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能复习题

节能复习题

烟台市2007年节能知识竞赛复习题一、必答题(1-20题)1.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减排,( A )”。

A.科学发展B.从我做起C.人人有责2.2007年( A )是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一天。

A.6月10日B.6月11日C.6月12日3.全国性的节能宣传活动最早开始于1979年10月。

根据国务院第六次节能办公会议的精神,从( A )起,每年举办“节能宣传周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

A.1991年B.1995年C.2000年4.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 B );200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

A.15%B.20%C.30%5.《烟台市节能奖励办法》规定获得节能先进单位奖励金额为:(C)A.5万 B.8万 C.10万6.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公安部、财政部、监察部、环保总局联合发布了( A ),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

A.《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B.《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的意见》C.《关于鼓励发展中高档节能汽车的意见》7.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需求持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 )。

A.节约资源B.开发资源C.保护资源8.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人口众多、资源( B )、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A.相对丰富B.相对不足C.相对过剩9.《烟台市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规定按时完成年度能源审计计划的分值为:( B )A.2分B.4分C.6分10.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 B )、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

A.节省、节俭、节制、节约B.节能、节水、节材、节地C.节衣、节食、节水、节电11.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密不可分,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发展循环经济是( A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目的。

A.手段B.前提C.基础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 C )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A.节约B.开发C.节约和开发1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于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于( A )起正式实施,是我国节能方面的最高法律。

A.1998年1月1日B.1997年12月20日C.1998年5月1日1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 A )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A.生产到消费B.产生到消灭C.生产到消耗15.生产用能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标识上如实注明( A )。

A.能耗指标B.单位耗能量C.最大耗能量16.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 B )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传统经济不同。

传统经济表现为“两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

A.节约B.有效C.保护17.2005年7月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按照这些新标准设计的公共建筑将节能( B )以上。

A. 20%B. 50%C. 75%18.《山东省节能奖励办法》对获得节能突出贡献单位的奖励是:( A )元。

A. 100万B. 80万C. 50万19.山东省制定的超标准耗能加价管理办法规定,超标准20%以上(含20%),超耗部分加价为:( A )A.3倍B.2倍C.1倍20.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提出工业节能采用的新技术共有(C)。

A.10项B.8项C.13项二、抢答、辨析题(21?100题)21.为了达到节能目的,需要在能源的开发利用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造,以( A )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费。

A.提高B.开发C.加快22.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其中,( B )等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3以上。

A.热水供应、空调、采暖B.采暖、空调、通风C.电梯、空调、通风2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是经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和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于( A )起实施。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政府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A.2006年1月1日B.2005年12月11日C. 2006年3月1日24.《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可再生能源知识和技术纳入( B )。

A.小学、中学教育课程B.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课程C.职业教育课程25.以下哪一项不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直接目的:( C )A.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B.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促进节能26.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是:( B )A.生物质能B.低效率炉灶直接燃烧方式利用秸秆C.秸秆气化27.《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不可能标志着:( A )A. 我国的能源问题很快就能解决B.我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在认识上的提高C. 我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有较大提高28.国家安排资金,除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外,还支持下列哪项工作:( A )A.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科学研究和应用示范B.可再生能源的一般生产加工C.以上二个方面都是2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 B )A.羊八井地热能发电站B.利用燃气轮机进行天然气发电C.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的沼气发电30.下列哪一项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 A )A.户用风力发电系统B. “煤变油”技术C.洁净煤利用技术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我国将采取以下哪项措施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利用:( A )A. 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B. 国家鼓励国有经济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C. 以上二项都正确32.新能源包括海洋能、地热能、( A )、生物质能等。

A.氢能B.电能C.天然气33.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和( A )等。

A.生物质能B.核能C.热能34.以下哪项不是我国的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B )A. 消费总量大、人均消费水平低、利用技术落后B. 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太大C. 化石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压力大35.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 C )制度。

A.限期治理B.超标收费C.限期淘汰36.下列做法不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是:( A )A建筑外墙选用深色B.选用保温隔热外墙材料C.选用中空镀膜玻璃37.一个国家或地区某年度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称( B )。

A.能源指数B.能源消费弹性系数C.能源消耗系数38.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 C )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为国家重点用能单位。

A.3000B.5000C.1000039.《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自( C )起施行。

A.2004年7月13日B.2005年1月1日C.2005年3月1日40.能效标识将在引导消费者选择、购买节能空调上起到重要作用。

能效标识按照能效比将空调分成1-5级,1级能效最高,5级能效( A )。

A.最低B.最高C.普通41.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实施,并确定每年( C )为“水法宣传周”。

A.6月第一周B.5月第二周C.7月第一周42.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 C )城市缺水。

A.1/2B.1/5C.2/343.联合国将每年的( C )确定为世界水日,旨在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

A.1月1日B.2月22日C.3月22日44. 2007“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的日期是:( C )A. 3月22~28日B. 7月10~16日C. 5月13~19日45.《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和( A )。

A.节约用水B.分时供水C.分区域供水46.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制定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 C ),并据此制定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A. 节约用水年度规划B.节约用水年度计划C.节约用水发展规划47.城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节约用水设施的( A )。

A.竣工验收B.设计审核C.施工监理48.生活用水按户计量收费。

新建住宅应当安装( A );现有住户未装的,应当限期安装。

A.分户计量水表B.节能型水表C.智能水表49.三班制生产的企业,用电日负荷率不应低于( C )。

A.75%B.80%C.85%50.《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宾馆、饭店、商店、公寓、综合性服务楼及高层住宅等建筑的建筑面积在( A )平方米以上,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的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都要建中水处理系统。

A.2万B.3万C.4万51.( A )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A.中水B.自来水C.下水52.中水不可以用作以下何种用途:( C )A.绿化用水B.洗车用水C.日常生活用水53.政府机构应注意单位绿化中的节水问题,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C )A.尽量种植耐旱性植物B.绿化用水优先使用中水C.尽量使用漫灌式灌溉技术54.以下做法不可以达到节水目的的是:( C )A.中央空调循环冷却技术B.锅炉冷凝水回收技术C.人行道铺不宜渗透的道砖55.经有关部门鉴定批准的节能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免征( A )。

A.产品税、增值税B. 产品税、营业税C. 营业税、增值税56.坚持资源综合利用与企业技术改造和“三废”治理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谁排放( B ),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

A.谁负责B.谁治理C.谁受罚57.节能的三大途径是指:管理途径、( A )、结构途径A.技术途径B.宣传途径C.社会途径58.节能“四新”是指:( B )A. 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B. 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C. 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59.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采用的是:( A )A.国际通行方法B.我国创新方法C.烟台创新方法60.节约原材料是指通过 ( C ) 途径,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以最小的原材料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