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上海社会科学院-考博试题(理论经济学)

2013上海社会科学院-考博试题(理论经济学)

2013年理论经济学
1、论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以及马克思关于“资本-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想提高价格,而消费者又想降低价格,所以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必然形成等价交换的趋势。

②在商品交换中,如果一方总占便宜,另一方总吃亏,那么这样的商品交换是不能持续下去的。

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在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

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也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

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刺激着商品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败。

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差别,生产同一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千差万别的。


品,只承认同一的价值,所以商品的价值不是个别价值而是社会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决定于个别劳动时间,而是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社会现有的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学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
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仅有一般性的活劳动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与其他的生产性要素相结合才能形成价值,也就是说,从价值形成的角度考虑,劳动形成或凝结成价值是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最核心的观点是:人们的活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的一般劳动创造价值。

价值和财富虽有一定联系,却是两个具有不同含义的概念。

价值,是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人类的一般劳动的凝结,而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简单说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主要包括: (1)。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的私有制,是商品生产的前提条件。

“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的都忽视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性——而象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就必然处处都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

实际上,这就是批判地理解问
克思从分析资本主义的商品着手,分析并得出商品包括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而商品的二因素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决定。

其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商品具备了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
才能形成价值。

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与。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
这也是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货币的产生及其流通。

货币是固定的充
内在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具有、流通手段
货币流通规律的支配。

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
的负面影响。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只有劳动而且是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

无论剩余价值还是其他形式的利润、利息、地租等均来自于雇
虽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只有一个,即活劳动。

资本及资本的运动。

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的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值的价值。

资本的运动对其他物质性生产要素的运动及组合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我们应用发展着的观点,科学的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生了很大变化。

2、分析说明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内容;
市场经济体制一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在于,一方面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离析,把它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又强调我们实行市场经济必须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表现为: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经济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运用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提高,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另一方面,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内在的经济属性,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具有以下特征:
(1)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经济活动主体的一切经济往来,都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机制是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

(2)独立的企业制度。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不论属于何种所有制,也不论规模大小、技术水平高低,都要具有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应有的自主权。

(3)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按价值规律运行。

(4)经济手段是政府的主要调控手段。

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事务,而应通过指导性计划、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

(5)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一切经营活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法律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和保证。

3、画图并简要说明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以及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4、请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分析归纳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流派演变及其基本政策含义;
宏观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
一)新古典综合学派
(二)货币主义学派
(三)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四)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5、从发展的理论来说,发展经济学家论述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有哪些?
一,结构主义思路;纳克斯循环,罗斯托理论,二元结构理论
二、新古典主义思路;人力资源理论,教育问题;
三、激进主义思路;中间技术论,后发优势论;
四、新制度主义思路;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制度变迁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