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善策略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较低,尤其是英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深入分析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以正确的教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一些改善教学效果的策略。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果理论基础策略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师资队伍相对紧缺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多数院校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研究,很少有机会出去进修和培训,不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技能。
另外,很多高校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不少教师在发音、语法、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2.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态度不端
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是以词汇学习为基础、语法学习为线索,忽略了交际能力和听说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有的教师
将关注点较多地放在教学内容和知识传授上,有的教师不能透彻地掌握教材的难易程度,无法对课文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只是机械的讲授知识点,还有的教师对自身教学效果要求不严格,缺乏对课文的相关背景知识和相关材的引入。
3.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一方面,目前多数大学公共英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得多,学生独立思考和训练的机会相对较少。
另一方面,许多高校缺乏先进教学设备,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很难激起学习兴趣和潜力。
4.考试评价体系不科学
很多高校把学生的学位与四、六级考试成绩挂钩,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教师把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提高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上,而忽视了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虽然怀揣四、六级证书,却不能开口交流。
二、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和素质修养,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环境,等等。
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一是学生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
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
外语教学法是根据人们对语言,学习,外语学习者的心理、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等问题的认识和假设而提出的,根据系统
的原则和程序来教授外语的方法。
作为一名大学公共英语教师,要正确对待影响教学的各个因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顺应他们的情感需求,运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引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三、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主张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主张理解知识建构过程;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将它运用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可以促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逻辑讲解传授式转变
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建构式。
2.内隐学习理论
内隐学习理论指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知识,学习了某种规则。
将内隐学习理论运用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内隐知识输入,帮助其形成可理解输出,利用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循环转化,达到知识的内化和升华,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合理引入元认知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
习能力。
4.分层教学理论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助于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大学英语教学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四、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策略
1.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首先,作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将考试通过率作为衡量英语教学的标准,要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其次,英语教师要转变角色观念,努力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思维,加深其对英语语言的认识,寻找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与理解学生,进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授课方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其次,要加强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指导和鼓励学生组织课堂教学,进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第三,要在遵循教学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和充分考虑语言教学的特点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方法,切忌生搬硬套。
第四,要完善现代化教
学手段,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
第五,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意义并了解英语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创造语言习得环境,培养学习兴趣。
3.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内容包括传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培养交际能力等。
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建议按照“3+1”的构思来进行教学,将大学英语分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阶段,一、二年级前三个学期安排英语必修课,第四学期开设英语技能训练选修课和四级重修课等等。
4.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模式,提高检查和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其改革势在必行,要使四、六级考试成为英语教学的助推器,必须减少公共英语考试中客观题的数量,增加真实语言测试材料的分量,使考试成为科学、真实、高效、公平的测试和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标尺。
教学效果最终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作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只有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将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牢记于心,掌握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充实教学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尧学.关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3,(7).
[2]赵凤山.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模式的弊端及课堂组织与测试的创新.中学课程资源,2008,(5).
[3]熊焕平.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教改革,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