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反思
2017-03-24
3
.2人眼看不见的光
今天我自己讲人眼看不见的光,为了配合来实习的老师做好工作,所以赶鸭子,赶进度了。
也巧,黄老师轮到开课,也是讲《人眼看不见的光》。
对于这部分知识,我觉的单独讲知识本身没有多大意思。
因为知识都已经表面化了,书本上几个画痕就概括了所有的知识。
怎么处理,让学生饶有兴趣的学习,倒是考验人的。
黄老师采用的是自学式学习。
对于红外线和紫外线,先提出几个问题。
然后学生阅读,寻找答案。
教师在学生讲的基础上结合知识性,适当和实际生活、已学知识进行联系,学生学的有滋有味的。
从头到尾都能跟上,声音略显低,但是安静的'环境中还是能听到的。
前后花了30分钟,已经把内容全部讲完了,哈哈,算快还是算慢呢?内容少,这么多时间算是慢的,整堂课45分钟,30分钟讲完所学知识算是快的啦。
矛盾中!
黄老师在开头也是做足了功夫,将热效应实验引入了视频,使学生认识到:什么光都是有热效应的,但是红外线的热效应更加显著,这对于学生的正确理解非常有帮助。
其次为了增强这种效果,温度计上还图上了墨汁。
我们都是知道墨汁是黑的,这么做有什么道理呢?这么做的很好,但是没有详尽的缝隙,有点缺陷哦。
我的总体思想和他不一样。
我以科学家实验过程中“偶然”为线索展开,讲述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和他的必然性,提高物理知识的趣味性,对于刚上一个多月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