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项目任务书
(盖 章) 签章:
年月日
八、医学院审核意见
(盖 章) 签章:
年月日
我院自2006年成为同济大学附属医院以来,段涛教授每年参加同济大学医学院七年制或八年制的教学任务。执教过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临床七年制妇产科的生殖系统生理、妊娠生理、妊娠诊断、孕期监护及保健等课程6课时;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临床七年制妇产科的妊娠高血压疾病HELLP综合征(英文授课)1、2等课程4课时;作为主讲老师执教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临床八年制妇产科的正常妊娠、流产、异位妊娠、妊娠高血压疾病、HELLP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窘、胎膜早破、早产妊娠合并心脏病、急性肝炎、ICP、糖尿病、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产褥及产褥期感染等课程16课时,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临床八年制妇产科妊高症、HELLP综合征等课程2课时。
妇产科
产科学理论授课
王鸿翔
女
1962.03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产科学理论授课
周健
女
1972.06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产科学理论授课
杨丹
女
1955.12
主任医师、教授
妇产科
妇科学理论授课
庄桂霞
女
1953.10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妇科学理论授课
孙静
女
1965.04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妇产科
妇科学理论授课
王海云
男
1960.03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产科、妇科和计划生育3个部分。课程设置顺应医学模式的转换,教学内容新颖,结构科学,基础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妇产科学课程分为理论系统学习和毕业生产实习两个阶段。理论系统学习包括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课堂系统授课和临床见习。毕业生产实习内容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医疗实践,培养实践工作能力。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每学期均由妇产科着名专家根据最新进展讲授妇产科前沿知识,了解妇产科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现代化进展情况。在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与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新的框架,颇具特色。
精品课程建设计划书
课 程 名 称:妇产科学
面 向 专 业:妇产科
课 程 类 型:
所 属 学 科:妇产科
承 担 单 位: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
课 程 负 责 人:段涛联 系 方 式:批 Nhomakorabea 日 期:
课 程 网 址:
同济大学医学院
二○○九年一月
一、课程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 名
段涛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1
冯令达
女
1948.12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妇科学理论授课
包怡榕
女
1975.03
主治医师
妇产科
见习、带教实习
宋月华
女
1974.04
主治医师
妇产科
见习、带教实习
李婷
女
1975.07
主治医师
妇产科
见习、带教实习
盛敏毅
女
1978.06
住院医师
妇产科
见习、带教实习
胡程
女
1977.04
住院医师
妇产科
见习、带教实习
单震丽
二、任课教师队伍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专业
课程中承担的任务
段涛
男
1964.01
主任医师、教授
妇产科
产科学理论授课
童晓文
男
1962.11
主任医师、教授
妇产科
妇科理论授课
李怀芳
女
1961.05
主任医师、教授
妇产科
妇科理论授课
裘佳敏
女
1962.10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妇产科
产科学理论授课
应豪
男
1974.09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努力实现课程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以达到
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将继续转变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既动手能
力强又具有基础研究科研思路的复合型妇产科人才。
六、经费预算
序号
支出项目
金额
备注
1
资料准备
5000元
2
网站建立
10000元
合计
15000元
七、部门审核意见
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尤其在产科、产前诊断方面颇有建树。近三年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遗传病产前筛查、诊断综合技术体系研究》、上海市科委《唐氏综合征早中期联合筛查和诊断的临床研究》、
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常见出生缺陷的综合防治研究》和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等课题;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围产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上作为通讯作者发表多篇论文;主译《威廉姆斯产科学》、《铁林迪产科手术学》、《Novak妇科学(第13版)》、《高危妊娠》、《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主编和参编《妇产科主治医师手册》、《妇产科住院医师手册》、《妇产科程序诊断》、《妇产科急诊》、《妇产科学(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等5篇着作。
够适应妇产科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
四、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与进度安排
妇产科学是一门独立性较强,涉及面较广,专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以及与妊娠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是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妇产科学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教学任务和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妇产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从事临床医学实践或基础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9年3月-2009年4月,资料收集准备,网站的建立。
五、预期成果
根据对本科生的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思路,我们通过教学设计理念更新指导教学方法改革,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教学内容上注意了临床与基础,又及时把学科最新发
展成果和教改成果引入教学,使课程内容既保留了经典,又结合了现代学科发展成果,
如何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深入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妇产科学教研室将医学教育的传统模式向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又具有基础研究科研思路的综合型人才的目标转换,同时注意现代医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相信通过我们的追求与努力,妇产科教学将迈入一个新时代。
进度安排:
2009年2月填写精品课程建设计划书,2月底前上交同济大学医学院
女
1977.11
住院医师
妇产科
见习、带教实习
邹刚
男
1977.08
住院医师
妇产科
见习、带教实习
郁君
女
1981.11
住院医师
妇产科
见习、带教实习
张瑾
女
1981.09
住院医师
妇产科
见习、带教实习
三、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发挥医院医教研的优势,坚持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各种资源,完善
互动教学的模式,将本课程在2年内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能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计划生育学理论授课
杨健之
女
1965.03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妇产科
妇科学理论授课
李昆明
男
1973.11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妇产科
妇科学理论授课
杨帆
女
1961.04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妇科学理论授课
朱建龙
男
1964.10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妇科学理论授课
王玲
女
1949.06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妇科学理论授课
最终学位
博士
职 称
主任医师、教授
职 务
院长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Tduan.yahoo
.com
近期的主要教学工作:段涛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同济大学妇产科系常务副主任,上海市产前诊断中心主任,中华围产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围产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Board Member of“Fetus as a Patient Society”、世界围产学会委员(World Association of Perinatal Medicine)、中国产前诊断杂志主编、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委、现代妇产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委、Donald School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杂志编委、The Journal of Maternal-Fetal & Neonatal Medicine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审稿人、全国产前诊断技术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