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授课班级:课题:曹冲称象课时:2课时主备人:初审人:复审人: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学习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学习难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授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有人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曹冲称象的故事。
2.板书课题:曹冲称象。
指导学生读课题,认读生字“曹、称”。
3.老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1.出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
3.分段指读课文,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重、秤、量”等字的读音。
4.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
5.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指导学生练习说话。
6.对课文基本内容进行提问。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本课“我会写”的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注意点。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5.指导学生交流、反馈。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堂课所学内容。
2.复习课文生字、新词。
3.指名朗读课文。
4.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加深理解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
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2.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3.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完成课后第2、3题。
三、引发思考,拓展思维1.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学生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想了什么办法解决呢?有没有什么难题直到现在还没有想到解决办法呢?说给我们听听,我们一起想办法。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1.教师做课堂总结。
2.布置作业: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教学反思:第四周授课班级:课题:玲玲的画课时:2课时主备人:初审人:复审人:学习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识记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借助关键词,讲述故事。
弄清故事中的道理。
授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课题,介绍: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
她也很喜欢画画。
这天,她遇到了一件不如人意的事,这件事和她的画有关。
让我们看看她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
2.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掌握它们。
(2)自由读课文。
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1)教师随意地抽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学生正音。
(2)教师再次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朗读词语,在读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3)出示含有较多生字的句子朗读,在读句的过程中巩固生字。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说说自己都读懂了什么。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教师出示要书写的10个生字。
2.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3.教师范写“幅、候、报、并”四个字。
“幅、候、报”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幅”的偏旁是“巾”,不要写成“十”;“候”中间的一竖不要写漏;“并”不要错写成“井”。
4.指导学生描红、书写。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生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2.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内容。
3.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读课文感受后,再各小组派代表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故事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文章脉络。
二、品读课文,感悟道理1.理出情感变化,读出感情。
教师出示导学提示:找一找:快速找一找,看谁先找到描写玲玲心情变化的句子。
比一比:看谁能把玲玲的心情变化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2.出示故事起因(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高兴之情。
(1)指名读后全班评价。
(2)引导学生思考:玲玲把《我家的一角》这幅画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呢?(3)引导学生比读“得意”的心情。
(4)指导学生用表演的方式理解“端详”。
(5)指导学生表演故事起因,展示故事真实情景。
3.出示故事发展(第4~6自然段),引导体会伤心之情。
(1)指读,思考:你体会到玲玲的心情变得怎样?(2)课件出示爸爸和玲玲的头像及他们所说的话,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4.出示故事结果(第7~9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高兴之情,懂得道理。
(1)思考: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2)追问:玲玲的画看上去更好了,这时你觉得玲玲的心情怎样呢?(3)师设疑:玲玲的画弄脏了,再画一张来不及了,这本是一件让玲玲哭鼻子的事情,可是最后玲玲的画为什么会更好了呢?(4)引导学生回答: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三、小结延伸,引导实践1.组织讨论: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么做的?要结合生活实际,认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类似的事。
2.教师小结后赠送学生一句俗语并引导学生理解意思。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教学反思:第四周授课班级:课题:一封信课时:2课时主备人:初审人:复审人:教学目标:1.认识“削、锅”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比较两封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说说喜欢哪一封,并说明理由授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一封信)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谁给谁写信?写了些什么?3﹒导入:让我们看看是谁在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fēnɡ xìn jīn xiě zhī yuán zhū bǐ dēnɡ diàn封信今写支圆珠笔灯电①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②开火车。
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
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③抢答。
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④教师随机纠正读音:“信、电、今、圆”前鼻音,“封、灯”是后鼻音,“支、珠”是翘舌音。
(2)认读本课新词:削土豆锅里朝外刮胡子修台灯冷清肩膀一团重新星期结束鲜花①同桌互读。
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束”是平舌音,“朝、重”是翘舌音,“肩、团、鲜”是前鼻音,“冷”是后鼻音。
②检查评价。
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3)多音字。
cháo(朝向) chóng(重新) jié(结束)朝重结zhāo(朝阳) zhònɡ(重量) jiē(结实)学以致用: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①这棵向日葵总是朝()向太阳生长。
②早晨,我们迎着朝()阳上学去。
③我又重()新称了一下重()量。
④电影结()束了,电影院里的观众还迟迟不愿离去。
⑤他的身体长得很结()实。
(4)识记生字①运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锅、刮、”等字。
②联系生活场景识记:比如“期”在日历和课程表中出现,“削”字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削铅笔、削水果”等。
③组词扩展:如“修”字,可组词“修改、修理”等识记。
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1)露西第一次给爸爸写信提到了什么事?(爸爸不在我们不开心,家里的台灯坏了没法修,家里的冷清。
)(2)在妈妈的帮助下,露西第二次给爸爸写信又写了什么事?(过得很好,小狗好,螺丝刀放哪里了,我们自己修台灯,下个星期去看电影)提示:作者的情感学生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
三、规范姿势,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生字田字格课件:封信今写支圆珠笔灯电(1)观察生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信、珠、笔”字的书写。
“信”右边的三横中,第一横最长,下面两横稍短。
“口”要写的扁一些。
“珠”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右边的“朱”上面的撇是短撇,下面的撇要穿插到王字旁的提下面;竖是最长的笔画,写在竖中线右侧。
“笔”竖弯钩是难点,竖要靠近竖中线,转弯要圆润,下面的部分要平,钩朝上。
3.学生在书上描红,完成课后的描红,老师巡视检查指导.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这些生字,师指导字形结构及笔顺,巡视指导。
5.实物投影出示,展示优秀的同学作品,师生评议。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露西,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课后反思:第五周授课班级:课题:一封信课时:2课时主备人:初审人:复审人: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事,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露西具体写了些什么?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一封信)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读课文2—14自然段,想想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哪些自然段是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第二次写信的。
3.同桌互相议一议,读一读。
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
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围绕“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的”开展教学。
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哪些自然段是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写了些什么?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第一次写信,我是从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中读到的。
(2)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找出描写第一次写信的句子,读一读。
(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
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
A.“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更担心。
)B.“以前每天早晨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C.“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总是修不好。