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乘数模型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宏观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
乘数模型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宏观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
第2页/共51页
A.基本乘数模型
乘数模型: 是一个用来解释短期产出水平如何被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范畴。 “乘数”名称来自这样一个发现,即某些支
出(如投资)的1美元变动会引起GDP的1美元 以上变动。乘数模型能说明在一个存在资源闲 置的经济中,对于投资、外贸、政府税收和开 支政策等各种冲击会怎样影响产出和就业。
第3页/共51页
假设 • 乘数模型是建立在一个关键假设上的:工资和价格都是固定
的,同时社会资源是未被充分利用的。 • 同时我们还要暂时忽略货币政策的作用和金融市场对经济变
化的反应。
第4页/共51页
储蓄与投资对产出的决定作用
C
(a)消费函数
Qp
消费 C
B
C
500
45◦ C 500
Qp
GDP
第5页/共51页
第9页/共51页
总支出对产出的决定
• 调节机制 • 数据分析
第10页/共51页
TE)
总 支 出 (
C+I I
C
45◦ DB
Qp
E I
C+I=TE C
国内生产总值
M
Qp
GDP
按照总支出法,均衡GDP水平还可
以用C+I=TE曲线与45◦线的交点
表示
第11页/共51页
把II加到CC,就可以得到总意愿支出曲线 C+I。在E点,即C+I曲线与45°线的交点。我们 得到了与储蓄-投资所示的相同的均衡水平。
第13页/共51页
注 意
• 一、计划的或意愿的消费或投资的数量是由消 费函数或投资需求曲线所决定的
• 二、实际的消费和投资数量是事后衡量的 • 三、实际投资经常会与计划投资不同
第14页/共51页
数据分析
产出等于计划支出的GDP(十亿美元)
1
2
3
4
5
6
7
GDP和DI 的水平
4200 3900 3600 3300 3000 2700
国内生产总值
(b)储蓄函数
S
Qp
+
S
储蓄 0
S
-
B 国内生产总值
GDP Qp
(a)图中的收支均衡点位于点B,它对应着(b)图中的零储蓄 点,即SS曲线与横轴的交点。标着QpQp阴影部分所表示 的是潜在的GDP水平
第6页/共51页
均衡
• 均衡(equilibrium): 就是不同的力在做功时达到平衡的一种状态。
课前思考
• 1、为什么战时大量军事开支会导致 GDP的快速增长?
• 2、为什么美国20世纪60年代或80 年代的减税曾经引发了一场时间较长 的经济扩张?
• 3、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末的投资繁 荣会带来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经济 扩张?
第1页/共51页
• 商业周期的波动,往往被认为是由于投资、 消费、耐用品或国防方面的支出的波动所导 致的。本章将揭示在支出的变动和产量变动 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传导机制。本章介绍一种 最简单的方法来理解商业周期,这个方法就 是凯恩斯的乘数模型。
M
国内生产总值
S
Qp
-
水平的II曲线说明投资数量保持不变。E是投资曲线与储蓄曲 线的交点。均衡GDP位于SS曲线和II曲线的交点。因为只有 在这一GDP水平上,居民愿意储蓄的数量才正好等于企业愿
第8页/共51页
结 论
GDP唯一的均衡水平是处于计划的储蓄和投资相等的E 点。
在其他的任何产出水平上,居民意愿储蓄的 数量都不等于企业愿意投资的数量。这种不 一致会导致企业改变其产量和就业水平,从 而使经济体系恢复到均衡的水平。
计划的消 费
3800 3600 3400 3200 3000 2800
计划的储 蓄3=2-1
400 300 200 100
0 -100
计划的投 资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GDP的水 平5=1
计划投资 和消费的
总和 6=2+4
4200 > 4000
3900 > 3600 = 3300 <
• 非均衡(disequilibrim) 在宏观经济中,一个均衡水平的产出就是当
支出和储蓄中的各种力都达到了平衡;在平衡 状态下,产出的水平总是趋向稳定,直到支出 与储蓄中的力有所改变,均衡才会被打破。
第7页/共51页
国民产出的均衡水平由储蓄和投资曲线的交点决定
+
Qp
S
储
均衡点E
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
I
和
投
资
B
0
GDP
总支出(或TE)曲线表示对应于每一个产量水 平,消费者和企业愿意支出的数量。在上图中 TE=C+I曲线与45◦线的相交E点,经济处于均衡 状态。这是因为,在这一点上,对消费和投资的 意愿支出数量正好等于总支出量
第12页/共51页
• 一个均衡的经济就意味着计划的(C和I)支出量等于计划产出量。
注意不是实 际的支出和 产出 • 比如计划的C+I大于计划的产出量。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购买的货物数量 大于企业生产的数量。
100 200
GDP(10亿美元)
4000
Qp
GDP
第19页/共51页
• 如图,新投资II向上移动到I'I'。E'给出了新的均衡产出,其中 投资每增加1,产出就会增加3。(注意:分为两段的水平箭头 是投资移动的垂直箭头长度的3倍。)
第20页/共51页
展望乘数模型
• 当经济中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和失业人员的时候,增加投资或 其他支出,所增加的这些支出最终会更多地导致实际产出的增 长,较少地导致价格水平的上涨。然而当经济达到并超过其潜 在产出时,在现有价格水平上要想引出更多的产出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增加支出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 而很少或完全不会引起实际产出或就业的增加。
乘数就是3。
第16页/共51页
• 假设我例们子利用闲置资源建造一幢价值1000美元的木屋。木匠
和木材生产者就会因此增加1000美元的收入,如果他们的边际 消费倾向(MPC)均为2/3,则他们会支出666.67美元购买新的 消费品。而这些商品的生产者又会增加666.67美元的收入。如 果他们的MPC也是2/3,则他们又会支出444.44美元(1000 美元的2/3的2/3,或者666.67的2/3)。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 下去,每一轮新的支出都是上一轮收入的2/3。
3800 3600 3400
3000 < 3200
2700 < 3000
导致的产 出变动的
趋势
收缩 收缩 均衡 扩张 扩张 扩张
第15页/共51页
乘数
• 乘数是指外定生义支出变化1美元对于总产出的影响。在简单的C+I模型中,
乘数是投资变化率和总产出变化率的比率。 • 假设投资增加1000亿美元,如果这个增加导致产出增加3000亿美元,则
第17页/共51页
•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MPC的大小。 • 简单的乘数公式是:产出的变动=1/MPS*投资的变动=1/(1-
MPC)*投资的变动
第18页/共51页
乘数的图形
10
+
储 蓄 和 投 400 资 (
300 亿 美 元 ) 200
100
0
-
Qp S
I'
E'
I'
100
E
I
I
3000
S
35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