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类型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类型

• 通常不能由重点单位的结果来推算整个调 查总体的指标。
(5)典型调查
• 典型调查是根据研究目的,在对总体进行 全面分析基础上,从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 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具有代表性的 单位进行的调查。其特点是调查单位少, 调查单位是有意识选出的,具有灵活性和 时效性。非全面调查。 • 典型调查是从个别中了解一般,由个性中 了解共性的一种调查方法。
(2)普查
• 优点:数据更全面系统、准确、可靠,可 使资料分组更详细。
• 组织方式:组织专门机构,或利用调查单 位组织系统和平时记录及核算资料。
(3)抽样调查
•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在全部调查 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组 成样本,并用样本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 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 特点:随机原则,以样本推算总体。
变量的准确定义与变量选择
• • • • • • 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或名称。 变量的种类: (1)分类变量:“性别”、“产业类型” (2)顺序变量:“人的受教育程度” (3)数值型变量:“商品销售额” 大多数情况下,变量指的是数值型变量。
2.2 统计数据的来源
• 观测数据:是调查者通过对被调查者调查 或测量而得到的结果,这些数据是现实存 在的、在没有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 实验数据:是人们在实验中通过控制实验 对象而得到的结果。如对某种农作物进行 品种实验,对抵抗某种病毒的新疫苗疗效 实验等。
2.3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 • • • • • (1)确定调查的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 (4)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调查期限 (5)制定调查的组织计划 (6)选择调查方法
(1)确定调查的目的
• 为什么要进行调查,调查要解决什么 问题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1)统计报表
• 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 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 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格式比较 固定,缺乏灵活性,基层负担重,易受行 政干扰,只能作为补充性的调查方法。
• 按实施范围不同,可分为国家、部门和地 方统计报表
(1)统计报表
• 按调查范围不同,分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 表
2.5 统计调查方式
• 按实地观察的总体单位的全面与否(按调 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的不同),分为全面 调查(对调查对象的全部总体单位都进行 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只对调查对象的一 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2.5 统计调查方式
• • • • • (1)统计报表 (2)普查 (3)抽样调查 (4)重点调查 (5)典型调查
2.2 统计数据的来源
• 初级数据(直接获取的数据):如果数据 分析和数据采集—编辑置于同一整体方案指 导下,从原始数据的载体或提供者那里采 集数据,继而进行分析,就称统计分析使 用的是初级数据。 • 次级数据(间接获取的数据):如果进行 分析时数据来自本项统计活动之外的数据 采集和编辑结果,就称统计分析使用的是 次级数据。
• 调查对象:我们需要进行研究的总体 范围,即调查总体 • 调查单位:我们所要研究的总体单位, 也即所要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 • 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
(3)确定调查的项目
• 调查项目:向调查单位询问的事项, 即总体单位的标志 • 以表格形式或问题形式出现
• 调查问卷一般由题目、说明信、指导 语、被调查者基本情况、问题、答案、 编码等几部分组成。
• 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分为月报、季报、 半年报和年报 • 按填报单位的不同,分基层报表和综合报 表 • 按报送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讯报表(电 报、电话、电脑网络和传真)和邮寄报表
(2)普查
• 普查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 次性全面调查。
• 特点: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需要 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数据一般比较 准确,可以为抽样调查或其他调查提供依 据,使用范围较窄,只能调查一些特定现 象。
(2)访问法
• 电话访问:调查者通过电话与被调查者交 谈从而获得调查资料。
• 电话访问优点:速度快、费用低、回答率 高; • 电话访问缺点:不适宜对复杂问题的调查, 调查对象有一定的局限性。
(3)邮寄法
• 又称通讯法,由统计调查机构将设计好的 调查表格邮寄给被调查者,然后被调查者 将填写好的调查表寄回。 • 优点:调查面广、费用低、调查结果客观;
(5)制定调查的组织计划
• 调查工作的组织计划包括领导机构、 参加人员及人员培训、调查机构、宣 传教育、调查步骤、调查经费和后勤 保障等问题
(6)选择调查方法
• 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与被调查者的具 体接触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法、 访问法、邮寄法、实验法、文献法
2.4 统计调查方法
• • • • • (1)实地调查法 (2)访问法 (3)邮寄法 (4)实验法 (5)文献法
美国政府机构 人口普查局 联邦储备局 网址 数据内容
http://www.census.go 人口和家庭等 v http://www.bog.frb.fe 货币供应、信 誉、汇率等
http://www.whitehous 财政收入、支 预算编制办公室 /omb 出、债券等 商务部 商业、工业等
2.1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 (2)顺序数据:对现象进行分类的结果, 但结果有顺序,如人的受教育程度可分为 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 大学、研究生;顺序数据也可用数字代码 来表示,如1表示文盲,2表示小学,3表示 初中等。
2.1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 (3)数值型数据:使用自然单位或度量衡 单位、价值单位对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 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称为定性数据或品质 数据,数值型数据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 据。
– 样本量的大小 – 总体的变异性
登记性误差
1. 由于统计调查各个环节的工作(如计量、 登记、计算)不准确造成的误差,但并非 调查者的主观故意 2. 从理论上讲,这类误差可避免 3. 存在于所有的调查之中
变量测量尺度
• 比率尺度(ratio scale):一个变量的两个 值X1和X2,比率X1/X2和距离(X2-X1)都有意 义,X2X1或X2X1之类的比较也有意义 • 区间尺度(interval scale):距离(X2-X1) 和比较( X2X1或X2X1 )都有意义,但比 率( X1/X2 )无意义
(3)确定调查的项目
• 问卷的设计形式: 1)自由询问式 2)二项选择式 3)多项选择式 4)顺位式 5)赋值评价式
(4)确定调查时间、地点和调查期限 • 调查时间: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或时 期 • 调查地点:调查数据的所属空间
• 调查期限:调查工作进行的起讫时间, 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 所需的时间
统计数据的误差
偏差
统计数据的 误差 代表性误差 抽样误差 登记性误差
代表性误差
1. 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
2. 包括偏差(破坏了抽样的随机原则而产生 的误差)和抽样误差(遵守随机原则但可 能抽到各种不同的样本而产生的误差) 3. 抽样误差绝对存在,不可避免,可计量, 可控制,只出现在非全面调查中 4. 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本章内容
• • • • • • 2.1 统计数据计量尺度 2.2 统计数据的来源 2.3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2.4 统计调查方法 2.5 统计调查方式 2.6 统计数据的质量
2.1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 统计数据是对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 根据所用计量尺度的不同,统计数据可分 为 • (1)分类数据:对现象分类的结果,如人 口按性别分为男和女两类;分类数据可以 用数字代码来表示,如用1表示男性,0表 示女性。
• 优点:社会投入少,具有很高的精度,可 以测算抽样误差,减少了行政干预,具有 较高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重点调查
•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从调查对 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 调查的一种方法。 • 重点单位是指总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那些 单位,这些单位数目可能不多,但它们的 标志总量却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部分, 可以通过重点单位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各类统计调查的特点 调查范围 统计报表 全面或非全面 普查 抽样调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全面 非全面 非全面 非全面 调查时间 经常 一时 经常或一时 一时 组织形式 报表制度 专门调查 专门调查 专门调查
经常或一时 报表或专门
2.6统计数据的质量
• 统计数据的误差:调查活动所得到的数据 资料与总体真实数据之间的差异。 • 一般有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种。
(1)实地调查法
• 又称直接观察法。是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被 调查对象进行实地点数和计量。例如,企 业对商品库存数量进行的盘点等。 • 优点:准确、可靠
• 缺点:花费的人力、物力、时间较多,不 能获得历史统计资料
(2)访问法
• 又称采访法。可分现场访问和电话访问两 种。
• 现场访问:调查者按照调查项目的要求直 接面对被调查者现场访问而得资料。 • 现场访问优点:真实性强、偏差小、调查 表回收率高、灵活性较强; • 现场访问缺点:费用高、受主观因素影响 较大。
• 缺点:调查表回收率低、回收期较长、被 调查者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4)实验法
• 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在一定范围观察总 体现象中各因素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做出 相应的分析判断,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该方法常用于市场调查中。
(5)文献法
• 又称报告法:报告单位利用其自己的原始 记录和核算资料,向有关单位提供统计资 料的方法。 • 特点:有统一规定的项目、要求和上报程 序;资料来源于原始记录;调查范围广。 • 缺点:灵活性较差;易受行政干预。
间接取得的数据
1. 统计部门和政府部门公布的有关资料, 如各类统计年鉴 2. 各类经济信息中心、信息咨询机构、专 业调查机构等提供的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