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第四章存货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掌握存货的概念、范围和确认标准;掌握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掌握按实际成本计价发出存货的核算方法;掌握存货按计划成本计价、按售价金额计价和毛利率计价的核算方法;掌握期末存货的计价方法和存货跌价损失的核算方法。
了解存货的特点和分类;了解存货盘存和清查方法。
本章的重点:存货的确认、存货入账价值的确认、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以及期末存货的计价。
本章的难点:简化的成本计价方法、期末存货的计价方法。
◆知识点整理一、存货概述(一)存货的特点与分类1、存货的定义及核算的内容: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2、存货的特点(1)存货是所有权属于本企业的资产。
(2)存货是有形资产(3)存货是具有较强流动性的资产(4)存货具有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3、存货的分类(1)按经济内容分类: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2)按来源分类:外购存货、自制存货、委托加工存货、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接受捐赠的存货、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二)存货的确认一项资产要确认为存货,首先必须符合存货的定义,同时还应满足: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两个条件。
存货确认应注意的问题:代销商品、在途商品、约定商品(三)存货的内部控制二、取得存货成本(一)存货成本的构成1、存货入账的价值基础: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2、存货实际成本的确定(1)外购存货实际成本的确定(重点)工业企业外购存货的入账价值: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购买价款:发票中的金额;相关税费:计入存货的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关税;其他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包括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入库前发生的不合理的损耗,不应计入存货的成本,根据发生损耗的具体原因,计入对应的科目中。
如果是由责任人、保险公司赔偿的,应计入其他应收款中。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应计入存货的入账价值,入库以后发生的挑选整理费用、保管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中。
商品流通企业在外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外购商品的成本。
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外购的过程中出现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2)自制存货实际成本的确定自制存货的成本包括材料、人工和相关费用三个部分。
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并且每种产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接区分的,其加工成本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3)委托加工存货实际成本的确定①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或实耗成本;②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如果收回后直接用于对外销售,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就应该记入存货成本;如果收回后继续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待以后环节抵扣。
③加工费用。
④一般情况下,加工环节的增值税不计入成本中,如果是不得抵扣的增值税,应计入存货成本中。
不一定记入存货成本的有:增值税(4)非货币交易换入存货实际成本的确定: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存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存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②未同时满足①规定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存户的成本,不确定损益③在①中,如果涉及补价,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支付补价的,存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收到补价的,存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④在②中,如果涉及补价,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存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存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5)投资者投入存货实际成本的确定: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6)以债务重组方式取得存货实际成本的确定(7)接受捐赠存货实际成本的确定:①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如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的,按照凭据上表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②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应当参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二)按实际成本计价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按实际成本计价是指对每种存货的收、发、结存,从填制凭证到明细账和总账登记,全部都按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核算的一种方法。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的基本原理、具体计算及应用。
(2)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的基本原理、具体计算及应用。
(3)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具体计算及应用。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的基本原理、具体计算及应用。
1、按计划成本计价(1)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涵义(2)存货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程序和方法(3)计划成本计价的基本原理、具体计算及应用2、零售价法(1)零售价法的涵义(2)存货按零售价价核算的程序和方法(3)零售价法的基本原理、具体计算及应用。
3、毛利率法(1)毛利率法的涵义(2)其计算程序和方法(3)毛利率法的基本原理、具体计算及应用。
三、发出存货的核算(一)、发出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1、计价方法(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一存货实务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为权数,去掉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发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3)移动平均法(4)个别计价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定存货的成本流动与实物流动完全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2、领用原材料的核算:(1)存货验收入库和货款结算同时完成企业于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并且存货验收入库后,按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确定的存货成本,借记“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实际支付的款项或应付票据面值,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
【例4-1】华夏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5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500元。
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也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贷:银行存款58500(2)货款已结算但存货尚在运输途中①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借: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
②验收入库后,借:“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在途物资。
【例4-2】华夏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元。
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①支付货款,材料尚在运输途中借:在途物资 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贷:银行存款 23400②原材料运达企业,验收入库借:原材料 20000贷:在途物资 20000(3(存货已验收入库但货款尚待结算①收到存货时可先不进行会计处理。
②如在本月内结算凭证能够到达企业,则在支付货款或开出汇票后,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
③如月末时结算凭证仍未到达,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下月初再用相同的红字凭证冲毁。
④结算凭证到达后,正常做账。
【例4-3】某年3月28日,华夏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材料已运达企业并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尚未达到。
月末时,该批货物的结算凭证仍未到达,华夏公司对该批材料估计35000元入账。
4月3日,结算凭证到达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36000元,增值税税额为6120元,货款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①3月28日,材料运达企业并验收入库,暂不做会计处理。
3月31日,结算凭证仍未到达,对该批材料暂估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 35000贷:应收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5000②4月1日,编制红字记账凭证冲回估价入账分录借:原材料 35000贷:应收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5000③4月3日,收到结算凭证并支付货款借:原材料3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120贷:银行存款421203、发出包装物的核算4、领用低值易耗品(二)发出存货按计划成本的核算1、领用原材料的核算:2、发出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核算3、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四、存货清查的核算(一)存货实际数量的确定方法与存货清查的核算1、存货实际数量的确定方法:永续盘存法、实地盘存法永续盘存法:又称“账面结存制”。
就是对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入和发出,平时都要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账簿中逐笔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结转账面结存数。
在永续盘存制下,期末账面结存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期末结存数=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本期发出数实地盘存法:就是平时根据有关会计凭证,只登记财产物资的收入数,不登记发出数,月末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将盘点的实存数作为账面结存数,然后推导出本期发出数,将其计入账簿。
在实地盘存法下,本期发出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发出数=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期末实地盘存数2、存货清查的核算:待处理财产损益(1)存货清查的方法(2)存货清查结果的核算方法五、存货的期末计价(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其中,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重点)1、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1)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存货发生部分减值):A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