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选修32第五部分交流电课件
高中物理选修32第五部分交流电课件
远距离输电问题解题思路:
(1)画好远距离输电示意图
(2)将有关物理量字母标在图上
得: I1 U2 n2
I2 U1 n1
五.应用
思考一:升压变压器,n2>n1,降压变压器,n2<n1。 升压变压器,I2<I1,降压变压器,I2>I1。
思考二:在绕制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时,副线圈导线 应比原线圈导线粗一些好,还是细一些好?降压变压 器呢?
因为升压变压器,I2<I1,所以副线圈导线可以比原线 圈导线细一些。降压变压器,I2>I1,所以副线圈导线
(1)图5.1-3中,甲图所示时刻线圈中电流为多大?在线圈 由甲转到乙的过程中,AB中电流向哪个方向流动?大小如何 变化?到乙图所示时刻,线圈中电流大小有何特点?
(2)在线圈由乙转到丙的过程中,AB中电流向哪个方向流 动?大小如何变化?到丙图所示时刻,线圈中电流大小有何 特点?
(3)在线圈由丙转到丁的过程中,AB中电流向哪个方向 流动?大小如何变化?到丁图所示时刻,线圈中电流大小 有何特点?
减少功率与电压损失。 难点:理解高压输电原理,区别导线上的输电电压U和损失电压
ΔU。
一、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
根据功率损失的表达式ΔP=I2r可知,要减少输电线上的功
率损失,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减小输电线的电阻;其二是减
小输电电流。
1.减小输电线的电阻
根据电阻定律电阻定律可知r=ρ l ,要减小输电线的电阻r,
二、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建议
1、交变电流 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3、电感和电流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4、变压器
5 、电能的输送
第一节、交变电流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 3.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及中性面的准确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描述物理量的三种基本方法(文字法、公式法、图 象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将立体图转化为 平面图形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观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性 重点: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
1.中性面
(1)定义:与磁感线垂直的 平面。 (2)强调:①线圈处于中性 面位置时,穿过线圈Φ最 大,但I=0。 ②线圈越过中性面,线圈 中感应电流方向要改变。 线圈转一周,感应电流方 向改变两次。
2.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1)若线圈有N匝时,相当于N
个完全相同的电源串联,
e=NBL1L2ωsinωt, 令Em=NBL1L2ω=NBSω=NΦmω, 叫做感应电动势的峰值,e叫
一.变压器的原理 1构、成构的造。:变压器就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用 向上可 学的两拆 生个变 展线压 示圈器 变 一个线圈跟电源连接,叫原线圈(初级线圈)压,器另一的个构线造圈.
跟负载连接,叫副线圈(次级线圈)。两个线圈都是绝缘导 线绕制成的。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
2、画出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下图示:
道理。
3、两种途径比较
在输电电流一定的情况下,线路电阻减为原来的一半, 线路中损耗的功率减为原来的1/2。
在线路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压提高一倍,线路中的 电流减为一半,而损耗的功率减为原来的1/4。
二、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原理 1.远距离高压输电示意图
设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P,I2= P/U2,则功率损失为 ΔP=I22R 用户得到的功率为P用=P-ΔP 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为:ΔU=I2R,则U3=U2-ΔU
(4)在线圈由丁转到甲的过程中,AB中电流向哪个方向 流动?大小如何变化?
2.实验验证 (1)
(2)
给出交流电和直流电的概念.(强调方向的区别)
二.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在课后的问题与练 习中有两道题用到
Em==NBSω 教材中未对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作理论推导,建议在
实际教学中对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进行推导。
3、变压器的原理:互感现象时变压器工作的基础。 通过互感现象,电源的能量可以从一个线圈传输给另 一个线圈。
二、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1、利用可拆变压器,学生电源,多用电表,导线 若干,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注意事项:(1)连接好电路后,同组同学分别独 立检查,然后由老师确认,电路连接无误才能接通 电源。 (2)注意人身安全。只能用低压交流电源,可使 用电源电压为6V (3)使用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测电压时,先用最 大量程测试,然后再用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
做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 (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压流的的 瞬最 时值Im=iE=Imm/s(ir+nωR)t,电
(3)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电的压瞬的 时最 值大U=值UmsUim=nIωmRt,。电压
3.交流电的图像 电动势、电流与电压的瞬时值与时间 关系图像
此处可与Φ-t图相
比较.
三.几种常见的交变电波形
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变压比、电流比和匝数比的关系中培养学生运用物
理理想化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的。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难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电流阻碍大。即“通低频、阻高频
二、.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演示]电容对交、直流的影响。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 放电,电路中就有了流, 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容器。
三.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容抗:电容对交流电的电容阻越碍大作,在用同的样大电小压下电容器
容纳电荷越多,因此充放电的 电流越大,容抗就越小;交变 电流的频率越高,充放电进行
难点: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5.1 交变电流 一.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
1.理论探究
教材并没有直接给出线圈在各个位置时电流的方 向,而是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建议:将一个周期内的四个位置和四个过程的电流大小、方 向从中性面起依次以问题的形式展现,让学生对交变电流的 产生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演示]电阻、电感对交、直流的影响。实验电路 如下图甲、乙所示:
说明:由于电感线圈 中通过交变电流时产 生自感电动势,阻碍 电流变化,对交变电 流有阻碍作用.电感对 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大 小用感抗来表示.线圈 自感系数越大,交变 电流的频率越高,感 抗越大.
1、感抗: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2、影响感抗的因素:自感系数,交流电频率。线圈自感系 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感抗越大。
3、线圈的作用:线圈有“通直流、阻交流”或 “通低频,阻高频”特征 4、感抗的利用 (1)低频扼流圈 自感系数很大。对低频交变电流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即“通直流、阻交流”。 (2)高频扼流圈 自感系数小。对低频交变电流阻碍小,对高频交变
第二节.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交变电流的峰值和有效值,知道它们
之间的关系。 2.理解交变电流的周期、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我国生产和生活用电的周期(频率)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能应用数学工具描述和分析处理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多种电器铭牌,介绍现代科技的突飞猛
高中物理选修3-2第五章《交流电》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青岛十七中高二物理集备组 2007.9.26
教学的时间安排
第1单元 §5.1 交变电流 (1学时) §5.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1学时) 习题课 (1 学时)
第2单元 §5.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1 学时)
第3单元 §5.4 变压器 (2学时) §5.5 电能的输送 (1学时)
要比原线圈导线粗一些。
自学了解: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作用和原理
第五节.电能的输送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便于远距离输送”是电能的优点,知道输电过程。 2.知道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会进行远距离输电的有关计
算. 3.了解电网供电的优点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讨论、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和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 2.介绍我国远距离输电概况,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 重点:找出影响远距离输电损失的因素,使学生理解高压输电可
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2.培养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理解、分析新问题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志于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的学习习惯。 重点 1.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2.感抗、容抗的物理意义。 难点 1.感抗的概念及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 2.容抗概念及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
注意区分交流电的“四值” 1、最大值 2、有效值 3、平均值 4、瞬时值
第三节.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为什么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2.知道用感抗来表示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感抗与哪些
因素有关。 3.知道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知道为什么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4.知道用容抗来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容抗与哪些
取U1=6V
实验次 数
1
原线圈 匝数n1
n1
副线圈 匝数n2
1
2n1
副线圈 输出电 压U2
结论
2
3
4
n1
n1
n2
1
n1
2 n1
n22
U 1 n1 U 2 n2
2.电压与匝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