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常考题:乙醇的性质

2020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常考题:乙醇的性质

【【【【【【2020【【【【【【【【【【【——【【【【【【【【【【26【【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②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的过程③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④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⑤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是否有葡萄糖,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观察现象⑥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 ②⑥B. ②③⑤⑥C. ②③④⑤D. ①②⑤⑥2.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原理相同的是()A.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40℃、170℃均能脱去水分子B. 甲苯、乙烯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 溴水中加入己烯或苯充分振荡,溴水层均褪色D. 1−溴丙烷分别与KOH水溶液、KOH乙醇溶液共热,均生成KBr3.某同学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羟基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 AB. 1mol乙醇分子的C−H键数目为6N AC. 标况下,22.4L己烷充分燃烧后产生的气态产物分子数为5N AD. 两种气体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说明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B. 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C. 氯化钠、冰醋酸、酒精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D. 天然气、酒精和液化石油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6.在不同条件或不同用量时,下列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物不同的是()①AlCl3和NaOH溶液②P和Cl2③AgNO3溶液和氨水④C和O2⑤CO2和NaOH溶液⑥Fe和浓HNO3⑦乙醇和O2A. ①③⑤⑦B. ②④⑥⑦C. ③④⑤⑥⑦D. 全部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乙二酸俗称草酸②电石是纯净物③冰醋酸是混合物④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⑤氟氯代烷(商品名氟利昂)常用作制冷剂、灭火剂、溶剂等⑥汽车用丙三醇作防冻液⑦蛋白质的变性和盐析都是不可逆过程.A. ②③⑥⑦B. ①②④⑦C. ②③④⑥D. ②③⑤⑦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图①除去CO2中的HClB. 图②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C. 图③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D. 图④证明CH3CH2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9.下列各实验,不可能成功的是()①将75%酒精直接蒸馏可制无水乙醇;②苯与浓硝酸混合加热至60℃可制硝基苯;③苯和溴混合可制溴苯;④可用裂化汽油从碘水中提取碘;⑤为减缓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制乙炔;⑥利用NaOH 溶液、AgNO3溶液即可确定溴乙烷中是否含有溴元素;⑦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乙醇、甲苯和硝基苯A. ①②③④⑥B. ①③⑤⑥⑦C. ①④⑤⑥⑦D. ②③④⑤⑦10.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是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其中正确的是()A. 苯中的甲苯(溴水)B. 四氯化碳中的乙醇(水)C. 甲烷中的乙烯(酸性KMnO4溶液)D. 溴苯中的溴(水)11.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浓硝酸滴到皮肤变黄C. 钠与酒精混合有气泡D. 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1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2−甲基丙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B. 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 乙醇可以转化成乙酸,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 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双键1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FeCl3水解生成的Fe(OH)3胶粒数为1N AB. 4.6g有机物C2H6O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的C一H键数目一定为0.5N AC. 标准状况下,11.2 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D. 1 mol/L AlCl3溶液中含有3N A个Cl−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不能区分乙醇和乙酸B. 9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C. 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 酯化反应和酯的碱性水解反应互为可逆反应15.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C 向装有经过硫酸处理的CrO3(桔红色)的硅胶导管中吹入乙醇蒸气固体逐渐由桔红色变为浅绿色(Cr3+)乙醇具有还原性D 向稀氨水和酚酞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Ag2O,振荡溶液由浅红色变为红色Ag2O是强碱A. AB. BC. CD. D16.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吸收峰B. 该有机物还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 该有机物按系统法命名为2,2−二甲基丙烷D. 2−甲基丙烯与H2加成可生成该有机物1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燃料B. 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可用于提取花瓣中的植物色素C. 淀粉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可用于工业上制取葡萄糖D. 蛋白质溶液加入浓Na2SO4溶液后溶解度降低,可为人体提供能量18.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各项的实验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 乙烷在光照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而乙炔不能B. 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苯与液溴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一取代反应,而苯酚在常温下就能与溴水发生三取代反应D. 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显酸性19.下列有机物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A. 苯和己烷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液体是否分层B. 将溴水分别加入到四氯化碳和苯中,观察溶液颜色及是否分层C. 将乙烯和甲烷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化D. 将碳酸氢钠分别加入到乙醇和乙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20.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 苯乙烯B. 乙烯C. 乙醇D. 聚乙烯21.下列物质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 H2OB. CH3CH2OHC.D. CH3COOH22.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 乙醇和乙酸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 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C.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D. 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类纤维环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3.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葡萄糖、油脂等都能在人体内水解并提供能量B.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同于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因此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D. 将石油分馏可以获得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乙烯2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C5H12O不属于烷烃,而C5H12属于烷烃,且有3种同分异构体B. 苯与溴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C. 足量的乙醇、乙酸,与等质量的钠反应,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D. 植物油、动物脂肪、汽油都属于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25.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聚乙烯含有不饱和键,用它制取的塑料制品易老化B. 苯与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C. 乙醇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O2、CH3CHO、CH3COOC2H5D. 铁表面镀锌可以增强其抗腐蚀性,镀层局部破损后仍然具有防护作用26.有机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苯酚不慎粘在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B. 福尔马林是混合物C. 工业酒精只能作实验室燃料D. 服用豆浆或鸡蛋清可以缓解铜离子中毒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①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老化为被氧化的过程,故错误;②利用粮食酿酒时,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分解反应制得乙醇,故正确;③单糖属于小分子化合物,不水解;油脂属于小分子化合物但是水解,故错误;④二者的n不同导致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错误;⑤在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之前需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未反应的稀硫酸,否则不产生砖红色沉淀,故错误;⑥油脂得到皂化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正确;故选:A。

①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②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分解反应制得乙醇;③单糖、油脂属于小分子化合物;④二者的n不同导致分子式不同;⑤在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之前需要加入NaOH溶液;⑥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一种。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水解反应、酯化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B【解析】解:A.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40℃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170℃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反应原理不同,故A错误;B.酸性KMnO4溶液能将甲苯中的甲基氧化,能将乙烯中的双键氧化,故B正确;C.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褪色,KOH与溴水反应生成溴化钾,次溴酸钾和水,反应原理不同,故C错误;D.卤代烃与氢氧化钾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氧化钾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都生成KBr,反应原理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A.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40℃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B.酸性KMnO4溶液能将甲苯、乙烯氧化;C.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卤代烃与氢氧化钾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氧化钾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难度适中,注意知识的积累.3.【答案】C【解析】解:A.乙烯与溴水反应,乙烷不能,则溴水、洗气可分离,故A正确;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与KI溶液分层,则萃取、分液可分离,故B正确;C.乙酸与NaOH反应后,与乙醇互溶,不能分液分离,应选蒸馏法,故C错误;D.溴与NaOH反应后,与溴苯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故D正确;故选:C。

A.乙烯与溴水反应,乙烷不能;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与KI溶液分层;C.乙酸与NaOH反应后,与乙醇互溶;D.溴与NaOH反应后,与溴苯分层。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性质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D【解析】解:A.1mol羟基含有的电子数目为9N A,故A错误;B.1mol乙醇分子的C−H键数目为5N A,故B错误;C.标况下己烷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C错误;D.设混合烃为C x H y,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由原子守恒可知烃的平均组成为C1.6,碳原子数小于1.6的烃只有甲烷,所以一定有甲烷,故D正确;故选: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