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及分析
刘丽萍、杨俊美、张春花 2012年5月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 从以前的政府商务用车转变到了如今的家用私有轿 车,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成 为人们生活的助手和伴侣。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汽车营销模式取得了长 足的进步,营销模式正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这符 合当前汽车市场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汽车消费群体的 不同需求,适应市场差异化、消费个性化的要求。 关键字:汽车工业发展、汽车营销
要形成和提高产品的研发和 科技创新能力,要大力培育和发 展自主品牌。
第二个方面, 就是要面向两个 市场,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十五期间, 我们已经实现了 出口大于进口的突破,这是一个 重要的标志性里程碑。
在出口方面,
我们要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整车出口, 以商用车为主, 向商用车、乘用车并重的方向转 变。
2011年我国汽车出口主要特点
出口增速较快,占整车产量比重仍然较低
2000-2011年汽车出口所占比例(万辆)
进口情况: • 90年代初,曾经出现过汽车进口高峰。但是从1
995年开始,进口汽车 数量大幅度减少,90年 代后期稳定在3-4万辆左右。自2000年起, 汽车 进口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较大幅 度的增长。与此同时,进口汽车结 构发生较大变化。 除专用车外,各种车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 中轻型越野 车、自卸车增长幅度最大,达到80% 以上,客车增长了32%。货车和轿车增 长幅度较 小,分别为15.03%和8.33%。
1、国内汽车行业现状
主要车企2010年上半年完成率统计表 单位:万辆 车企 上半年销量 全年目标销量 上海通用 48 85 长安铃木 10 18 东风日产 33 60 上海大众 45 83 东风本田 12.8 24 一汽大众 41 80 吉利汽车 20 40 长安福特马自达 20 40 广汽丰田 13.2 26.7 北京现代 32.9 67 广汽本田 18.2 38.6 一汽丰田 23.9 52 奇瑞汽车 30.9 70 长城汽车 12.2 28 长安(轿车) 9.4 25 比亚迪汽车 28.9 80 江淮(乘用车) 10.5 30
汽车产业的发展核心是:
要调整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这 是 “十一五” 发展的主要任务。
具体来讲, 大概有这样六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 就是 要提高自主研发和 技术创新能力,发 展自主品牌,这是 我们今后一个很重 要的任务。
自主创新----是提高汽车企业 竞争力的关键。
另一方面,赢利模式开始由暴利时代步入平 均利润时代。国际汽车产业的赢利模式已由 提高汽车销售量和单纯添置硬件,向技术进 步、产品开发、销售及售后服务、品牌效益 转变,销售及售后服务现已占各大汽车厂商 利润的57%。面对日趋成熟的车市,国产汽 车开始大幅降价,但利润空间仍相对较高。
二、中国重汽的发展及战略对策
因子分析
[数据集1]
公因子方差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解释的总方差
成份矩阵
近似值
聚类分析 [数据集1] Ward 联结
聚类表 群集组合 阶 1 2 3 4 5 6 7 8 9 10 群集 1 1 8 4 6 1 4 10 4 1 1 群集 2 2 9 5 7 3 6 11 8 4 10 系数 .005 .011 .018 .032 .052 .116 .197 .442 1.122 3.029 首次出现阶群集 群集 1 0 0 0 0 1 3 0 6 5 9 群集 2 0 0 0 0 0 4 0 2 8 7 下一阶 5 8 6 6 9 8 10 9 10 0
二是汽配零部件出口, 要以售 后市场为主,向售后市场和 OEM 并重转变。 所有产品都要, 以低附加值的产 品为主,向低、中、高并重的方向 转变。
三是注重新一代节能环保型汽 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开发。 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新能源汽 车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需要。
四是要建立强பைடு நூலகம்的汽车零部 件支撑体系,提高汽车零部件工 业的综合水平。
目录
我国汽车行业历史发展 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 我国汽车行业面临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在世界同 竞争地位以及汽车行业规范、高效率发展的 战略对策
我国汽车行业历史发展
一、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历史
50年代中国轿车呱呱坠 地。新中国刚一成立就 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 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 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 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 自己的汽车厂 。1956 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 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 为其命名———解放
2000-2010年进出总额变化
我国汽车行业面临的问题
我国汽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 问题。 主要有这样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产品的自主研 发能力薄弱,缺乏自主品牌。 长期以来, 比较重视引进产品, 没有在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上 ---- 下工夫,缺乏产品研发的实践 和能力。
2 、我国汽车贸易情况
2011年汽车出口概况
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总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2004~2007年,年均增 速达90%以上。2008年,我国汽车出口68万辆(2009年,受国际金融 危机的影响,我国汽车出口也出现了大幅下降的局面,全年出口37万辆, 同比萎缩46%。自2009年第4季度开始进入金融危机后的恢复期。2010 年,我国汽车累计出口57万辆,同比增长53%。2011年,我国汽车出口 继续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良好势态。根据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汽车 整车(含成套散件)出口85万辆,同比增长49.97%,出口金额109.46 亿美元,同比增长56.72%。其中,乘用车47.01万辆,同比增长66.48%, 实现出口创汇33.40亿美元,同比增长79.46%;商用车出口47.97万辆, 同比增长33.57%,实现出口创汇76.06亿美元,同比增长48.47%。汽车 出口成为拉动2011年汽车产销增长的主要力量。
中国重汽作为一个为引进斯太尔技术而 组建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斯太尔成为中 国重汽的核心。斯太尔的成功引进,不仅填 补国内空白,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工业“缺 重少轻”和重型汽车产量少、水平低、品牌 单一、军民分隔、性能落后、不成系列等等 落后局面,而且在国内重型汽车市场上始终 保持产品在技术、性能、质量、服务、性价 比等方面的优势。
第四个方面,汽车产业后市 场, 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
表现在 : 汽车金融、消费信 贷、二手车流通、配件流通, 报 废、回收、拆解 等等方面,跟 先进国家比,还有较大差距。
第五个方面,是能源、交通、 环保和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矛盾 比较突出。 当前汽车, 每年消耗掉了国产 80%的汽油, 20% 的柴油。 而且,这个比例, 随着汽车的 快速增长, 还在不断的增长。
1、国内汽车行业现状 2 、我国汽车贸易情况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中国汽车业突飞 猛进的十年,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急,奇迹渐欲 迷人眼。 遥想当年,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 不及美国的1/6,销量不及美国的1/8,在国 际上不过小七小八的角色。谁曾想不过10年, 中国汽车产量超过美国的2倍,销量超过美国 的1.5倍,产销量均超过美国和日本的总和, 产销量均创造世界汽车史记录
一、我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地位及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汽车制造业的 市场格局前景不错。目前,全球有 58个国家 和地区生产汽车,我国汽车产量仅次于美国、 日本、德国和法国,位列第五。全国汽车整 车制造企业多达100多家,分布在27个省市;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达5000多家,不少地方 政府都把汽车工业列为本地区支柱产业。当 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历史上持续最长的高 增长期。
2、权威数据显示,在制定2010年销量目标,由 于自主品牌车企的整体增幅目标大大高于合资车企 的增幅,总体上,合资车企的半年完成率好于自主 品牌车企;
3、根据目前的市场走势,长安、奇瑞、比亚迪、 江淮乘用车和一汽丰田可能完不成全年的目标销量。
我国汽车产量折线图 (2000—2010年)
2000—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
1956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 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这是中 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 ; 1956年6月北京第一 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 井冈山 牌轿车
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 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 轿车;
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 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 轿
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
2000—2010年我国汽车销量
20000000 18000000 16000000 14000000 12000000 10000000 8000000 6000000 4000000 200000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份 销量
第二个方面,与先进的汽车 国家相比,技术水平差距还比较 明显。 比如: 中型卡车, 在使用寿命、 可靠性、故障率、舒适性和环保 方面, 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三个方面,就是汽车零部 件, 技术基础还比较弱。长期滞 后于整车的发展。 零部件生产分散,专业化程 度比较低,与正在形成的, 国际 汽车产业零部件全球采购的趋势---不相称。
完成率 56.47% 55.56% 55% 54.22% 53.33% 51.25% 50% 50% 49.44% 49.10% 47.15% 45.96% 44.13% 43.57% 37.60% 36.13% 35%
1、2010年上半年,31家主流汽车企业销量同比增 幅超过50%,却仅有11家车企完成半年销量目标, 而大部分都是合资车企完成目标。
从经济学上分析,我们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及对外部环境 和国际经济形势下,要 使中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世界汽车 巨头奔驰、 VOLVO、 雷诺、 斯堪尼亚等公司显然不会等闲 视之,都想抢占中国市场。现在的发展趋势不同于过去的兼 并,而是竞争对手之间互相组建战略联盟,优势互补,达到 双赢的目的。加入WTO以后,中国汽车工业的重组联盟势 在必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现在中国重汽要 考虑如何去参与这种联盟。 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危机是——很有可能成为世界汽车的加 工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提升产品,寻求合作,树立 品牌。我国汽车面临的这种严峻形式,必须做到国有企业 必须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型企业必须摆脱对政府的依赖,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经营 机制,自主自立地迎接市场的考验、坚持解放思想,追求科 学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同时,抓好人才和队伍建 设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