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测量》PPT课件
张丝
四、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的使用
➢ 要正确接线; ➢ 要正确读数:低功率因数功率表提供三个额定值, 即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额定功率因数。使用时除电 压、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外,还应注意:
若被测功率因数大于额定功率因数,要注意指针是否超过
满度; 若被测功率因数小于额定功率因数,要注意指针虽未超过 满度,电流圈的电流可能超过额定值。为此测量功率时最好 再用一个电流表监视电流状态。
KI1
U Rad
cos
cos(
)
上式与无感抗的功率表
指针偏转角相比其误差为
补偿电容
cos
cos( - ) - cos cos
(cos
tg
sin ) cos
1
功率因数越低 ,tg 越大,造成的误差就越大,对于测量低功率因
数的功率,十分不利,加接补偿电容后,可消除感抗影响,使 减少,
误差下降。
D34—W型功率表
同时,要采取措施消除
示值中的表耗功率部分。
解决办法是在电压电路
中,串联一个补偿线圈
产生附加力矩以抵消表
耗功率。使得所减少的
读数值正好等于表耗功
率读数的增加值。
二、带补偿电容的低功率因数功率表
由于功率表的电压线圈存
在感抗,通过电压线圈的电
流与电压的相位差为 ,功
率表指针偏转角为
KI1I2 cos
三表法
适用于三相四线制,电压、负载不对称的系 统,被测三相总功率为三表读数之和,即
P P1 P2 P3
二、用三相功率表测三相功率
将两只或三只或 单相功率表的可动线 圈装在一个公共转轴 上即组成两元件或三 元件的三相功率表, 分别用于三相三线制 与三相四线制。其公 共转轴的转矩直接反 映三相总功率,因此 可从标尺上直接读出 三相功率。
三、采用张丝结构低功率因数功率表
1.采用张丝结构低功率因数功率表,是从提高灵敏度 方面着眼,解决功率示值力小,灵敏度高。在同样电流条件下,能得到较大的 偏转角度。
2.采用张丝结构之后,如果使用光指示装置,则可得 到更高的仪表灵敏度。
一、带补偿线圈的低功率因数功率表
这种功率表主要着眼于解决表耗问题。本来功率表的读数
中就包含有表耗功率,但一般功率表,表耗功率比功率示
值小很多,可以忽略,而低功率因数功率表,因为采用大
额定电流,表耗功率较大,又采用小功率示值,使得示值
中所含的表耗功率所占比例
加大,造成读数的误差,
补偿线圈
因此在加大额定电流的
例:若选用一只功率表,它的电压量程为300V、电 流量程为5A,标度尺满刻度格数为150格,用它测 量某负载消耗的功率时,指针偏转80格。求负载 消耗的功率。
解: 先求功率表的分格常数
C U N I N 300 5 10W / 格
m
150
被测功率
P C 1080 800W
返回本章首页
主要用于直流电路中测量小功率或交流50赫兹 电路中测量功率。
(1)该表准确度等级为0.5级,额定功率因数cosφ=0.2。 基本技术特性如下:
a)仪表串联电路的额定电流为双量限, 供应下列五种规格: 0.25-0.5A;0.5-1A;1-2A; 2.5-5A;5-10A。 b)仪表并联电路的额定电压为三量限, 供应下列各种规格: 25/50/100V;50/100/200V;75/150/300V; 150/300/600V。 (2)连接方法
返回本章首页
第四节 三相功率的测量
一、用单相功率表测三相功率 一表法
适用于电压、负载对称的系统。三相负载的总功率, 等于功率表读数的三倍。
P 3 P
对于三相三线完全对称电路来说,则可按上图接线方 式测量;但如果被测电路的中点不便于接线,或负载不 能断开,则应按下图所示的线路进行测量。图中,电压 支路的非发电机端所接的是人工中点,即由两个与电压 支路阻抗值相同的阻抗接成丫形,作为人工中点。
Electrical Measure
第三章 功率和电能的测量
• 第一节 功率和电能的测量方法 • 第二节 电动系功率表 • 第三节 低功率因数功率表 • 第四节 三相功率的测量 • 第五节 感应系电能表及电能的测量 • 第六节 三相有功电能表 • 第七节 三相无功电能表和无功电能的测量 • 第八节 电子式单相电能表 • 第九节 电子式三相电能表 • 第十节 电子式单相复费率电能表 • 第十一节 集中抄表与电子式IC卡预付费电能表
串联,反映负载电流 I ,可动线圈与 负载并联,反映负载电压 U ,按电动
系仪表工作原理,可推出可动线圈的
偏转角正比于负载功率P。
KI1 I 2
KI
U R2
KPP
如果U、I 为交流,同样可推出可动线
圈的偏转角正比于交流负载功率P。
K i1i2 K
2I sin(t )
2U sin t
R
KPU I cos KP P
本章要点
• 本章介绍电动系功率表、低功率因数功率表、 三相功率表、感应系电能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其 中工作原理可作一般了解,测量方法以及测量时 的电路连线,包括单相与三相,有功与无功的功 率表、有功与无功电能表都必须熟练掌握。
• 本章第八、九节介绍电子式电能表的原理与电 路结构,由于电测仪表广泛应用电子电路,通过 电子电能表的电路结构,进一步了解仪表中电子 器件的使用方法。
两元件三相功 率表结构
三、三相无功功率表的测量
1、一表跨相法
2、两表跨相法
3、三表跨相法
返回本章首页
第五节 感应系电能表及电能的测量
一、电能表的概述
1、电能表的分类 我国电能表的标准体系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 (1)按使用电源的性质分:交流电能表与直流电能表; (2)按用途分: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和复费率电能表及多功能电能表; (3)按精度等级分:
例: 有一感性负载,额定功率为600W,额定电压 为220V,cos=0.8。现要用功率表去测量它实际 消耗的功率,试选择所用功率表的量程。
解 因为负载额定电压为220V,应选功率表电压 量程为300V。
负载额定电流为 I P 600 3A.4
U cos 220 0.8
故确定选用电流量程为5A,电压量程为300V,功 率量程为300×5=1500W的功率表。
二表法
适用于三相三线制,通过电流线圈的电流为线电流, 加在电压线圈上的电压为线电压,三相总功率等于 两表读数之和。考虑它们的相位关系,当三相电路 对称时,由图所示相量图可以看出,三相负载的总 功率等于
P U AC I A cos(U AC I A ) UBC I B cos(UBC I B ) P1 P2
四、变换式功率表的工作原理
变换式功率表先通过由两个互感器组成的取样电路,检
测负载的电压与电流,由于两个互感器的一次绕组接法相
反,使得互感器二次绕组的电流与负载的u、i关系如下式
所示。
i1
N1 N2
u (
RA
i)
i2
N1 N2
u (
RA
i)
半导体二极管是一个非线性元件,适当调整R0和R1 然后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平方律特性,使得磁电系指示
功率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二、扩大功率表电流量程
扩大功率表量程可分别为扩大电流量程或扩 大电压量程,扩大电流量程可将两个固定线圈 从串联改为并联,量程可相应扩大一倍。
固定线圈串联
固定线圈并联
但功率表的固定线圈只有两个,因此这种办 法只能扩大量程一倍。
三、扩大功率表电压量程
扩大电压量程可改变可动线圈的串联附加电 阻,阻值不同时,可得到不同的电压量程,但 工程上使用的电压等级都是按标准规定的, 所 以功率表的电压量程也都取标准值。
如果功率表中没有附加的分格常数表,其分格常数C也可按下式计算
C UNIN m
求得功率表的分格常数C后,便可求出被测功率 P=C·α
1
V 150 300 600
I
2
I
3
4 5
1——电压接线端子 2——电流接线端子 3——标度盘
4——指针零位调整器
5——转换功率正负的旋钮
图 功率表前面板示意图
图 D26型仪表
图 两表法测量三相三线制负载功率 (a )对称三相负载相量图 ( b) 两表法接线图
两表法测量的注意事项: (1)接线时应使两个功率表的电流线圈串联接入电路任 意两相线上(如分别串接在A、B相线上),使其通过的 电流为三相电路的线电流,两只功率表的电压支路的发 电机端必须接至电流线圈所在相线,而另一端则必须接 至没有接电流线圈的第三相上,如图(b)。 (2)读数时必须把符号考虑在内: 1)负载对称为纯阻性时,两表读数相等。 2)负载对称且功率因数为0.5,有一只功率表读数为0。 3)负载对称且功率因数小于0.5,一只功率表读数为负值。
*号表示“电源端”
功率表的正确接线
(a)电压线圈前接
( b)电压线圈后接
五、功率表的错误接线
电源端*不接同 一极性的错误
可动线圈与固 定线圈间存在 电位差的错误
六、功率表的读数
便携式功率表一般都有几种电流和电压量程,但标度尺却只有一 条,因此功率表的标度尺上只标有分格数,而不标瓦特数。当选用不 同的量程时,功率表标度尺的每一分格所表示的功率值不同。通常把 每一分格所表示的瓦特数称为功率表的分格常数。
第一节 功率和电能的测量方法
一、功率测量方法
1.直接法:用电动系或数字的单相功率表测量单相功
率。用单相功率表接成两表法或三表法或用三相功率表 测量三相功率,两表法或三表法虽然有求和过程,但一 般仍将它归为直接法。
2.间接法:直流通过测量电压、电流间接求得功率。
交流则需要通过电压、电流和功率因数求得功率。
例:D26-W型便携式单相功率表的电流量程为 5/10A,电压量程为150/300/600 V,其功率 量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