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第5章:快速以太网分解课件ppt
最新第5章:快速以太网分解课件ppt
第五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12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ATM 信元
•
ATM 采用定长分组作为传输和交换的单位。这种定
长分组叫做信元 ( cell )。当用户的 ATM 信元需要传送时
,就可“异步”插入到 SDH 的一个帧中。
•
每个 ATM 信元 53 个字节。可传输话音、数据、图
像和视频业务。ATM 传输可以提供 256K 到 622M 之间
第五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10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补充:ATM网
•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 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一种较新型的信元交换技 术,与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网络等使用可变长 度包技术不同,ATM使用53字节固定长度的信元进 行交换。ATM是一种交换技术,没有共享介质或包
大距离为200m,使用光线时
第五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8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快速以太网的改进
• 用MII取代AUI
– MII (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无关接口), 是指不用考虑媒体是铜轴、光纤、电缆等,这些媒体 处理的相关工作都由PHY或者叫做MAC的芯片完成。
– 减弱了MAC层对物理层介质的要求 – MII不再采用AUI的串行接口规范,而提供4位并行的
14
第五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100VG-AnyLAN连网示例
• 100VG-AnyLAN 网络是一种 以中央HUB为中心星型结构 。中央HUB称为根HUB。每 个HUB都有一个上行链路和 多个连接下一级HUB的下行 链路端口组成。
1 23n
…
1-1
1-3
1-n
UP
• 使用4对3、4、5类UTP,最
数据通路,即是用4 根线来传输数据。
• 用简单不归零码代替曼彻斯特编码 • 定义了新型中继器规范,减少了中继器处理延迟。 • 用全双工方式取代半双工,消除了传播延迟限制,
从而支持更大的网络直径。 • 可管理性得到增强(SNMP)。
第五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9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快速以太网组网实例
• 网卡(外置或内置收发器)、收发器(外置)与收发器电缆 • 集线器(双绞线或光纤接口) • 双绞线及光缆
• ATM的传送单元是固定长度53byte的CELL(信元) ,信头部分包含了选择路由用的VPI/VCI信息,因而 它具有交换的特点。它是一种高速分组交换,在协议 上它将OSI第三层的纠错、流控功能转移到智能终端 上完成,降低了网络时延,提高了交换速度。
• VPI和VCI:ATM把一条物理电路划分为几个虚拟的 逻辑通路,称为VPI(Virtual Path identifier,虚路径标 识符);然后在每一个VPI中再划分虚拟的信道,称 为VCI(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虚通道标识符)。
– 方案三
• 将“共享介质方式”改为“交换方式”
第五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2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5.4.3 快速以太网(100Base-T)
• FastEthernet局域网标准由IEEE802.3工作组于1995年 完成,并正式命名为100Base-T。
• FastEthernet在传统以太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为不同的应用提供不同的速率。
第五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11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ATM具有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双重性
• ATM面向连接,它需要在通信双方向建立连接,通信结 束后再由信令拆除连接。但它摈弃了电路交换中采用 的同步时分复用,改用异步时分复用,收发双方的时 钟可以不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带宽。
• DPA:是一种集中式介质访问控制协议。任何节点需要 传送数据时,首先向HUB发出传输请求,只有在HUB认可 请求并指示传送时,节点才能开始传送数据。
• DPA定义两种传输请求:
–正常优uest)
–高优先级请求HPR(High Priority Request)
第5章:快速以太网分解
复习上次课内容
• 3、LAN发展过程中,高速局域网的研究 方法或者发展方式有哪些?
– 方案一
• 提高Ethernet的数据传输速率: • 10Mb/s→100Mb/s→ 1Gb/s → 10Gb/s ;
– 方案二
• 将一个大型局域网划分成多个用网桥或路由器互 连的子网,减少N节点数,间接提高用户带宽。
– 保持相同的以太网帧格式
– 保留了用于以太网的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 相同的组网方法
• 由于快速以太网的速率比普通以太网提高了10倍,所以快速以太 网中的桥接器、路由器和交换机都与普通以太网不同,它们具有 更快的速度和更小的延时。
• FastEthernet的传输速率比普通Ethernet快10倍,数据 传输速率达到了100Mbps,每个比特的发送时间由100ns 降低到了10ns。
– 1s=?ns
– 1s=103ms=106us=109ns=1012ps
第五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3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各100Base-T 的PHY比较
1990
第五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7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100BASE-T与10BASE-T的比较
传递带来的延时,具有高速数据传输率和支持多种类 型(如声音、数据、传真、实时视频、CD质量音频 和图像)通信。
• 优点:(1)使用相同的数据单元,可实现WAN和
LAN的无缝连接。(2)支持VLAN(虚拟局域网)
功能,可以对网络进行灵活的管理和配置。(3)具
有不同的速率,分别为25、51、155、622Mbps,从
的高速数据传输通道。
ATM 异步(统计)时分复用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补充:100VG-AnyLAN
• IEEE802.12标准:是基于AT&T、HP公司开发的100Mbps 高速以太网和令牌环技术,能够顺利地从以太网 向令牌环迁移。
• 100VG(Voice Grade)-AnyLAN 不用CSMA/CD,采用 DPA,即需求优先访问协议来控制网络访问,可提供优 先级控制和带宽保证,以支持多媒体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