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氧气:①2KClO3 2KCl+3O2↑②2HgO2Hg+O2↑③2KMnO4K2MnO4+MnO2+O2↑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A.3∶1∶1B.3∶1∶4C.1∶1∶1D.2∶1∶12. 地壳中含量位于第一、二位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常温下能与苛性钠反应B.常温下能与水反应C.常温下能与氢氟酸反应D.高温时能与氧化钙反应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生成O2③Na2O是淡黄色物质,Na2O2是白色物质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⑤Na2O2和Na2O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都正确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④⑤4. 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粒子向阴极移动。

在此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蔗糖溶液、②硫酸镁溶液、③硅酸胶体、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聚沉现象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5. 某无色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H+、Na+、Mg2+、Al3+、Ba2+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A.Mg2+、Al3+、Na+B.H+、Mg2+、Al3+C.H+、Ba2+、Al3+D.Ba2+、Mg2+、Al3+6. 现有CO、CO2、O3(臭氧)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 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1B.1∶2∶3C.3∶2∶1D.6∶3∶27. 等质量的镁条分别在①氧气中、②空气中、③氮气中、④二氧化碳中完全燃烧,燃烧后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②<①<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8.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A.碳酸钙B.氯化铜C.碳酸氢钠D.金属铝9. 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

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 2C=Si +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0. 过滤和蒸发结晶实验中,都可能用到的仪器是()A.漏斗B.蒸发皿C.酒精灯D.玻璃棒11. 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 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萃取B.过滤C.蒸馏D.蒸发12. 下面是比较过氧化钠和氧化钠性质异同点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过氧化钠和氧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相同,氧元素化合价不同B.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或水发生化合反应C.过氧化钠和氧化钠与水反应都有氢氧化钠生成D.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而氧化钠只是一种碱性氧化物13. 向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中,开始滴加试剂X,之后改滴试剂Y,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mol)与试剂体积V(mL)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X是盐酸,Y是NaOH溶液,且c(Y)=2c(X)B.原混合液中,c(Al3+)∶c(Mg2+)∶c(Cl-)=1∶1∶5C.X是NaOH溶液,Y是盐酸,且c(NaOH)∶c(HCl)=2∶1D.从b至c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B.将1 L 2 mol/L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C.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D.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电15. 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子可能为A.Cl-B.Ba2+C.Na+D.Mg2+16.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还原剂B.金属在加热条件下都易与氧气反应C.加热条件下铜与硫蒸气反应生成硫化铜D.铁丝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亚铁17. 高岭土的组成可表示为Al2Si2Ox(OH)y,其中x、y的数值分别是()A.7、2 B.5、4 C.6、3 D.3、618. 关于“用CCl4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的实验仪器是容量瓶和烧杯B.静置后所得液体上层呈紫红色C.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D.如果把CCl4加入碘的不饱和水溶液中,萃取碘的实验也可以成功19.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H+、、Fe2+、Na+B.Ag+、、Cl-、K+C.K+、Ba2+、OH-、D.Cu2+、、Br-、OH-20. 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A.0.6 mol·L?1的硫酸B.0.1 mol·L?1的盐酸C.熔融的NaCl D.硝酸钾晶体21. 过滤是水净化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它能( )A.给水消毒,达到饮用标准B.将污水转化为纯水C.除去水中的异味D.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22. 将少量的二氧化碳通入下列溶液中,不能产生沉淀的是()A.硅酸钠溶液B.石灰水C.氢氧化钡溶液D.氯化钙溶液23. 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B.同体积、同密度的乙烯和丙烯C.同温度、同体积的氢气和氮气D.同压强、同体积的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24. 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判断中,正确的观点是( )A.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B.在熔融或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C.在熔融或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D.在熔融和溶液中都能导电的化合物25. 当光束通过豆浆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豆浆是A.悬浊液B.胶体C.溶液D.乳浊液二、实验题26. 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以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得到固体物质的成分。

(1)试剂X的化学式________。

A中制取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Y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3)通入一定量潮湿的Cl2反应后,经检测,D中只有Cl2O一种气体,C中除含一种氯盐外,同时含有NaHCO3等,某同学对C中所得固体残渣的成分进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存在两种成分:NaHCO3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2:存在三种成分:NaHCO3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_______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试管、小烧杯。

(4)已知Cl2O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则D中Cl2O进入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27. 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实验步骤:①按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②称取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的质量和装碱石灰的U形管D的质量。

③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_。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洗气瓶C的质量和U形管D的质量。

(2)关于该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加热反应后不鼓入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②E处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该装置,则会导致测量结果NaHCO3的质量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若样品质量为w g,反应后C、D装置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g、m2g,则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四、有机推断题28.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A、B两种金属单质的粉末状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未列出),其中E为白色胶状沉淀,I为红褐色沉淀。

(此转化关系中所用的试剂都是足量的)(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

(2)将混合物中两种金属分离开的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D→E的转化中,加入过量的X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饱和NaCl溶液B.NaOH溶液C.氨水D.Ba(OH)2溶液(4)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29. 为探究铁和铁的化合物的一些化学性质,某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1)往A、B溶液中分别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的颜色A ________,B _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A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A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加热,可制得_______________胶体;当光束通过该胶体时,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效应。

六、有机推断题30. 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1)把与下面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a. b. c.d.①第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________。

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