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物质平衡理论精品PPT课件

七物质平衡理论精品PPT课件

质收支平衡(Material Balance)分析方法。
2.理论基础:质量守恒定律
三个守恒: ❖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守恒
∑M(反应物)=∑M(生成物)
3. 基 本 思 想
❖物质收支平衡分析法超出了原来经济分析对象, 即市场系统的范围,将人类的经济活动从包括生 态系统的自然系统的联系的角度进行了重新定位, 独立分析各种物质的流程和收支平衡的结构。
❖从经济学角度看,自然资源是一种多功能的资产, 为人类提供多种服务:
1)提供公共物品 自然资源
2)提供
从质量守恒定律的角度看待经济的生 产和消费过程
❖经济系统中,生产和消费活动就是在进行一系 列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无论商品是被“生产”还是被“消费”,实际 上只是提供了某些效用、功能和服务。其物质实 体仍然存在,最终或者被重新利用,或者被排入 自然环境中。
❖新物质的投入可以随着能量转换、物 质利用效率、以及污染物回收效率的 提高而减少;
三部门经济系统
❖生产部门分为能量转换和物质加 工两个部门;
❖考虑到污染物处理已经成为现代 经济系统的基本功能,因此,在 经济系统内部还应当设立污染物 处理部门;
表 明:
❖在一个封闭的、没有物质净积累的经济系统 中,即K=0 时,E* = E0,排入自然环境中 的污染物量必然大致等于进入经济系统的食 物、原材料加上从大气中获得的氧;
商品市场
商品供给 销售收入
家庭
厂商
要素收入 要素供给
成本支出
要素市场 要素需求
❖广义的经济学,则将“人 类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 的全过程”作为经济学的 分析领域。
物质代谢论 ——物质收支平衡分析方
❖法1.产生背景:
1960年代后期到1970年代初,战后资本主义 国家普遍面临了深刻的环境公害问题。这种情况下,英 国著名经济学家Robinson,1971年提出传统的经济理论 正面临着“第二次危机” ,问题在于面对深刻的环境 污染引起的公害问题,有必要对传统经济理论框架的有 效性提出新的疑问。对于这一疑问,最早提出的就是物
半成品、动力、其他辅助材料,及支付劳务部门的各种 费用,如运输邮电费、金融服务费、保险费、广告费 等; ❖ 总投入为最初投入与中间投入之和。
❖产出指各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数 量及其分配使用的去向;
❖中间产出即中间产品,与中间投入相对应, 当某种产品被用作中间投入时,它也就是 中间产品;
❖最终产出即最终产品,是用作最终使用的 产品,包括消费品、投资品和净出口。
❖处理污染物并不能使污染物消失,而只是改 变了污染物存在的形式;所以提高污染物循 环利用水平和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才是更为 有效的办法,最终解决环境问题。
传统经济学家假定环境不 论作为资源还是作为污染物的倾倒 场,只是一种没有价值的公共物品。 这种认识造成经济活动的两种无效 率: ❖一是与“外部性”相关的无效率 ❖二是与“使用者费用”相关的无效
❖总产出是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之和。
几个基本平衡关系:
❖最初投入+中间投入=总投入 ❖中间产出+最终产出=总产出 ❖每个部门的总投入=该部门的总产出
环境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
❖ 投入要素包括传统经济学研究没有或较少涉及的各类来 源于自然的资源环境:
❖ 物质资源∶ 矿物资源=矿物、岩石、沙 生物资源=大气、水、陆地、土中生存的所
积极意义
❖第一、传统经济学中,人类经济活动的几 个重要过程(特别是废弃物处理)基本上 没有涉及。它的提出,至少可以把原来失 落的过程可以用一种明确的形式进行分析, 为这种分析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第二、明确了人类的经济活动,并不是独 立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而是与自然生态系 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受到这一联系结构 的制约的事实。
❖如果现实经济中,生产和消费过程都 存在积累, 即K>0时,E* = E0+K
❖表明:在一个足够长的时期,制造出 来的产品质量,加上生产和消费过程 中产生的污染物的质量,必然大致等
如果污染物不直接排入环境,而是进行循 环利用,污染物就有可能重新返回生产过 程,成为原材料的一部分,再次被利用。
❖物质的使用过程,实质是一种能转化 为另一种能的过程,任何能的转化都 不可能是全效的,损耗是必然的;
有生物 流入资源=日照、水循环、风、海洋的潮流
❖ 环境资源∶状态资源=空气、水、土壤、空间 ❖ 产出不仅只考虑生产出的产品和服务,还要考虑生产、
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所产生的、最终以各种形式排入环
环境污染与治理投入产出表
Xij:第j个部 门消耗的第i
部门产品的数
Eij:第j个消除污 染部门在消除污 染过程中消耗的 第i部门产品的数
第七章 物质平衡理论
第五章 物质平衡理论
❖第一节 物质平衡的概念模型 ❖第二节 一般均衡模型和环境管理模型 ❖第三节 物质平衡理论的应用—循环经

第一节 物质平衡的概念模型
❖传பைடு நூலகம்的经济系统模型:仅仅注重市场经 济现象或者商品经济现象,没有考虑资
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商品需求 消费支出
考察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关系
❖设E为环境的物质储量,E*为环境对经济 系统的物质投入,E0为经济系统向环境 排放的污染物,K表示经济系统的物质沉 淀(积累),物质平衡模型可表示为:
E* = E0+K
❖ 如果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存在积累,即 K=0时,E* = E0
❖ 投入的环境物质最终必然以污染物的形式返回 环境。在这个物质流动过程中,环境物质投入 的唯一功用就是为人类提供服务(虚线箭头)
第二节 物质平衡与一般均衡模型
❖物质平衡与投入产出 ❖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数学的分析方法
和手段,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要素和 服务投入与产品产出之间的关系。
2.1投入与产出
❖传统经济学中的投入和产出:
❖ 投入是生产某种产品过程中所必须的生产消耗: ❖ 最初投入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包括劳动者报酬、生
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等; ❖ 中间投入是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质和服务,包括原材料、
y部i:门生i的产x产i:部生门i 最终产出的总产


Pij:第j部门 产生的第i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