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社会不公平现象

论社会不公平现象

论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现象
漳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
案例一:2010年10月16晚21时40分许,在河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牌照为“冀FWE420”的黑色轿车,将两名女生撞出数米远。

被撞一陈姓女生于17日傍晚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女生重伤,经紧急治疗后,方脱离生命危险,现已转院治疗。

肇事者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

”2011年1月30日,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事案一审宣判,李启铭被判6年。

案例二:2011年9月6日晚,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门口,一对业主夫妻在开车刚要拐入小区南门时,遭到后面一辆无照宝马和一辆牌照为晋O00888的奥迪司机殴打。

夫妻头部被打流血。

两打人者欲逃离被控制。

事发后,此事在网上引起关注。

经核实,宝马司机年龄15岁,无驾照,系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

而山西牌照的奥迪车疑为山西某机关领导的车。

打人的时候,有保安要报警,其中一个打人的车主喊了一句“谁敢打110!”,而保安回忆,并没有喊“我爸是公安”。

北京市公安局公布“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查处情况称,犯罪嫌疑人李某由政府收容教养1年,犯罪嫌疑人苏楠被提请逮捕。

公平感往往是人们基于所经历、所看见、所听闻的经验而作出的主观判断,其中最为直观的感受之一就是对社会贫富差距的看法。

社会不平等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长久以来被人们所关注。

所谓的社会不平等,就是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均分配。

社会资源是指满足社会成员需要和欲望的客体。

他对社会成员有价值,但有稀缺性。

根据社会资源所具有的不同性质,可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物质性资源(如财产、收入)、政治资源(如政党权威)、文化性资源(如如一定的消费行为)、荣誉性资源(如声望)等。

【1】萨托利认为平等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平等表达了人类的相同性原则;另一方面,平等又包含着公正,表达了社会伦理的价值普遍性原则。

【2】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格伦斯基归纳出七种作为社会分层基础并被不平等分配的资源形式:其中第二点是政治资源:即拥有家庭权威(如家长、族长)、工作权威(如经理)、政党和社会权威(如议员)、卡里斯马权威等。

【3】相关学者有韦伯、达伦多夫等。

冲突论分层理论的代表人物达伦多夫则认为,政治资源是社会分层中最重要的资源形式,它决定了其它资源分配的不平等。

【4】分层系统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赋性因素:先赋性特征(如性别、民族、种族、财富、父辈的财富等)影响了个人后续的社会地位。

人生而平等,人事实上又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

完全的出身决定命运,就是种姓制度或者“血统论”;而完全铲除出身的作用,实际上也只能衍生出新的不平等。

大约从2009年夏天开始,富二代、穷二代和官二代这几个新鲜词汇开始在网络上蹿红。

主要来自网络的这些概念,已经成为公共话语。

中国有句古话:英
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

人生而平等,人事实上又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

完全的出身决定命运,就是种姓制度或者“血统论”;而完全铲除出身的作用,实际上也只能衍生出新的不平等。

但转型中国的二代现象,自有其特殊内涵。

上面提到的两个案例均出自官二代、富二代之手。

父辈给其留下的政治财产和声望财产成了他们肆意妄为的资本。

他们的这种资源具有其稀缺性,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当局长的或是歌唱家的爸爸。

而不具备这种条件的人们,必须靠自己的奋斗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转型中国的二代现象一方面是反映社会垂直流动的程度,或者说公职和职位向所有人平等开放的程度,另一方面是二代之间的沟通问题。

在二代标签的背后,是这个社会早已弥漫的仇富、仇官心理的进一步放大。

这种放大已经发生质的变化:人们日益担心,社会的优质资源将日益被少数人垄断,大部分人会失去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而这正是任何一种极端思潮诞生的社会土壤:以极端的方式重新洗牌。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收入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的增长带来财富总量增长的同时,增长的成果与成本的分配完全可能是不公平的。

最糟糕的情况是一部分社会成员承担增长的成本,而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则享受增长的利益。

【5】1995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大概在0。

445【6】按照国际标准,分配差距已经非常大到今天已经达到了0.5左右。

分配不公造成社会不平等现象日益严重。

自从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各种划分版本就层出不穷。

和严谨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划分不同,类似“富二代、穷二代和官二代”的划分实际上是网络舆论对于直观社会现象的反应。

因此,不奇怪的是,这些词汇每一个的兴起,都是和一些引人注目的极端的社会性事件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富二代的飙车,基层的官位世袭现象,大学生自杀事件等。

人们之所以如此关心二代现象,恐怕是因为资源分配不公日益固化,在社会代际之间遗传,社会断裂得不到有效弥合。

本来,年轻意味着新锐和突破。

但现实也昭示,体制的力量更大。

古今中外的国家发展历史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承平和繁荣已久,社会里面行业和集团之间的固化现象势必会出现。

通过构筑壁垒,坐享其成,而生产性和创造性力量日益衰微。

转型中国的二代现象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最让人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尤其是在就业和谋取更好职位的时候,当更追求职业前景激励的年轻人在关系、家庭资源、甚至是行贿竞争等的较量中败下阵来,一种“出身决定命运”的悲观情绪势必会蔓延。

而当看到其他的人在享受到父辈积累的财富和人脉资源的荫庇,却又自认为理所当然,摆出一副傲慢姿态的时候,不平、不满和愤恨的情绪就会滋长。

有时候就演变成网络上的对骂战。

在传统的专制和等级社会,帝位、王位、爵位等世代相传具有合法性,称作世袭制。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世袭在当今中国就没有合法性。

但因制度性缺陷的存在,“世袭暗流”仍然涌动。

目前存在着的权力(或利益)的获得途径与世袭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能冠冕堂皇地拿到桌面上来,便以“潜规则”方式存在着,大家心照不宣而已,这种现象称之为“隐形世袭”。

不能名正言顺,便“曲线救国”。

不能直接把官位传给后辈,并不防碍父辈对后辈的“培养”和“扶持”。

目前,一些在实权部门担任要职的,一般将子女安排在其权力所管辖的系统内。

在宣传部的,子女则在或下属宣传部,或广电局,或报社,或电视台,或电台;在政法委的,子女则在或下级政法委,或法院,或检察院,或公安
局;在政府部门的,子女则在或下级政府机关,或政府职能部门;在组织部的,子女选择的范围则可能更宽……也有一些城府深的人怕留下把柄,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没有将子女直接安排在本系统内,而是与在其他权力部门任职的人进行交换,将他人子女安排在本系统内,从而得以将自己的子女插在其他权力系统内。

“代际流动使得一个人一出生就注定要在他父辈所属的阶级或阶层里终其一生,子承父业。

”【7】
社会体制的公平,本质上依赖于如何分配权利和义务,依赖于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中存在的经济机会和社会条件。

【8】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不平等主要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法制建设漏洞造成的。

例如公有资产配置的不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城乡、工农就业、任职、受教育权利不平等、倒官现象、权力资本化等等。

【9】“中国奢侈品年销售额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而西部我们还有多少孩子连学都上不起,有多少家庭连病看不起!”“同时毕业、同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在西部、内地工作与在东部沿海工作,在一般行业工作与垄断性行业工作,收入相差数倍。

”“干部子女比普通百姓子女有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而女性还要受更多的歧视。

”毋庸置言,中国的社会不平等现象非常严重。

而减轻这种不平等现象也就成了这个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首先要健全法制,坚决依法办事,杜绝因身份、职业、收入不同而享受不同权利的现象;其次要重点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打破城乡分割,改革户籍制度,从根本上消除对农业人口的制度性歧视;最后要坚持按劳分配制度,鼓励自主创业,加大农村教育投资等。

如今,无论贫富,人们都在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

但无论有多少政治机巧和智慧,无论有多少职场谋略,改革分化后代际之间能否形成共享的价值观,能否打破改革中的社会断裂,这是社会成长的重要方面,也是从社会层面检测这个国家未来活力的试金石。

参考文献:
【1】胡荣《社会学概论》P258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萨托利《民主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3】格伦斯基。

《社会分层》第二版华夏出版社
【4】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探讨》1958
【5】信春鹰《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载《读书》2003年第六期
【6】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经济研究1998
【7】胡荣《社会学概论》P276 高等教育出版社
【8】汪习根《发展权与宪法发展》载《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二期
【9】徐显明《法治与社会公平》山东人民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