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校长申报材料

名校长申报材料

篇一:名校长事迹材料附件3名校长事迹材料xx同志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基本功扎实,勤于学习,先后多次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和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

他师德高尚,自1995年师范毕业后,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始终在教学、教研第一线,教学认真,富有创新精神。

热爱学生,深受学生好评。

为人正直,顾全大局,能够团结同志共同搞好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

从普通教师到教导主任、再到副校长、一直到现在的xx初中校长。

十八年来,xx同志始终战斗在农村教育的最前沿,始终奋战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担任xx初中校长期间,通过不懈努力,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一所农村初中打造成宿迁市品牌学校。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全面育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宗旨,以“创一流名校,育时代英才”为目标,以德育为龙头,以改革求发展,以教学为中心,以管理出效益,以质量创品牌,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先后50多次受省、市、县区级各类表彰,被评为“江苏省实施现代化教育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陶行知研究学会实验学校”、“宿迁市课改实验基地”、“宿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宿迁市园林绿化先进学校”“区常规管理样板学校”等,中考正取省重点高中人数名列全区前列。

担任xx初中校长期间,在上级领导和全校教职工大力支持下,锐意改革、励精图治,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家长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跃上了新的台阶。

xx校长在任期间建设的埠子学堂,更是凝聚了他的智慧与汗水,经过一百多天日日夜夜的思考和付出,埠子学堂终于建成。

教育馆和校史馆书院文化特色鲜明,自建成以来,已接待市内外参观者5000余人,受到来访者高度赞扬。

省教育专家以及省委巡视组参观后给予高度评价。

学堂的建造虽然辛苦但是成绩卓著,他感到欣喜。

学校先后获得省“省书香校园”、“省陶行知研究学会实验学校”、“全区综合考评一等奖”学校等荣誉称号。

担任xx初中校长期间,坚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把“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学生健康成长和一生发展做准备”作为办学理念。

确立了“名师立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的发展思路,实施了“以活动促管理,抓细节创特色”的管理方略。

探索“条块结合,以线为主,块内激活,四线齐抓”的管理模式。

深化“三风一训”建设,加快内涵发展,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校实现了质量领先,特色鲜明,管理创新的目标。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担任校长以来,xx校长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教育教学的质量,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打造学校品牌。

1、实施民主管理,凝聚师生智慧。

通过建立校长接待日制度,广开言路,倾听民意,民主管理。

2、强化管理措施,讲究管理效益。

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推行分管领导责任追究制、教师工作量化积分制等,变人管人为制度管人,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3、坚持“以人为本”,把校园建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xx校长平时工作中十分关心、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解决燃眉之急,资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多措并举,狠抓教育教学。

通过推行高效教学模式,实施“日清、周结、月过关”等举措,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5、深入开展社团活动,减负增效。

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的一大特色是“减负增效”。

学校一直开设“美术社团”、“音乐社团”、“舞蹈社团”、“排球社团”和“文学社”等社团,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有特长的学生。

各班级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社会调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同时学校还经常举办教师、学生阳光读书笔记展,举办了广播操比赛、集体舞比赛、叠被子比赛等一系列趣味比赛。

让学生在学校中学得快乐而不累。

xx校长所任职校长的学校,受到国家、省、市、区级各类表彰先后达100多次。

获得了“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实施现代化教育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园林单位”、“江“宿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宿迁市教学改革实验基地”、苏省平安校园”“市廉政文化示范点”、“宿迁市廉政文化示范点”、“宿迁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宿迁市园林绿化先进学校”、“区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等诸多荣誉称号。

到洋北中学担任校长期间,学校迅速驶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中考成绩再创新辉煌。

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深得学生家长和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

在xx 校长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把洋北初中建设成为宿迁市乃至江苏省的窗口学校而努力奋斗。

二、抓质量促发展1、明确办学思路,提升师生精气神。

思路决定出路。

xx校长提出了“以特色求空间,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

同时在教师中开展“学校要发展,我该怎么办”大讨论和为学校管理献“金点子”的征集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假如我是校长”征文比赛,让师生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增强师生的改革意识和责任意识;每学期开学初,均隆重召开有镇党委领导和学生家长参加的开学典礼;在元旦前夕,开展全校师生“迎元旦长跑”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凝聚了人心,提升了精气神,使学校形成了奋勇争先,锐意进取的良好局面。

2、改革课堂教学,锤炼核心竞争力。

学校改革中最具竞争力的是课堂教学改革。

xx校长积极借鉴改革成功的名校的经验,选派教师赴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参观取经,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大讨论,将名校的教学模式与本校的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分层达标”的课堂模式。

做到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在全校大力推广这个新的教学模式,并亲自上示范课,使课堂教学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了减负增效的目标。

3、构建科研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教育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xx校长实行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师办公方式,为教师科研与成长搭台。

开展了“希望杯”课堂教学大赛,让教师与教学改革一同成长。

实行“家长开放周”,让学生家长走入学校课堂。

定期开展教师论坛、学术沙龙、专家讲座,成立了“名师工作室”,聘请了区教研室的教研员与学校年轻教师结对子,这一系列活动使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4、注重过程管理:学习任务日清、周结、月过关;学生作业精选、精编、精练、精批、精讲(五精);课堂教学注重双基,瞄准中下等学生,甚至是最后几位学生;教学模式采用“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5、教干示范引领:实施教干“1234”工程,即,每位教干每周要值好一天班,听好两节课,查阅三名教师教案,看四位学生作业;沉下去深入课堂,实行推门听课。

6、建立教师、家长、学生互动体系。

家长进课堂,每学期均组织三次家长进课堂活动,让家长与老师互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

召开教师与学生代表座谈,了解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场解答学生代表的问题,加强交流。

三、其他方面情况1、在担任校长以来,积极倡导树品牌、创特色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德治校、以人为本、民主办学;多措并举激励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奋发图强。

把学校发展为名校,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陶行知研究学会实验学校”、“教育部十一五重点项目全校学习方案实验与研究实验学校”、江苏省园林式单位“、“宿迁市教学改革试验基地”、“宿迁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区综合考评先进学校”、“宿迁市廉政文化示范点”、“宿迁市园林绿化先进学校”、“区规范管理先进学校”等荣誉。

篇二:申报名校长事迹材料全心全意为教育一片丹心铸辉煌公庆喜,2009年起任嘉祥县大张楼镇一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几年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敬业实干,执着追求,无私奉献,锐意创新,成绩显著,近年来连续获得济宁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济宁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嘉祥县十大杰出青年,嘉祥县名校长,嘉祥县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在国家级期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发表论文《让“校德”之花开遍“宗圣”故里》,并担任两个省级课题主持人。

同时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09—13连续四年教学成绩逐年攀升,2012年中考综合排名居全县第二,今年中考成绩再创新高。

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荣获等多项表彰。

一、管理艺术,追求精细科学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

任校长以来,在学校管理上,追求精细科学,采用经纬交叉的立体管理模式。

“经”,即纵向的条线型管理,就是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各条线部门分工负责,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向基层落实。

“纬”,就是加强横向联系,发挥年级组长、办公室负责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组织协调本年级教师共同落实学校提出的育人目标。

学校实行领导班子监督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并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形成了有效的常规管理新格局。

按照“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要求,建设了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

为了加强班级的管理,我制定了“老师跟班制度”。

协同班主任,共同研究班级管理的对策方案,制定分层推进的管理工作目标,因人而异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班级工作有的放矢、富有成效。

校领导班子成员也纷纷效仿,勇于承担班级管理工作。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精细科学的管理理念深入每一位教师心中,我在学校实行了分层教学。

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实行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注重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实行分层次教学,切实做好学生培优补差工作,提高中考的合格率、优分率,降低低分率。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注重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突出重点,把学生分解为“优生、边缘生、学困生”,以便于对学生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培优补差。

结合各班实际情况,确定各班的边缘生名单,把这些学生薄弱学科落实到相关教师身上,做到班级有目标,教师有重点,学生有方向。

对于学困生,各相关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走近他们,给学生辅导,与学生交流,使教师的辅导由“学生找”变为“找学生”,这种主动地辅导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补差工作落到了实处。

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点。

学校建立了校长、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生等层层安全责任管理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安全工作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天天有人查,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多年来,学校坚持领导班子在校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学校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