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裂缝修补方案

裂缝修补方案

河南加固公司缝修补方案===明达特种工
程有限公司
一: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裂缝修补加固工程,根据甲方以监理方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封闭注胶修补加固法进行加固,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在保证结构安全,满足使用功能,缩短工期和尽量减少经济损失的原则下,为控制裂缝的发展,保护钢筋,对混凝土构件裂缝、基础裂缝宽度大于0.1mm、小于3mm的进行补强灌浆处理。

该方法是将一定的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材配制成浆液,用压送设备将其灌入缝隙内,使其充分扩散,经凝结固化,达到补强目的。

三、施工内容
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用途及作用
环氧树脂具有强度高,粘结力强,收缩小,化学稳定性好,可在室温条件下固化等优点。

采用环氧树脂作为建筑结构灌浆材料进行补强,可以收到下列技术经济效果,能有效地恢复结构的整体性,而且具有封闭防渗作用,补强后结构外观好;补强时一般不需要停产,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与其他方法相比施工简便,速度快,能使建筑物很快恢复使用,可用这种加固方法修复其他方法很难处理的混凝土裂缝,施工费用低,综合经济效果好。

混凝土裂缝自动压力灌浆技术施工工法
(一)特点
1.灌浆器构造轻巧,施工方便,可在水平、垂直等任何方向和高空、有障碍、野外无电源等恶劣环境下使用,适应性强,机具无噪声,便捷安全。

2.可在一条裂缝的各处注人口同时自动注入,由于灌浆器内部软管和套筒均为透明塑料,注人情况一目了然,在现场可完全确认注浆效果,灌浆质量可靠。

3.灌浆施工速度快,效率高,可节省工期。

4.灌浆树脂及其配套材料性能良好,使用方便,毒性小,无刺激性气味,现场文明,使用安全。

(二)适用范围
可广泛用于混凝土裂缝修补加固、饰面空鼓充填。

止水堵漏等情况。

适用的裂缝宽度范围为0.05~4mm。

(三)工艺原理
利用低压注入原理,依靠自动压力灌浆器的弹簧压力和毛细管原理,将配套的AB系列灌浆树脂自动注入混凝土微细裂缝或空鼓孔洞部位中,使之充填完全并粘接牢固,从而达到恢复混凝土整体工作能力和提高耐久性等目的。

(四)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如下:裂缝调查→基层处理→封闭裂缝,安设底座→配料→注浆→拆除灌浆器→拆除底座,恢复基层原状→效果检查。

2.操作要点。

(1)裂缝调查。

①观察裂缝状况及分布情况,调查结构物概况、裂缝开裂原因、发展情况。

②确定并标注裂缝宽度,核实混凝土厚度,检查有无漏水、泛白情况。

用10 倍的裂缝放大镜对裂缝宽度进行测量并标注在裂缝上方,如有贯穿裂缝要注明。

(2)基层处理。

①沿裂缝方向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浮皮、空鼓的装饰层、腐蚀层等。

②对混凝土的蜂窝麻面,露筋损伤部位用快干型封缝胶修复。

③潮湿或有水的基层应涂刷一道界面剂处理,使基层干燥不透水。

(3)封闭裂缝,安设底座。

①根据裂缝情况选择注浆口位置,一般选在容易注入的部位,如裂缝较宽处、裂缝分支汇合处等,注浆口距离相隔20~40cm 为宜,裂缝越细,距离越短。

在注浆口位置贴上普通胶带。

贯穿裂缝需两面留设注浆口。

②将调好的封缝胶涂于裂缝表面,用刮刀刮严确保裂缝完全封闭,封缝胶宽度为2~4cm,厚度0.8~1.0mm。

贯穿裂缝需两面封堵。

③揭掉预留孔的胶带,用封缝胶将底座粘于进胶口上,底座的圆孔一定要与裂缝的注浆口对准。

④每米裂缝留出1~2 个底座作为排气孔及出浆口,水平裂缝留在两端末梢裂缝较细的部位。

⑤待封缝胶完全干燥后,即可开始注浆。

(4)配料。

(5)开始注浆,确认注浆状况。

①将灌浆器安设到底座上,放松弹簧,开始注浆。

一般自下而上进行,至高处的出浆口出胶。

由于裂缝细小无法注实时可采用高压注胶泵辅助施工。

②灌浆器软管中浆液已基本进入裂缝,可随时更换灌浆器,补充注入,直至裂缝充满。

当注浆量已超过理论值,进胶速度明显减慢至几乎不再进胶,且出胶口有浆液流出,说明裂缝已基本充满,这时先用堵头将出胶口堵严,灌浆器继续保持注浆状态以免浆液倒流。

裂缝修补实际需要树脂量约为理论量的1~5 倍,异常情况应查
明原因后处理。

树脂注入理论量的确定,可根据裂缝宽度、深度、长度计算:
W = a × b × c × d
式中 W——理论注入量(g);
a ——注入孔间距(cm);
b ——裂缝宽度(cm);
c ——裂缝深度(cm)
d ——树脂比重(g/cm3)。

(6)注浆完毕,树脂凝固后可拆除灌浆器。

(7)施工表面清理。

1.劳动组织(见表五)。

表五劳动组织
2.安全。

(1)高空作业应注意安全,操作架子必须稳固。

(2)树脂材料系易燃物品,应密封保存,专人保管;使用时严格限量领料;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树脂随意流淌污染其他成品。

(3)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乳胶手套,工作完毕应清洗双手。

(八)质量要求
1.灌浆树脂材料应符合质量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使用。

2.每条裂缝必须留设排气孔或出浆口,否则无法灌实。

3.封缝工序必须确保质量,要及时封堵漏浆部位,在树脂尚未初凝前继续完成灌浆工作。

4.对于结构承载力不足。

处于运动和不稳定扩展状态的裂缝,应考虑加固和补救措施后,方可按本工艺进行修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