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学第2阶段测试题

宪法学第2阶段测试题

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宪法学》第5章至第7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姓名: 得分:一.填空(每空1分×14=14分)1.国家权力的纵横配置是由和构成。

2.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政治制度不同于和的政治制度。

3.我国宪法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实行。

4.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和。

5.民族区域自治机关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另一方面是。

6.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

7.文化制度是国家通过和表现出来的,用以调整文化关系的规范体系。

8.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和。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10=10分)1.国家结构形式大体可分为()。

A.共和制 B.单一制 C.邦联制 D.联邦制2.按不同区域所实行的不同的地方制度,可将我国行政区划分为()。

A.普通行政区 B.专属行政区C.民族自治区域行政区 D.特别行政区3.依据我国宪法,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家通过普及的教育有()。

A.理想教育 B.道德教育C.文化教育 D.纪律和法制教育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

A.平等 B.人人平等C.一律平等 D.尊重平等5.我国特别行政区适用的法律主要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特别行政区基本法C.特别行政区依法保留的原有法律 D.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6.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A.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C.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7.社会主义宪法不仅宣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且还规定了()。

A.经济体制 B.分配原则C.经营管理方式 D.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8.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

A.统一的国家 B.共同缔造的国家C.共同缔造的统一国家 D.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9.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形多样化主要表现在()。

A.国有国营 B.国有民营C.国家参股 D.国家控股10.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

A.名胜古迹 B.珍贵文物C.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D.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三.判断正误并改错(每题2分×10=20分)1.不同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是相同的。

()2.地方国家机关上下级间没有明确的法定的或事实上的隶属关系。

()3.县的权力来源于上级人大的授予。

()4.由于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一种地方制度,因此也要向中央上缴财政。

()5.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属于劳动者集体所有。

()6.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由集体所有的以外,都属于国家所有。

()7.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

()8.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私人所有。

()10.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资分配”,实际上都是按其需要分配。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4=16分)1.国家结构形式2.经济基础3.特别行政区4.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五.简答(每题5分×4=20分)1.简述我国宪法确认的经济制度的主要特点2.简述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必要性3.简述我国行政区划的主要原则4.简述国家结构形式对宪法的重要意义六.论述题(每题10分×2=20分)1.论述我国宪法对发展教育事业的规定2.论述我国国有经济的法律地位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14=14分)1.国家结构形、国家政权组织形式2.普通行政地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3.民主管理4.合法私有财产、私有财产的继承权5.地方国家机关、自治机关6.科学文化水平7.宪法、法律8.监督、管理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10=10分)1. BCD2. ACD3. ABCD4. C5. ABCD6. D7. ABCD8. D9. ABCD10. ABCD三.判断正误并改错(每题2分×10=20分)1.错误(1分)改为:不同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是不同的。

(1分)2.错误(1分)改为:地方国家机关上下级间,有明确的、法定的或事实上的隶属关系。

(1分)3.错误(1分)改为:县的权力来源于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授予。

(1分)4.错误(1分)改为:虽然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一种地方制度,但其财政独立,因此不向中央上缴财政。

(1分)5.错误(1分)改为: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属于部分劳动者集体所有。

(1分)6.错误(1分)改为: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由国家所有的以外,都属于集体所有。

(1分)7.错误(1分)改为: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1分)8.错误(1分)改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分)9.错误(1分)改为: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1分)10.错误(1分)改为: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资分配”,实际上都是按其生产要素分配。

(1分)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4=16分)1.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统治阶级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式划分国家的内部区域(2分),调整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与地方之间关系的制度(2分)。

2.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2分),即在社会和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1分),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过程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三个方面的内容(1分)。

3.特别行政区,是指根据我国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2分),在我国领土范围内设立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1分),实行特别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地方(1分)。

4.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是指在我国农村,以承包为纽带(1分),家庭经营为基础(1分),实行统分结合、联系产量计酬的经营管理体制(2分)。

五.简答(每题5分×4=20分)1.我国宪法确认的经济制度的主要特点有:第一,宪法通过国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目的(2分)。

第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1分)。

第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1分)。

第四,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2.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必要性主要在于:第一,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历史的必然(2分)。

第二,我国民族关系的现实状况,决定了我国选择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1分)。

第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1分)。

第四,我国所处的外部条件要求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1分)。

3.我国行政区划的主要原则有:第一,民族团结的原则。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行政区域划分时,要充分考虑我国民族成分和分布特点,有得民族团结(2分)。

第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

在行政区域划分时,要充分照顾到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1分)。

经三,便于人民参加管理国家的原则。

在行政区域划分时,要充分考虑到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的管理(1分)。

第四,照顾历史状况的原则。

在行政区域划分时,一定要照顾到历史上行政区域划分的状况(1分)。

4.国家结构形式对宪法的重要意义主要有:第一,国家结构形式是宪法在组织政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没有国家结构形式的规定,宪法就不可能组织近代意义的政治社会(2分)。

第二,国家结构形式是宪法对公共权力进行纵向配置的方式,若宪法中不规定国家结构形式,就不可能建立完整的国家权力运行机制(2分)。

第三,国家结构形式对权力的纵向配置,为宪法建立了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国家机关及其相互关系打下基础(1分)。

六.论述题(每题10分×2=20分)1.我国现行宪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育事业发展作了明确规定:第一,“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1分)这表明,我国宪法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以规定,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1分)。

第二,“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1分)这表明,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明确了我国的正规教育结构,即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1分)。

第三,“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鼓励自学成才。

”(1分)我国宪法还要求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向广大公民普及文化基础知识,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1分)。

第四,“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

”(1分)这表明,发展教育事业不仅是国家的职责所在,也是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事业(1分)。

第五,“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分)这表明,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也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1分)。

2.我国国有经济的法律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分)。

我国宪法规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1分)。

全民所有制的国有经济其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能把公有资产占优势片面地理解为数量上的优势,更主要的是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1分)。

第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1分)。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指国有经济能够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1分)。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应当主要体现在控制能力方面。

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主导地位。

而在其他行业和领域,则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1分)。

第三,正确理解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1分)。

一是,公有资产占优势,是就全国范围而言的,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应当因地制宜,可以有所差别,不能强求一律(1分)。

二是,国有经济的控制和主导作用,也是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的,不同产业和不同领域也不能一刀切(1分)。

三是,只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本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即使国有经济的比重少一些,也不会影响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