文字运用, 在任务驱动下把“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三个 语文活动综合起来,实现实践性、综合性。我想,这两点做到了,单个 的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精神就能够体现了。
23..课语堂 文教 活学 动的 的泛 形语式文化化。和有非些的语“精文任我不品化务笔赞细。”果下成读和的的用,“重“肢自以活要解然单动标文”篇”准本为注之的单重一方位形式的式来整,代体忽替把略—经握了—典和内王篇深容宁目度;
注重手段,忽略了目标。
解读,从文章学的角度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大 任务、大视角统摄各篇,小语境、具体问题响
——1938年。《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五卷,405页
语文主题单元教学不注重教学的“梯度”,违背语文学习的规律。 ——温儒敏《语文教学常见的五种偏向》
主题组元教材的确体现了人文性,学生也比较喜欢,但是最大的 问题就是“主题单元”的框架只照顾到人文性,而较少考虑到语文性, 而且语文教学的“梯度”容易打乱。
生命的诗意
学习之道 自然情怀
(文学阅读与写作) (思辨性阅 (文学阅
7 短歌行/曹操
读与表达) 读与写作)
*归园田居(其 10 劝学/
14 故都
一)/陶渊明
《荀子》
的秋/郁
8 梦游天姥吟留 *师说/韩愈 达夫
别/李白
11 反对党 *荷塘月
登高/杜甫
八股(节选) 色/朱自
*琵琶行并序/白 /毛泽东

居易
择性必修两个系列。 (3)有的任务群既单独组建单元,也同时覆盖其他
单元。 (4)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
读与交流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不设学分。
3.正确理解任务群学习与单篇教学的关系
设计可思辨有价值的核心任务问教,题材开一以展:任单务元群教学,问而题不二是:单篇教学。
组织单元还要不
(一)学习任务群 1.概念理解
“任务群”学理传承:是对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布鲁纳的发现说的综合借鉴,与上述理论有相同的学理基因;是对始于 2003年的语文教材“活动化”设计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 体现。
“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 素养。
活动首先一定得是语文活动,落脚点一定要在语言文字上,也就是说,最后要回到 语文素养上……
有些“任务”和“活动”注重形式,忽略了内容;注重手段,忽略了目标。如果这 个问题不解决好,学习任务群就会制造一种浮躁,学生不好好念书,都出去做活动了。 学习任务群要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有意义的讨论解决学生不喜欢读书的问题,不能因 迁就学生不喜欢读书而去搞与语文关系不大的课外活动。
(3)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的复合模式
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复合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双线结构。 换句话说,教材中的课文教学这个传统经验要延续,同时, 我们也需要结合学习任务群的指向而组织任务驱动的群文 阅读。只有在熟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准确把握文 本精髓的前提下,才能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也只有在 群文阅读语境下,才有可能拓宽视野、提升理性认识层次, 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预设与组织,进而实现提高核 心素养的目标。
(三)学习任务设计
以学习任务为路径 ,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重视整合与实践,创新单元内部组织方式,使语文学习更
接近真实的语文实践生活; 以学习任务为核心,强调真实情境下的语文活动,追求结
构化的任务设计。
二、必须领悟的几个概念
学习任务群 双线组元 任务与活动 主体性 实践性 综合性 真实情境 结构化 群文
4.将任务群学习与应试对立应。观照大任务。
5.变综合学习为肢解文本,卖分割鸡。
6.以分组讨论代替个人研读。
7.忽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排斥语法知识、语用知识的学习。
青春激扬
(文学阅读与写 作)
1 沁园春·长 沙/毛泽东
2 立在地球边 上放号/郭沫若
红烛/闻一多
*峨日朵雪峰之 侧/昌耀
*致云雀/雪莱
3 百合花/茹志 鹃
*哦,香雪/铁凝
劳动光荣 (实用性阅读与 交流) 4 喜看稻菽千重 浪——记首届国 家最高科技奖获 得者袁隆平/沈英 甲 心有一团火,温 暖众人心/林为民 “探界者”钟扬/ 叶雨婷 5 以工匠精神雕 琢时代品质/李斌 6 芣苢/《诗 经·周南》 文氏外孙入村收 麦/苏辙
——王宁《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