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略管理】建筑企业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建筑企业战略管理


我们设想A在这明显处于劣势的环境中如何谋求发 展,摆脱困境呢?当然,外部环境是很重要的,如 果旁边有棵树,A可以爬上去,那么处于劣势很可 能就是B,A就可轻松摆脱困境。另一种情况,如果 他们是乘着游艇来的,他们就可以跳上游艇一起逃
跑,实现企业的双赢,这是最理想的结果。很有可
能还有最后一种情况,就是他们处在一个宽阔的地
军事战略家克劳塞维茨指出: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的 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 略问题》中提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 的东西。
因此可以说,战略一词原是个军事方面的概念。
大师战略观
第一种:安德鲁斯(美) 企业战略:就是企业经营战略决策。 它包括了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为达到 目标所制定的 经营方针以及对企业资源 的分配等战略决策。
传统影像没落和数码影像崛起的转换期, 柯达未能及时把握转型的机会。这说明, 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应该 漠视新技术带了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引子
有两个相互竞争的企业的老板希望通过野炊休闲 的方式来讨论两家公司是否合并的问题,在讨论 过程中,双方各不相让,双方都坚信能战胜对手。
突然森林中跑出来一个大黑熊,此时一个老板急 忙打开旅行包,拿出一双运动鞋穿上;另一位老 板迷惑不解地问:“难道你穿上运动鞋就能跑得 过大黑熊吗?”这位老板回答说:“我不用跑过 大黑熊,我只要跑过你就行了。”
5 建筑企,大约55%的小企业在5年 内失败,81%的将在10年内失败。
以美国为例,在1989年,失败和破产的企业数分别 达49719和62449家。
很多人认为一个企业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机会、 或者说幸运,但为什么有些企业总是与机会失之交 臂,而另外一些企业却处变不惊,并一次次转危为 安?
伊戈尔·安索夫(H.igor Ansoff,1918-2002)在战略管 理中的特殊地位最主要表现在对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的开创性研究,由于他的开创性研究终 于使他成为这门学科的一代宗师。作为战略管理的一代 宗师,他首次提出公司战略概念、战略管理概念、战略 规划的系统理论、企业竞争优势概念、以及把战略管理 与混乱环境联系起来的权变理论。因此,管理学界把安 索夫尊称为战略管理的鼻祖。著名管理学评论家海勒尔 (Robert Heller)把安索夫誉为战略规划之父。
肯尼斯·安德鲁斯(K.Andrews),是哈 佛商学院的教授,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中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杰出贡献 是提出了战略制定的SWOT分析模型 。
大师战略观
第二种:奎因(美) 企业战略就是企业的战略计划或规划。 它包括规划企业经营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 所必需的资源的取得、使用及处理方针。
“你按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这则闻名世界的广告 语,是柯达公司创始人乔治·伊士曼在一个多世纪前提出 的著名口号。事实上,在上世纪70年代中叶,仅在美国, 柯达已经垄断了90%的胶卷市场,以及85%的相机市场 份额。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1975年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降临柯达。 柯达的工程师斯蒂夫·萨森在实验室中制造出第一 台数码相机。不过,公司管理层对于这个新鲜玩 意儿似乎并不感兴趣。一方面,当时冲印照片依 然是人们保存影像的首选方式;另一方面,柯达 担心数码影像会冲击自己的胶片市场,进而影响 公司的巨额利润。但是后来的技术发展史却证明, 柯达公司最终就是栽在了自己的这一发明上。传 统影像没落和数码影像崛起的转换期,柯达未能 及时把握转型的机会。
从长期的角度看,一个企业的兴衰荣辱更多地取决 于其所处的行业结构和企业本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尤其是适应环境变化和预测未来的能力。
20世纪20—30年代,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产 品供不应求,因而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能 否买到产品,而不是更多地关注产品的功能。 因此,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生产效率和由 此决定的产品成本的高低; 20世纪40—50年代,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 高,但人们购买力并没有同步提高,因而造成 了商品积压。因此,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其 销售的完善程度和促销水平; 20世纪60—70年代,企业生产力水平和广告、 产品促销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同时消费者对产 品质量和特色有更高要求。此时,企业成功的 关键在于:准确识别并满足消费者的欲望和要 求。那么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超竞争时 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经营战略上出奇制胜。
詹姆斯·布莱恩·奎因(James Brian Quinn) ):知识管理大师, 学习学派的代 表人物,是达特茅斯大学艾莫斯·塔克 商学院威廉姆和约瑟芬管理学教授,现 已名誉退休。他是战略计划、技术变革 管理、企业创新以及技术对服务部门的 影响等领域的学术权威。
大师战略观
第三种:安索夫(美) 企业战略就是企业的产品——市场战略。 战略是决策的基础,是企业为了适应外部 环境对目前从事的和将来要从事的经营活 动所进行的重大决策 。
方,只能采取最后一招,保存实力与狗熊决一死战。
当然如果你有绝对的冒险精神的话,你还可以装死,
那是需要有很大勇气的。
引子续
首先,战略管理包含了企业对环境的反应
(来了一个大黑熊,由此而产生的反应);
其次,战略管理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决策
(是坐以待毙,或是赶快离开,还是与大黑 熊搏斗);
再次,战略管理包含了行动(穿上运动鞋) 最后,战略管理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比
竞争对手跑得更快)。
战略的内涵
在中国,它起源于兵法,指将帅的智谋。《孙子兵 法》:“不战屈人之兵”。
西方的战略概念起源于古代的战术,原指将帅本身, 后来指军事指挥中的活动。
英语中,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文“Strategos”,其含 义是“将军”。当时这个词的意义是指挥军队的克敌 制胜艺术和科学。
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人的所面临的问题:熊来
了,如果跑不掉就得被它吃掉,他们要在这样 一个危险的处境中谋求生存。穿鞋的人(B) 分析了自己所面临的各项压力,内部条件为--他们都没有穿鞋,肯定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而外部环境为熊肯定比他们跑得快,所以B的 目标就设定为比不穿鞋的人(A)跑得快,而 要实现这一组织目标也即保障这一目标的落实, 他就是要穿上球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