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的豪情壮志。
(2分)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1 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1分)——自贡市2004年1、翻译下面的文字。
(2分)①左牵黄,右擎苍译文: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托着苍鹰。
②胸胆尚开张译文: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2、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江城子”为词牌名。
B •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
C .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 .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
——2007四川资阳市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 、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 .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读下面的词,完成 1 —4 题。
( 1 )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_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 2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分)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1分)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1分)(4)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 .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 .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 (2004连云港)①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答:“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敌报国的思想感情2005 仙桃市1、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 倾城”。
(1分)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 .词眼是“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C .“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磅礴,何等雄壮。
D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说明:以魏尚自比,希望效仿魏尚重新得到重用,报效国家。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豪情壮志。
(2)词中塑造了一个力挽强弓,奋力杀敌的英雄形象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了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词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4)词是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戍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5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6.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 遣冯唐;射天狼这三个典故。
(2分)7.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
1 、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5、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7、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2.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3 “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
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
4 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
5、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6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7、倾城8、C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2、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4、“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 显示抱负不凡。
5、“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之情。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词人为自己勾勒了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
7、这首词用一个“—”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一派词篇的典范。
上片表现词人—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_____ ,抒发了_______ 。
8、说说“遣冯唐” “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9、选出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酒酣胸胆尚开张” 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亲射虎,看孙郎” 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斗志昂扬和兴致之高,使出猎场面达到高潮。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中,作者再次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现报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D “会挽雕弓如满月” 一句中的“会”字, 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10.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2 分)上阕:下阕:11.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
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
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1、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2、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
3、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4、看孙郎,亲射虎5、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6、挽弓劲射的英雄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7、狂豪放举止神态胸怀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8、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9、A (这一句写的是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表达其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心情。
没有承上启下的功能。
)10.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
下阕写报国情。
(2分,意同即可)11.C①本词上片以—叙述_为主,下片以_抒情—为主,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
②词中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卷挽射③全词的点睛之笔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3、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5、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随从岀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6、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
7、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8、"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显示抱负不凡。
9、“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
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人为自己勾勒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气概不凡的英雄形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来自西北侵扰的西夏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