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俅算个什么俅?——高太尉小传

高俅算个什么俅?——高太尉小传


里告了一纸文状,府尹把高俅断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
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高俅无计奈何,只得来淮
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名唤柳世权。他
平生专好惜客养闲人,招纳四方干隔涝汉子。高俅投托得柳
大郎家,一住三年”
——《水浒传》第二回
原来叫高二,本身就是一个贫贱的名字,就是姓高,家 里排第二。可参照刘邦,原来叫刘季,就是刘小四。
而在这个位置上的高俅, “吹弹歌舞,刺枪使棒, 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 书、词、赋。若论仁、义、 礼、智、信、行、忠、良, 却是不会”。
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 记载,高俅主持的军队争标 竞赛,即金明池竞赛。开始 是“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 百戏,如大旗、狮豹、棹刀、 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 列两船,皆乐部。”,争标 之前,先是吹吹打打,后面 的争标竞赛,也要搞出“旋 罗”、“海眼”、“交头” 等各种花样,颇为热闹。一 个军事演习,硬生生地办成 了杂技表演。这就是高俅的 本事了。
宋 《金明池争标图》
高俅管禁军20 余年,不 仅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 还把禁军当做私役,不管训 练,专管为他营私出力。于 是军队“纪律废弛”、“军 政不修”,成为“人不知兵, 无一可用”的无用摆设,以 至在靖康之变的时候,国家 面临虎狼之师金军的进攻, 开封城内几十万禁军很快瓦 解,作为大宋的最高军事统 帅之一的高俅显然难辞其咎。
后来改个名字,“毬”字 可不是什么好字,除了是蹴 鞠的意思外,更多是某个器 官的意思。所以,在某些方 言中,你要说“算个毬?” 基本就是骂人的话了。“后 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 毛傍,添作立人”,也就是 指一个混球站起来做人的意 思。总之,都不是什么好听 的事情。
三、高俅也只是个混球 高俅善于蹴鞠竟然获得高官厚禄,这让很多人很为不齿。我 倒觉得,这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
——《水浒传》第二回
高俅可谓一球成 名,论起对机会的 把握能力,高俅和 现在某些国家队员 相比,绝对是世界 球星级的水平。同 样是踢球,人和人 怎么差别就这么大 呢?
宋代蹴鞠运动踢法多样,观赏性强,流行 范围较前代更广。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市 民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以蹴鞠为乐。 史书就记载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 宋太宗集合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从臣 在大明殿蹴鞠。
那端王且不理玉玩器下落,却先问高俅道:“你原来会 踢气毬!你唤做甚么?”高俅叉手跪覆道:“小的叫做 高俅,胡乱踢得几脚。”端王道:“好!你便下场来踢 一回耍。”高俅拜道:“小的是何等样人,敢与恩王下 脚!”端王道:“这是‘齐云社’名为‘天下圆’,但 踢何伤。”高俅再拜道:“怎敢!”三回五次告辞,端 王定要他踢,高俅只得叩头谢罪,解膝下场。才踢几脚, 端王喝采。高俅只得把平生本事都使出来,奉承端王。 那身分模样,这气毬一似鳔胶粘在身上的。端王大喜, 那里肯放高俅回府去,就留在宫中过了一夜。”
毫不犹豫的回答,说明 他对这个名字是绝对的认 同。
话说回来,一个在科举上 无能为力的人,学会一技 之长,绝对是必要的。退 可以衣食无忧,进则有可 能飞黄腾达。
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于 帝王家”说的就是这个道 理。
四、比混球更混球的是皇帝
一个擅长蹴鞠的泼皮,就 算你欣赏喜欢,给他一官 半职,也不能放在太尉这 个位置上啊。宋徽宗年间 重定武官制度后,太尉成 为武阶官之首,也就是说 太尉基本上等同于一个国 家的国防部长。
随着蹴鞠的普及,当时还出现了专门 的踢球组织—球社,如小说中记载的“齐 云社”,球社有严格的社规,教授专门的 踢球技艺及道德规范。城市中还有蹴鞠爱 好者专门的运动场所,一些大的宴会以及 店铺促销等经常会有蹴鞠表演助兴。当时 还出现了很多由于球技水平高而闻名的 “球星”,如元代吴兴《武林旧事》卷六 “诸色伎艺人”就记载了黄如意、范老儿、 《东京梦华录》蹴鞠球门 小孙、张明、蔡润等五位高手的姓名。
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
做高毬。后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
改作姓高,名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
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
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因帮了一个生铁王
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开封府
“院公引到庭前,高俅看时,见端王头戴软纱唐巾,身 穿紫绣龙袍,腰系文武双穗绦。把绣龙袍前襟拽扎起,揣在 绦儿边。足穿一双嵌金线飞凤靴,三五个小黄门相伴着蹴气 毬。高俅不敢过去冲撞,立在从人背后伺候。也是高俅合当 发迹,时运到来,那个气毬腾地起来,端王接个不着,向人 丛里直滚到高俅身边。那高俅见气毬来,也是一时的胆量, 使个鸳鸯拐,踢还端王。端王见了大喜,便问道:“你是甚 人?”高俅向前跪下道:“小的是王都尉亲随,受东人使令, 赍送两般玉玩器来,进献大王,有书呈在此拜上。”端王听 罢,笑道:“姐夫直如此挂心。”高俅取出书呈进上。端王 开盒子 看了玩器,都递与堂候官收了去。
《水浒传》
一、历史与文学
高俅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但是史书上对这个人记载不详。南 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说,“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 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 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 《水浒传》当中的高俅,是在原来历史上的形象上加以再创 作的。历史上的高俅历史上的高俅之所以被后来的坊间百姓 和艺术家们加工成为奸臣,一者或许是他因善于蹴鞠竟然获 得高官厚禄来得过于容易;二者或许是因为他为官贪欲确实 在靖康年间曾经被大臣上书揭发过。高俅的历史结局是于 1126年病死于开封。盖棺论定,时人对他的评价并没有《水 浒传》那么十恶不赦。好人是算不上了,但是《宋 史》奸臣传,佞臣传里都没有高俅,这点还是要分 清楚的。
苏汉臣之《宋太祖蹴鞠图》,表现的就是太祖、太宗、 赵普、郑思、楚昭辅、石守信六人在一起蹴鞠的情景。
蹴鞠在当时是一项 很热门的全民运动。 所以高俅球踢得好, 不仅不是不光彩的事, 还应该是一个很有面 子的事情。所以高俅 面对端王的询问,他 的表现是:
那端王且不理玉玩 器下落,却先问高俅 道:“你原来会踢气 毬!你唤做甚么?” 高俅叉手跪覆道: “小的叫做高俅,胡 乱踢得几脚。”
金圣叹在评《水浒》 时,曾经说过: “盖不写高俅,便 写一百八人,则是 乱自下作也;不写 一百八人,先写高 俅,则是乱自上作 也。”于是,众口 铄金,高俅在小说 《水浒传》中扮个 丑角代封建王朝的 皇帝受过也就不足 为怪了。
二、高俅确实是个俅
且看高俅的出场“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
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
高俅明明是个弄臣,你非要把他用成权臣。这样看来, 宋徽宗就更加是自取灭亡了。
武则天好男宠,只供床头的欢 乐,但绝不叫他们穿朱戴紫坐 到案头。有一次,男宠挨了宰 相一顿奚落和暴打,于是夜间 就吹起了枕边风。聪明的武则 天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你以 后避开他就是了。”你看,帮 闲的在床头,帮忙的在案头。 泾渭分明。所以武则天之后是 开元盛世,宋徽宗之后是靖康 之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