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通信原理综合复习题与答案

数据通信原理综合复习题与答案

《数据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与答案一、填空题1、白噪声是(指其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都是均匀分布的)。

2、高斯噪声是(其任意n 维概率密度分布都服从高斯分布)。

3、散粒噪声和热噪声均是(0均值的高斯白噪声)。

4、数据通信中常用的二进制代码有(国际5号码)、(国际电报2号码)、(EBCDIC 码)和(信息交换用汉字代码)。

5、国际电报2号码是(5)单位代码。

6、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中央计算机系统)、(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三部分组成。

7、数据电路由(DCE)和(传输信道)组成。

8、数据链路由(数据电路)和(传输控制器)组成。

9、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数据处理)。

10、若每秒传送N 个M 进制的码元,则码元传输速率为(N Bd ),信息传输速率为(M N 2log s bit /)。

11、数据信号的基本传输方式有(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

12、根据数据电路的传输能力可以有(单工传输)、 (半双工传输)和(全双工传输)三种传输方式。

13、数据传输中差错率一般用(误码(比特)率)、(误字符率)和(误码组率)来定义。

14、信道容量是指(信道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传送的最大信息量) ,其单位为(bit /s)。

15、基带传输是(不搬移基带信号频谱的传输方式)。

16、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滤波器的作用是(限制信号频带并起波形形成作用),接收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噪声和干扰并起波形形成作用)。

17、基带传输最佳化的条件是18、频带传输系统中接收带通的作用是(除去信道中的带外噪声)。

21)()()(f H f R f T ==19、数字调幅可分为(单边带调制)、(双边带调制)、(残余边带调制)和(正交调幅)四类。

20、2PSK的功率谱密度与(抑制载频的2ASK)的相同。

21、2DPSK的解调方法有(极性比较法)和(相位比较法)两种。

22、V.32建议提出了(16QAM)和(32TCM)两种调制方案。

23、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指的是(将低速数据流合并成高速数据流)。

24、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的方法有(比特交织)和(字符交织)。

25、差错类型主要有(随机差错)和(突发差错)两种。

26、纠错编码按码组的功能分有(检错码)和(纠错码)。

27、纠错编码按监督码与信息码之间的关系分有(线性码)和(非线性码)。

28、数据交换的方式主要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帧方式)。

29、报文包括(报头)、(报文正文)和(报尾)三个部分。

30、数据分组的传输方式有(数据报)和(虚电路)。

31、虚电路有(SVC)和(PVC)两种。

32、OSI参考模型中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和(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33、数据传输控制规程有(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和(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两种类型。

34、基本型控制规程规定了(10个传输控制字符)用于传输控制。

35、HDLC的链路结构可以分为(不平衡型)、(对称型)、(平衡结构)三种。

36、物理层接口规程描述了接口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四种基本特性。

37、X.25建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分组层)三层。

38、X.28建议是(非分组型终端和PAD之间)的接口规程。

39、X.29建议是(PAD和分组型终端之间或PAD之间)的接口规程。

40、数据通信网由(数据终端设备)、(数据交换设备)和(数据传输链路)构成。

41、数据通信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树形网)、(网格形网)和(环形网)。

42、路由选择算法分为(非自适应型路由选择算法)和(自适应型路由选择算法)两大类。

43、流量控制的类型有(段级控制)、(网—端级控制)、(源—目的级控制)和(端—端级控制)四种。

44、用户终端接入分组网的方式有(经租用专线直接接入分组网)和(经电话网再入分组网)两种。

45、帧中继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光纤传输线路的使用)和(用户终端的智能化)。

46、帧中继的典型应用有(局域网互连)、(虚拟专用网)、(作为分组交换网节点之间的中继传输)和(其他应用)。

47、帧中继的高效性体现在(有效的带宽利用率)、(传输效率高)和(网络时延小)_三个方面。

48、DDN 的网络结构可分为(一级干线网)、(二级干线网)和(本地网)三级。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频带传输时DCE 具体为 ( A )A 、MODEMB 、DSUC 、滤波器D 、传输控制器2、数据传信速率R 与码元传输速率Bd N 间的关系为 ( C )A 、Bd N R =B 、Bd N R >C 、Bd N R ≥D 、以上都不对3、半双工数据传输是 ( B )A 、双向同时传输B 、可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C 、单向传输D 、A 和B 均可以4、假设数字信道的带宽为3100Hz ,采用十六进制传输,无噪声时该数字信道的容量C 为( D )A 、6200bit /sB 、12400bit /sC 、18600bit /sD 、24800bit /s5、双极性不归零码的功率谱(P=1/2)( A )A、无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f s处B、无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2f s处C、有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f s处D、有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2f s处6、理想低通形成网络( D )A、冲激脉冲响应波形无符号间干扰B、冲激脉冲响应波形前导和后尾衰减较慢C、物理上容易实现D、A和B7、采用有预编码的部分响应系统可解决( A )A、误码扩散B、相位模糊C、码间干扰D、误码问题8、理想的时域均衡器(横截滤波器)抽头应为( D )A、5个B、7个C、9个D、无穷多个9、频带传输系统中解调后还原的有( B )A、基带信号B、基带信号和高次产物C、高次产物D、数据信号序列10、下面几种调制方式中,频带利用率最高的是( D )A、2PSKB、4PSKC、2FSKD、16QAM11、正交调幅星座图上的点数越多,则( C )A、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差B、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强C、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差D、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12、DDN中若采用X.50建议,数据信号速率为4800bit/s,包封后速率为( C )A、3200bit/sB、4800bit/sC、6400bii/sD、12800bit/s13、数据通信中最常采用的差错控制方式为( C )A、检错重发B、前向纠错C、混合纠错检错D、信息反馈14、偶监督码的码组中“0”的个数为( C )A、偶数B、奇数C、未知数D、以上都不对15、纠错编码中加的监督码越多( A )A、纠检错能力越强,编码效率越低;B、纠检错能力越差,编码效率越低;C、纠检错能力越强,编码效率越高;D、纠检错能力越差,编码效率越高。

16、电路交换适用的场合为( D )A、实时通信B、传输信息量较小C、传输信息量较大D、A和C17、采用统计时分复用的交换方式有( D )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B和C18、分组平均长度(不包括分组头)一般选为( B )A、64字节B、128字节C、118~125字节D、1024字节19、路由选择是OSI参考模型中第几层的功能( C )A、第一层B、第二层C、第三层D、第四层20、OSI参考模型中具有流量控制的层次为( D )A、物理层B、链路层C、网络层D、B和C21、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的基本特性是( C )A、通信方式为全双工,同步方式工作B、通信方式为半双工,同步方式工作C、通信方式为半双工,同步或异步方式工作D、通信方式为半或全双工,异步方式工作22、HDLC帧结构中FCS负责校验的字段有( C )A、A、C和I字段(不包括填充的“0”比特)B、A、C和I字段C、A、C、I和FCS字段(不包括填充的“0”比特)D、A、C、I和F字段23、X.25建议物理层的协议为( B )A、X.20B、X.21C、V.24D、V.2824、规定PAD基本功能的协议为( A )A、X.3建议B、X.28建议C、X.29建议D、X.75建议25、X.75建议包括的层次为( C )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26、分组交换网通常采用( B )A、一级交换中心B、两级交换中心C、三级交换中心D、四级交换中心27、设窗口尺寸W为8,则允许发送的未被确认的分组数目为( B )A、7B、8D、9 D、不限28、帧中继用户平面的协议结构包括( A )A、两层B、三层C、四层D、五层29、帧中继交换机( B )A、具有纠错和流量控制功能B、无纠错和流量控制功能C、具有纠错功能,无流量控制功能D、无纠错功能,具有流量控制功能30、不包含交换设备的网络是( C )A、分组网B、帧中继网C、DDND、以上都不是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打“√”,否则打“×”]1、数据通信系统中的DCE一律为调制解调器。

(×)2、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信道为狭义信道。

(×)3、信号码元与传输代码总是相同。

(×)4、异步传输比同步传输的传输效率低。

(√)5、二线和四线线路均可以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

(√)6、基带传输的信道是电缆信道。

(√)7、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基带形成滤波器对应着一个物理设备。

(×)8、余弦低通的冲激响应波形有符号间干扰,不宜做为基带形成网络。

(×)9、升余弦滚降低通的频带利用率均为η=1波特/Hz。

(×)→时,才能消除符号间干扰。

(√)10、理论上讲,只有横截滤波器N∞11、眼图可衡量接收波形的码间干扰情况。

(√)12、误码率与信噪比成正比。

(×)13、单边带调制的频带利用率是双边带调制的2倍。

(√)14、MQAM中M指的是星座图上的点数。

(√)15、常用的MQAM有4QAM、8QAM、16QAM等。

(×)16、四相数字调相与4QAM的矢量图一样,所以它们是一回事。

(×)17、三种基本调制方式中,FSK的频带利用率最低。

(√)18、X.51建议比X.50建议用得多。

(×)19、DDN是传输网。

(√)20、我国DDN一般采用分层结构。

(√)21、汉明距离越大,纠错、检错能力越强。

(√)22、循环码属于非线性码。

(×)23、分组交换数据网中所采用的数据传输控制规程是HDLC。

(√)24、分组交换的传输时延大小介于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之间。

(√)25、分组长度越长,交换机的费用越高。

(×)26、分组交换中虚电路方式是面向连接的,它与电路交换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