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2019新题,有解析):专题8内力作用和地貌

2020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2019新题,有解析):专题8内力作用和地貌

专题8内力作用与地貌、岩石圈物质循环(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018·山西统一模拟)大约5 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在沿海地区形成一条由3.7万多根六边形、五边形石柱组成的向大海延伸约6 000米长的“巨人之路”。

右图示意“巨人之路”景观。

据此完成1~3题。

1.[考向岩石的形成]“巨人之路”的一根根石柱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下陷B.长年海浪的侵蚀拍打作用C.熔融的岩浆迅速冷却收缩凝固D.强大海风的吹蚀风化作用答案 C解析据材料信息“大约5 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可知,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是火山喷出的岩浆遇到冰冷的海水迅速冷却收缩凝固形成,故C项正确。

2.[考向岩石的判断]构成“巨人之路”的岩石属于()A.变质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喷出岩答案 D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巨人之路”石柱是由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的,属于喷出岩,故D项正确。

3.[考向岩石的特征]构成“巨人之路”的这类岩石往往()A.具有层理构造B.具有气孔构造C.常常含有化石D.岩石坚硬致密答案 B解析层理构造、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岩浆喷出地表后,岩浆中的气体迅速挥发,岩浆迅速冷却凝固,形成气孔构造;大多数喷出岩不具有坚硬致密的特性。

(2018·名校调研)下图示意某地垂直于构造线(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大的断层线等)方向所作的地质剖面,图中数字为地层编号(⑤为花岗岩)。

读图完成4~6题。

4.[考向地质构造及成因]图中a、b、c三处()A.a、c两处地质构造线都呈东南—西北走向B.a处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C.b处附近多泉水出露,不宜建设大坝D.c处向斜上覆岩层受外力侵蚀成谷答案 C解析b处位于断层附近,地下水沿断层溢出形成泉;断层附近岩层不稳,裂隙较多,不宜筑坝,C项正确。

a处地层年代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c处地层年代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a、c两处地质构造线垂直于图示剖面方向,应呈东北—西南走向,A项错误。

a处是向斜槽部,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B项错误。

c处为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D项错误。

5.[考向岩石及成因]⑥可能是()A.岩浆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岩浆答案 B解析⑥位于侵入岩和沉积岩接触带,是沉积岩在岩浆侵入过程中受高温高压变质而成的。

6.[考向地质作用过程]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中,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侵入B.断层作用C.沉积作用D.褶皱隆起答案 C解析图示地区的地质作用过程是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褶皱隆起→外力侵蚀→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断层发生→外力侵蚀。

(2018·山东潍坊模拟)读某岛屿示意图,完成7~9题。

7.[考向板块运动]该岛位于()A.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B.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D.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答案 B解析读图结合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判断,该岛屿为冰岛,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上,故B项正确。

8.[考向板块运动]与该岛所处的板块位置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是()A.终年冷高压控制B.冰雪广布C.渔业资源丰富D.温泉众多答案 D解析由于冰岛地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生长边界上,所以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多,故D项正确。

9.[考向岩石]组成冰岛的岩石主要是()A.玄武岩B.花岗岩C.石灰岩D.大理岩答案 A解析冰岛是火山岛,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主要是玄武岩。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下图一为某学校学生在长白山进行地质实践活动时拍摄的照片,此处岩石状似龙形,被命名为“石龙岩”。

下图二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考向岩石类型]“石龙岩”是岩浆在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其岩石类型对应图二中的()A.a B.b C.c D.d答案 D解析由图二中外力作用可知a是沉积岩,b和d均有箭头指向a,因此二者不可能是岩浆,则c为岩浆,d为岩浆岩,b为变质岩;“石龙岩”是岩浆在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应对应d。

故D项正确。

11.[考向外力作用]图二中的外力作用指的是()A.沉积、搬运、侵蚀、风化、升降运动B.风化、侵蚀、搬运、沉积、高温高压C.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D.沉积、搬运、侵蚀、风化、冷却凝固答案 C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为沉积岩,b为变质岩,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

故C项正确。

(2018·广东二模)甘肃省西部红柳峡位于酒西盆地西段,地表为砂岩夹泥岩层,岩层中间有粗玄岩(即颗粒较粗的玄武岩)、角岩、玄武岩等。

地貌上凸显出一个椭圆形筒状高地M,周边发育有环状和放射状节理(下图)。

据此完成12~13题。

12.[考向火山地貌]M椭圆形筒状高地属于()A.风力堆积地貌B.流水侵蚀地貌C.流水堆积地貌D.火山地貌答案 D解析据材料可知,M地岩层中含有玄武岩,且地貌上凸显出一个椭圆形筒状高地,所以M地地貌应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故D项正确。

13.[考向火山地貌]该筒状高地放射状节理发育最明显的方向是()A.西南B.东南C.东北D.西北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该筒状高地放射状节理发育最明显的方向是西南方向,该方向放射状节理数量多且长,故A项正确。

(2018·海南高考)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

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

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

据此完成14~15题。

14.[考向地质构造与地貌]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答案 D解析读图可知,X区和Y区之间岩层断裂错动,故D项正确。

15.[考向地质构造与地貌]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A.喷发物质差异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D.地壳运动差异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Y区海拔高,故Y区受外力侵蚀影响大;X区海拔低,故X区受外力侵蚀影响小,最终导致X区和Y区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故C项正确。

(2018·浙江模拟)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是近年来在国际上迅速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下图是山西省东南部沁水盆地南部3号煤层中煤层气含量与水文、地质的关系示意图。

据此完成16~17题。

16.[考向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沁水盆地富气区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地堑D.地垒答案 B解析根据水流方向和“滞流水区”等信息可知,富气区有利于水体汇集,应为向斜构造,故B项正确。

17.[考向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有利于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的条件是()A.煤层的埋藏深度浅,裂隙不发育B.变质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C.地下水活动较弱,地下水封闭好D.煤层气覆盖范围小,且距离市场远答案 C解析煤层气储存在煤层中,因此煤层有裂隙发育才有利于煤层气的储存,A项错误;变质岩分布面积、厚度与煤层气开发条件无关,煤层气主要分布在沉积岩中,B项错误;地下水活动频繁的地区,水的交替作用强,易将煤层气带走,因此地下水活动较弱的地区形成封闭环境,有利于煤层气的储存,C项正确;煤层气覆盖范围小且距离市场远,不利于开发,D项错误。

(2018·长沙一模)据英国BBC报道,国际上有不少科学家声称,在新西兰周围发现了一块名为“西兰洲”的新大陆,可能将成为世界第八大洲。

科研人员说,这个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大洲94%的面积浸没在浅海大陆架,地表起伏大,只有几个地区露出海面,包括大家熟知的新西兰。

据此完成18~19题。

18.[考向板块分布]新西兰位于()①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②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③生长边界④消亡边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B解析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属于消亡边界。

19.[考向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地球岩石圈是由不同板块组成的,板块可分为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

下列地区所在板块与“西兰洲”属于同一类型的是()①日本海②苏门答腊岛③冰岛④夏威夷群岛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 A解析根据题目信息,西兰洲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大洲,94%面积浸没在海水中,地表起伏大,只有几个地区露出海面,包括大家熟知的新西兰。

说明西兰洲属于陆地板块,大部分处于海平面以下。

日本海、苏门答腊岛都属于亚欧板块的一部分。

(2018·广东佛山二模)干热岩是温度大于200 ℃、埋深3~10千米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部分为侵入岩。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

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

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20~22题。

20.[考向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A.①、乙B.②、丙C.③、沉积岩D.④、甲答案 A解析干热岩绝大部分为侵入岩,属于岩浆岩。

根据图中箭头方向,丙与沉积岩可相互转化,丙是变质岩。

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甲是岩浆,经①作用,冷却凝固作用,形成乙(岩浆岩)。

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①、乙。

21.[考向板块分布与地热资源]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B.地壳的厚度较薄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D.玄武岩地层广布答案 C解析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靠近板块交界地带,岩浆活动频繁,C正确。

22.[考向地热分布与岩石]可燃冰多形成于()A.海岭附近的深海盆B.海沟附近的沉积岩C.三角洲附近的浅海D.高纬的较寒冷海域答案 B解析可燃冰多形成于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的板块交界地带,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应是海沟附近的沉积岩,B项正确,A项错误。

三角洲附近的浅海、高纬的较寒冷海域与板块构造无关,C、D两项错误。

(2018·皖南八校二联)土耳其的卡帕多基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见下图)。

“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据此完成23~24题。

23.[考向岩石类型]“蘑菇石”底部岩石按成因划分,属于()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答案 C解析底部岩石有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

24.[考向地质作用]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A.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B.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C.沉积—地壳抬升—火山喷发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答案 A解析“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且有气孔构造,应为喷出岩,岩浆喷发应发生在沉积岩层形成之后;再经历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现在的景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