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9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9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相关专题:电子元器件时间:2009-01-06 13:00 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压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也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但在各级政府及企业积极努力、采取各种有效应对措施的情况下,全行业发展仍存在一定的空间和机遇。

当前产业发展基本现状技术业务融合和产业链分化整合的趋势日渐明显,行业界限日益模糊,需要对基于产业链的大行业管理模式进行新的探索。

1-10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985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55亿元,同比增长15.7%。

软件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29亿元,同比增长31%。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利税同比增长20%。

预计全年增速达17%,比今年年初预定的目标将下降2个-3个百分点,全行业总体规模将达6.4万亿元,利税将增长18%。

主要特点1.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高技术、高附加值和电子基础类产品发展势头良好,平板电视及模组、新型元器件、光伏、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生产增势强劲,增幅均超过30%。

2.软件产业运行态势良好。

1-10月,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比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高出制造业15.3个百分点,占全行业的比重为13.6%,同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

软件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加快,软件服务理念明显增强。

1-10月软件技术服务收入增长37.9%,占软件产业比重达17.9%,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而软件产品和系统集成的比重分别下降了0.4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

软件出口及服务外包发展较好,1-10月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51.3%。

其中,软件服务外包收入同比增长47.2%,占出口比重达8.9%,同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

由于受外部环境影响,嵌入式软件出口增幅下降。

3.经济效益稳中有降。

1-9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1.2%,下降了4.4个百分点,上缴税金同比增长22.9%,下降3个百分点。

其中通信、电子器件、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实现经济效益较好,利润增幅均高出行业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尤其是电子器件行业,增幅高出行业总体水平20多个百分点。

但是,计算机、家用视听和集成电路行业实现利润增幅低于行业总体水平10多个百分点,特别是集成电路行业受国际市场疲软影响出口锐减,利润和收入均出现负增长。

4.对外贸易发展平稳。

1-10月,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对外贸易额达到7465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5.1%;出口额达4331亿美元,增长21.3%,占全国出口的比重为36.1%;进口额达3134亿美元,增长15.5%,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为31.5%。

值得关注的是,受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幅出现下滑,特别是8月份以来,月平均增速仅为15%,比上半年月平均增速下降8个百分点。

同时,对我国香港转口贸易增速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对美出口回落2个百分点。

5.信息化推进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加快,1-10月,工业重点行业二维计算机、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率接近70%,集散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等技术在钢铁、石化等行业取得更广泛应用。

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大中型电子企业的网上采购与销售,占本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36.8%,同比提高了5.4个百分点。

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全国99.6%的行政村和91.7%的自然村已开通电话线路,除西藏、甘肃、青海外,其他地区均已实现“乡乡能上网”。

6.区域发展呈现不同格局。

东部地区发展相对放缓,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了近3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以上;中部地区发展相对迅猛,大部分省市工业增加值增速都超过20%;河北、江西、河南、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区市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40%。

值得关注的情况与变化当前,国际金融动荡局势严重冲击着全球经济,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负面影响,也在进一步显现。

1.全行业经济运行下行明显加快。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自去年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增速出现下滑以来,今年下半年再次呈现放缓趋势。

1-10月我国电子制造业增速达14.1%,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低于今年年初0.4个百分点,比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

特别是7月份以来,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月平均增速不足10%,比上半年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10月份当月增速仅为1.9%,是近两年来增速最低的月份。

从各行业看,通信、计算机、电子元件、电子机电行业增幅下降较大,同比分别下降2%、10.6%、5.3%和9%。

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内市场拉动减缓。

下半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内销量,随着居民消费信心的减弱,增速明显下降。

1-10月我国电子产品内销增速达18.2%,比上半年下降了4.5个百分点。

下半年,电信业体制改革,3G移动通信有待全面推开,电信运营商投资发展平缓,通信业的市场需求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

传统电子家电产品受市场结构调整的影响,产销下降明显,产品价格也持续走低(10月份,37英寸液晶电视的销售价格比今年年初下降33%,手机平均销售价格比今年年初下降30%,数码相机平均销售价格比今年年初下降28%),企业增产不增收现象明显。

二是国际市场拓展难度加大。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幅持续回落,增速从高峰期的40%下降到20%左右,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也从前年的38%下降到36%。

1-10月,我国电子加工贸易订单明显减少,来料加工出口增幅下降30个百分点。

主流产品出口下行明显,其中,通信交换设备出口同比下降55.6%。

移动终端产品出口增速下降近30个百分点,出口率也由2007年的68%下降到56%。

CRT(显像管)电视出口同比下降52.8%,DVD出口下降14%,显示器和集成电路出口分别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

三是三资企业下降趋势凸现。

由于三资企业占全行业比重超过70%,且外向度高,受外需减少的影响更是明显,其销售收入呈下降趋势。

1-10月三资电子企业的发展速度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实现销售利润率3.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低于内资企业1.9个百分点。

三资电子企业的亏损企业达2506家,同比增长15.1%,增长了14.4个百分点,三资企业亏损面达33.7%。

同时,受国内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国内成本优势有所弱化,影响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自去年至今,三资企业投资增速连续多月出现负增长。

根据上述情况判断,今年后两个月若无意外事件出现,全行业运行走势出现新的拐点可能性不大,因此,实现今年年初制定的全年经济运行目标,难度较大。

2.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深层次矛盾更加突出。

当前,产业正处于技术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日益显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十分严峻。

一方面,集成电路、关键器件等核心技术基础较差,发展模式主要是“两头在外”,产品大量依赖进口,2007年仅集成电路一项逆差就高达1042亿美元。

面临技术升级和全球市场周期性放缓的新形势,国内行业基础薄弱、应对冲击能力差的问题日趋明显。

1-10月集成电路行业增速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出口下降5.3个百分点,利润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出现负增长,降幅高达20%以上。

另一方面,由于上游核心技术领域竞争力的缺失,国内整机企业低层次重复建设和价格竞争的局面日益恶化,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

我国彩电(平板)企业从两年前的80%左右的市场份额降至不到50%,我国手机企业的市场份额从高峰期的68%下降到30%。

3.行业管理面临很多新课题。

技术业务融合和产业链分化整合的趋势日渐明显,行业界限日益模糊,需要对基于产业链的大行业管理模式进行新的探索。

“山寨机”的出现暴露出市场诚信体系亟待改善、质量管理落后、生产安全防护和内控机制薄弱等问题,使行业监管面临新的形势,如何规范引导,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生态设计的理念日益流行,废旧电子电器、化学品回收处理的形势不容乐观,对企业资源整合和行业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亟须建立基于生态发展的行业发展模式。

2009年产业的机遇与挑战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际经济形势1.全行业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国次贷危机对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仍未缓解,且影响有可能继续加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增长低于3%,主要发达经济体衰退的几率为25%。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转弱,增速为7.7%,比2007年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中印度下降2.4个百分点。

多个国际咨询机构分析认为,2009年,全球PC(个人电脑)的出货量增幅,将从10%下调到4%;全球手机市场的增长率由6%下调到3%,出货量比2008年减少5%。

这将对我国电子产品出口产生一定影响。

2.贸易摩擦及保护还会激化。

据世界贸易保护组织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球新发起的反倾销调查85起,同比增长39%,新实行的反倾销措施54项,同比增长6%。

今年前8个月,国外对我国提起反补贴调查23起,我国成为全球反补贴、反倾销等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国家。

另外,欧盟已正式公布从2009年1月1日起,提高平板显示屏的进口关税。

预计明年,欧美贸易保护更加盛行,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出口政策将施加更多的压力。

3.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仍存在一定的空间。

技术升级带来的整机更换热潮,以及新兴市场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都将成为推动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另外,各国政府积极“救市”,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为抑制全球经济继续下滑和明年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据IDC等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09年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数码相机、软件服务等增速均达两位数。

预计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增速有望达到16%,液晶电视出货量将超过传统的CRT电视,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数码相机出货量增长超过10%。

另外,由于欧、美及印度的经济下滑,一些跨国公司的外包服务已有意转向中国,为我国软件产业扩大外包服务市场带来商机。

因此,2009年我国电子制造业的出口增长将稳中趋缓,软件外包出口增势较好,增幅将高于2008年5个-10个百分点,但嵌入式软件出口将随着整机产品出口放缓而增幅下滑。

国内经济形势1.发展机遇从政府层面看,我国政府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扩大内需措施,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机遇,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近期国务院出台10项措施促进经济增长,2009年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央行出台8项措施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企业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