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最新知识点总结5篇分享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知识梳理】一、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成就影响造纸术西汉前期,已有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印刷术隋唐之际,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二、数学l.《九章算术》(l)内容: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2)地位: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②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计算工具:最早是算筹,后来演变为算盘。
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天文历法l.天象观测(l)中国古代留下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2)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后人辑成《石氏星表》。
(3)制成浑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
2.历法: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四、农学与医学成就项目类别书籍作者(朝代)地位农学《氾胜之书》氾胜之(西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四大农书强调精耕细作。
《齐民要术》贾思勰(北魏)《农书》王祯(元朝)《农政全书》徐光启(明朝)医学《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订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东汉)被誉为“万事宝典”《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学习探究】简述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我国古代科技长期世界的原因。
(《同步检测》P29)【热点链接】对我们深刻启示:我国四大发明成为世界科技发展辉煌灿烂的一页。
四大发明在中国和欧洲的作用大不相同,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因此,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不仅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更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基础解读】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的工商业城巾。
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
(3)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核心:人文土义。
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表现: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4、代表人物:(1)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文艺复兴的扩展: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1、原因:(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矛盾。
2、马丁?路德改革:(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3)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
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
否定罗马教廷的,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3中国传统科学为什么能够长期世界?为什么中国科技又会在明清时期走向衰落?1、长期世界的原因:中国最早建立了封建制度,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同时国家对科技尤其是涉及到农业的科技给予了一定支持;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长期处于世界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民族融合,长期对外开放,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2、在明清走向衰落的原因:明清时期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阻碍了有关科技的发展;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文化_义,如八股取士、_,使近代自然科学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程朱理学的束缚;中国传统科技自身的局限性,即:1)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上的探索,得到发展的一般只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等科技领域;2)缺少实验的传统。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4辉煌灿烂的文学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春秋末年,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朴实,现实感强。
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战国屈原《离_。
采用楚国方言,浪漫主义风格。
3.汉赋①特点: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②代表: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①繁荣原因:唐朝开放与繁荣,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②代表:初唐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盛唐诗人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的诗是李白以浪漫主义赢得“诗仙”美誉。
杜甫以现实主义“诗史”被誉为“诗圣”;中唐的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①原因:随着商业,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②特点: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③代表: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
2.元曲①兴起:宋代,民间兴起散曲。
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②元代,散曲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③特点: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④代表: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
三、明清小说1.发展:①魏晋南北朝出现《搜神记》等志怪小说,②唐朝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
③宋朝出现供人说话用的话本。
2.明清小说①原因:一方面_义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些新现象,手工业、商业繁荣,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繁荣提供了丰富素材。
②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③代表: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基础解读】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
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