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母乳健康宣教知识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什么叫纯母乳喂养 1、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
2、几乎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还给婴儿吃维生素、水、果汁,但每天不超过 1-2 次,每次不超过 1-2 口。
母乳喂养的好处 1、不易感染疾病;来自母体的抗体可以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吃母乳的小孩不易感染耳病、腹泻、食物过敏反应、百日咳、肺炎引起的咳嗽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从整体来讲,母乳喂养的婴儿比人工喂养的婴儿健康。
2、有利于消化;母乳中的酶和其他物质既利于小儿消化又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而配方奶尽管非常接近母乳成分,但母乳中的某些成分确实难以仿造,母乳与配方奶之间并非完全相同。
3、廉价;母乳是不用花钱买的,它只需要母亲每天多摄入 500 卡热量的食物。
4、预防肥胖;母乳喂养可防止以后的儿童期肥胖。
5、无菌;母乳中没有细菌。
6、温度适宜;母乳既不会太凉也不会太热,婴儿随时可以吸吮。
什么时候开奶最好在出生后的 1030 分钟内,新生宝宝的吮吸反射最强,这个时候开奶,对母乳喂养的成功展开最为有利。
具体做法:1 / 8新生宝宝如没有异常情况,在做好清洁后,可在其他人的帮助下,让宝宝全裸地俯卧在妈妈的胸腹部,如果天气冷应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同时用妈妈的乳头刺激新生宝宝的面颊部或口唇,可引出宝宝的觅食动作,此时立即将乳头放入宝宝口中,以引起吸吮动作。
家人应抬高妈妈的双肩和头部,让妈妈能看到婴儿吃奶的样子。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还能使母亲体内的催乳素和催产素大量分泌,为今后足够的乳汁分泌做好准备。
母乳喂养时,正确的婴儿体位应该是:□ 母亲放松且舒适;□ 婴儿身体贴近母亲,面向乳房□ 婴儿的头及身体呈一直线□ 婴儿的下颌碰到乳房1、把孩子放在胳膊下的姿势(环抱式)。
适用于:双胎、乳腺管阻塞、孩子含接有困难时。
2、母亲用乳房对侧的胳膊抱孩子。
适用于:很小的孩子、患病的孩子。
3、卧位姿势。
适用于:母亲想睡觉时或剖宫产不久。
正确的吸吮动作:□ 婴儿张大嘴□ 舌头向后卷,下唇外翻□ 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房□ 面颊鼓起呈圆形□ 婴儿的嘴上方---------------------------------------------------------------最新资料推荐------------------------------------------------------ 有较多的乳晕□ 吸吮动作慢而深,吸一次大约一秒种喂奶之后,将宝宝垂直抱起放在妈妈的肩上,用手轻轻拍打宝宝的后背,使宝宝吸进去的空气吐出来打嗝儿。
宝宝的胃形状与成人不一样,处于平躺位置时,打嗝时往往使喂进的奶水一道吐出来. 生婴儿出生 6 个月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1、婴儿大脑发育的高峰是在出生前 6 个月到出生后6 个月。
2、母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含有促进大脑和智力发育的特殊物质。
3、纯母乳喂养最适宜婴儿生长,同时婴儿可以从母乳中不断获得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4、过早添加辅食会影响母乳喂养。
WHO 建议母乳喂养坚持到 2 岁的意义延长母乳喂养,有助于巩固母子亲密关系、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在孩子疲劳、受惊、烦躁或者悲伤时,吸吮母乳能够给予孩子最及时最有效最温馨的安慰,让孩子在需要帮助时,得到的是人的帮助,而不是物品(奶嘴、玩具、零食等)。
吸吮动作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需要,这个需要直到三岁左右才淡化。
长期母乳喂养,使得孩子在母亲的怀抱里彻底满足这项生理需求,母亲的乳头也不象其他吸吮替代品(手指、奶嘴、玩具、零食、被角、3 / 8头发等等)那样会变质、坏掉、或者弄脏。
从母亲那里得到吸吮满足的孩子,往往很少吸吮自己的手指或者将所有拿到手里的东西放进嘴里,也因此减少感染疾病的几率。
长期的母乳喂养还有许多其他好处,比如有利于幼儿口腔的发育、从而提高语言能力,比如母乳中独特的生长激素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另外也有利于母亲自身的健康。
这就是为什么国际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等权威机构,呼吁全球的母亲们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孩子满两岁。
分娩后初次哺乳宜三早及其重要性早接触:分娩后,母婴皮肤接触应在生后 30 分钟以内开始,接触时间不得少于 30 分钟。
分娩过后,就会将宝宝带到妈妈身边,保持母子肌肤相亲。
使母亲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待产、分娩后心理上得到安慰,也使初生的宝宝在皮肤接触时很快表现安静,此项措施不仅促进母婴情感上的紧密联系,也使新生儿的吸吮能力尽早形成。
早吸吮:生后 30 分钟以内开始吸吮母亲乳房。
在分娩后的头一个小时内,大多数新生儿对哺乳或爱抚都很感兴趣,利用这段时间启动母乳喂养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尽早地吸吮乳汁,这样会给宝宝留下一个很强的记忆,在以后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吸吮。
由于尽早地让婴儿吸吮了乳头,可使母亲内产生更多的催产素和---------------------------------------------------------------最新资料推荐------------------------------------------------------ 泌乳素,前者增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后者刺激乳腺泡,可提早乳房充盈。
早吸吮好处:1、能刺激母亲垂体前叶分泌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2、早吸吮可刺激母亲催乳反射。
催乳反射的尽快形成,有助于早下奶及乳汁分泌。
3、让婴儿吸到营养和免疫价值最高的初乳,增强婴儿抗病能力。
4、母亲体温适合保温需要,有利于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和早吸吮,促使母乳喂养成功。
早开奶:第一次开奶时间是在分娩后 30 分钟以内。
婴儿早开奶可得到初乳,早得到第一次免疫。
乳腺初次生成的乳汁称为初乳,是一种发黄的或清澈的糖浆样液体。
初乳富含蛋白质和抗体,可以保护新生的小宝宝避免感染,还能帮助排出体内的胎粪、清洁肠道。
母婴同室的重要性母婴同室是指婴儿和母亲 24 小时在一起,婴儿的治疗、护理等处理需要离开母亲时不超过一小时。
除非母婴医学状况不许可(如新生儿由于疾病转区新生儿科),婴儿在转至产科母婴同室后均不应和母亲分离。
5 / 8母婴同室的重要性是: 1、可保证按需哺乳,满足婴儿营养需要,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2、提供家庭式照顾,有利于母亲护理婴儿;3、建立早期亲子关系,增进情感联系;4、能够更好地学习到育婴技巧,增进父母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按需哺乳是指按母亲和婴儿的需要喂哺,不规定次数和时间。
婴儿想吃就喂,孩子睡觉时间过久或母亲感到奶胀要叫醒喂奶。
其重要性是:能保证婴儿有足够的营养,有利于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有利于母亲解除奶胀,保持乳汁的正常分泌,保证足够的乳量如何保证产后母乳充足?乳汁是宝宝最美味的食品,所有的妈妈都应该坚持母乳喂养,但是有很多妈妈因为种种哺乳知识上的困难而放弃了母乳喂养。
引起母乳不足最常见的原因是喂养不当,由于母亲自身因素引起者非常少见。
当然由于母亲生产时的疾病如大出血或身体的其他疾病,也可导致母乳不足。
此外,母亲的精神受到过大的刺激或创伤,也是产后少乳的原因。
为了保证母乳量充足,在分娩后即应采取下列措施:1、及早开奶:研究资料表明,宝宝的吸吮刺激越早,越能促进乳汁的分泌。
即使母乳尚未分泌,哺喂几次后,经过反复刺激也可分泌出乳汁,---------------------------------------------------------------最新资料推荐------------------------------------------------------ 一般要求在分娩后半小时内就开始第 1 次哺喂。
2、按需哺乳:乳汁的生成要通过经常地吸吮刺激,一刚开始时乳汁还不丰富,而母乳又很容易消化,所以宝宝很快就会饥饿。
宝宝大约2~3 小时就有哺乳要求,在 24 小时内需哺乳 8~10 次或还要多些。
随着乳汁生成的逐渐增加,间隔的时间可变为 3~4 小时。
虽然很费事,但也应根据宝宝的需要来逐渐调整出规律的时间。
3、不要失去信心:如果产后前几天乳汁分泌较少,也不要停止让孩子吸吮,更不要给孩子使用橡皮奶头和奶瓶,因为橡皮奶头可使宝宝产生乳头错觉而不愿再用力吸吮母乳,而使母乳越来越少。
最重要的是妈妈们不能失去信心,只要坚持让宝宝吸吮,乳汁的分泌都是越来越多的,关键是坚持。
4、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有些产妇本来奶量充足,可是因某些原因生气或伤心哭泣等,就会使奶量明显减少甚至停止泌乳。
精神状态和情绪可影响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泌乳。
因此,产后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保证足够的睡眠,心情舒畅、心胸开阔,这些都是乳汁分泌畅通的重要条件。
妈妈上班如何坚持母乳喂养首先应保证每天哺乳 3 次以7 / 8上,如早、晚在家各喂 1 次母乳,上班时上、下午各挤 1~2 次奶并储存好,第二天用奶瓶喂给孩子。
这样既有利于保持母乳分泌又使孩子得到较多的母乳。
每次挤奶后应将挤出的乳汁存放在消毒的容器中,并密封。
室温可存放 8 小时,冷藏在4℃以下冰箱中时可在 12 小时内使用。
如果冷冻,可保存 1~2 周左右,要注意记录挤奶时间。
使用储存奶时,将盛奶容器放在热水中不断旋转,使乳汁加热到2022℃才能喂孩子。
最好不要用微波炉加热,以防免疫物质受到破坏或烫伤孩子。
融化并加热后的乳汁应在1 小时内喂给孩子,不要喂再次冷冻的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